她放开了扯着的周放的衣袖,跑向那离去的背影说道,“徐先生,我就问你几个问题,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行吗?”
三国时期有刘备三顾茅庐以求诸葛孔明出山相助,她诚心诚意的问了他三次,他总该有所回应吧?
终于,前方那人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说,“滁州一城之百姓与你二人孰轻孰重?”
此时太阳渐落,余晖映满了天空,满天霞光,美不胜收。
徐荒继续朝巷口走去,印在地上的影子被夕阳无限拉长,颇有一丝孤胆英雄的气质。
徐荒口中的那句话不断在赵宁安脑海中回荡,滁州一城之百姓与你二人孰轻孰重?他说此话是为了表示自己没时间搭理她吗?
滁州的百姓与她有何干系!?可是,真的没干系吗?
她一开始来滁州是因为偶然听闻神医徐荒在滁州,觉得或许他会知晓青囊书的下落。
进了城之后满脑子想的也是青囊书,觉得见到了徐荒就能得知青囊书的下落,就能回去,可是现今的滁州疫情当前,她真的想或者能独善其身吗?
为什么学医呢?她不知道,只记得稀里糊涂的填了个志愿,然后稀里糊涂的被录取了,于是也就稀里糊涂的学着,她这个人不喜欢把事情办得敷衍了事,于是学医以来她的成绩倒也尚可,总是能在院里排上前几名。
恍恍惚惚中,她脑海里窜出一段文字来,那是大一上医古文课的时候,老师重点要求背诵的文章。
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她倏忽之间似乎想通了什么,虽然一开始来滁州的目的只是寻找青囊书的下落,但是却恰好让她遇见滁州大疫,既然是天意,身为医者自当竭尽全力治病救人,对抗疫邪!
身后不远处,那扇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发出“吱呀”一声。
不用看,赵宁安也知道出来的是谁。
赵宁安转身,常媚站在门口,那个叫明熹的小姑娘站在她旁边,周放站在门边,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她。
她朝明熹走去,蹲下身子,尽量面色柔和的看着她,“想不想爸爸妈妈?”
小姑娘缩了缩身子,听见眼前这大姐姐问的是自己的父母,点了点头,眼中蓄满了泪水。
常媚见状,想要把孩子抱走,周放立马制止住了她,赵宁安不会欺负小孩,她这么做一定是有她的理由。
“你……其实不是怕生,是怕自己身上有浊气传染给接触的人是吗?”
小姑娘的眼泪忽然就溢了出来,她抽抽噎噎的说,“阿娘染病,阿爹为了照顾阿娘也染病了,我……我怕。”
赵宁安将小姑娘一把抱进怀里,说道,“乖,不怕,一切都过去了,你这么久都没有生病就说明没有染病。”
她松开小姑娘,抬手抹了抹小姑娘眼角的泪珠,起身对身边的常媚说,“我答应你。”
常媚看着她,神色复杂,“怎么忽然想通了?”
“大概是医者仁心吧,”她嘴角含笑,仿若冬日的暖阳,“隔离区在哪?”
“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