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我是认真的(1 / 1)小底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门被人从门外推开,进来一群太监模样的人,而后,一袭明晃晃龙袍加身的周宣帝,从容踏了进来。

我保持着跪地的姿势,向周宣帝行礼。

一旁的太监,在小荀子的脸上,接连拍打了两下,将小荀子从昏睡中唤醒了过来。

看到房内的周宣帝,小荀子瞬间脸色煞白,匍匐在地。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请圣上恕罪!”

周宣帝皱了皱眉,一旁的太监,已示意身后的人,将小荀子拉了下去。

门外,不断传来小荀子凄厉的嘶喊声。

“圣上……求您饶命!奴才知错了!奴才真的知错了!”

“荀公公,您错在哪儿了?”

“奴才……奴才……不该玩忽职守,不该偷懒睡觉……奴才知错了!求圣上开恩啊!”

“滋滋,荀公公,看来您是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门外的声音断断续续传进我耳中,甭说小荀子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我亦是犯了嘀咕。

不知道周宣帝这唱的是哪一出?

不捎片刻的功夫,外面凄厉的嘶喊声,归于平静。

有太监进来回禀。

小荀子,殁了。

周宣帝眉眼未抬,仿佛死的只是阿猫阿狗,不是一条鲜活的人命。

我心下微凉,帝王的冷漠,令人不适。

“老五,可曾醒来?”

周宣帝凝视着赵圳紧闭的面容,眼中没有一丝温情。

知道是问我话,我低垂着头,回道。

“不曾。”

周宣帝的神色阴沉,一旁的老太监接过话,见缝插针。

“圣上,张太医医术高明,有张太医在,五皇子的伤势,铁定无碍,圣上切莫担忧,伤了龙体。眼下南国死灰复燃,正是需要圣上定乾坤之际。”

周宣帝看了老太监一眼,意味不明。

“王公公,你跟着朕有多少年了?”

老太监面色暗喜。

“圣上待老奴不薄,已有十几年了。”

“王公公年事已高,即日起,回乡颐养天年吧。”

周宣帝面无表情,一番话,令老太监慌忙跪在地,磕着头,不断求饶。

“老奴求圣上收回成命!老奴知错了,老奴不该多嘴,老奴不该僭越,求圣上念在老奴侍奉多年,饶了老奴这一回!”

老太监瞬间面如死灰,额上磕出了血。

我拧眉,再迟钝,也猜到了周宣帝让王公公回乡颐养天年,指的是何意思。

王公公被人拖了下去,直接昏死了过去。

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周宣帝接连处置了两名太监,众人噤若寒蝉。

周宣帝并非暴君,他这般大刀阔斧拿小荀子和身边的王公公开刀,可见是杀鸡儆猴。

如果我没有猜错,王公公背后真正的主子,不是周宣帝。

“老五与北冥的联姻在即,你务必照顾好老五。拿着这东西,除了朕,这段期间,任何人,不得再接近老五。若再出闪失,你就去跟他俩作伴。”

周宣帝扔给我一块令牌,刻着“免死”二字。

我颔首,将令牌收入怀中。

周宣帝并未多留,目光再次扫视了一眼床榻上的赵圳,起驾,离开了太初宫。

等众人离开,我从地上爬起来,心中沉闷。房门外只留下了一摊血迹,小荀子的尸体,已被人拖走。

昨日,他还是风光无限的皇后身边的红人。

不过朝夕,不过帝王的一句话,他就身首异处,尸体就像一条狗,任人践踏。

这就是宫中。

富贵唾手可得,也转瞬烟消云散。

周宣帝突然来太初宫,雷霆处置了小荀子。定然不是为了给赵圳涨脸面,亦不是为了给我出气。

只怕是,北冥与大周的联姻,出现了问题,周宣帝迫于形势,在做样子。

刚才王公公触怒周宣帝,应该与“南国死灰复燃”有关。

只是不知,这南国,又是何方神圣?

与大周,有何渊源?

对上赵圳的目光,他很平静。

周宣帝的到来,并未令他有喜色。或许,帝王之家,谈论亲情,太过奢望。

“可以跟我说说,南国的事吗?”

我率先开口,打破沉默。

小荀子说过,赵圳身上的玉佩,是出自南国皇室的宝物。

刚才王公公提及南国死灰复燃,就被周宣帝处置了。这里面的故事,应该不少。

赵圳与南国,不知道又是什么关系?

“十几年前,被大周灭掉的邻国。你想知道什么?”

赵圳的声音很平静,但轻颤的眼睑,还是出卖了他不安的心思。

果然,南国跟他,还真有瓜葛。

“南国是怎么被灭掉的?”

一个已经被灭亡十几年的国家,能令周宣帝谈之色变,不得不令人起疑。

赵圳缄默,我以为他不会回答。

过了良久。

“被大周数十万蹄铁,一夕间踏破。”

他的声音很冷,很冷。

“寸草不生。”

我怔愣。

被铁蹄踏破城门,寸草不生,该是何等的惨烈?

赵圳轻描淡写几句话,揭示了一个国家的灭亡。

我无法体会,那是怎样的惨烈,怎样令人无可抗拒的毁灭……

“你的母妃,是南国人?”

我试探道。赵圳是大周的五皇子,是大周皇室的血脉。他身上有产自南国的玉佩,只能是他的母族,与南国有瓜葛。

赵圳似是想到了什么愉悦的事,唇角微扬。

“她是南国最尊荣的嫡公主。”

我缄默,我一直没有听赵圳提过他的生母,原以为只是普通的嫔妃。

南国最尊荣的公主。

那该是一个怎样惊艳众生的女子?

“抱歉,我不该提起令你伤心的事。”

我在宫中,未曾听人提起过南国公主,不用猜也知道,赵圳的母妃,多半已不在人世。

我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但不喜欢揭人伤疤。

“赵圳,你愿意相信我吗?”

赵圳不语,我自顾自,朝赵圳狡黠一笑。

“我愿意把我为数不多的善良,留给你。”

我看到了赵圳眼中转瞬即逝的诧异,补充道。

“我是认真的。”

认真与他相处,与他共进退。

“为了你娘?”

“不是。”

“你怕我对她不利?”

“你根本就没有动我娘,不是?”

被我一语戳破,赵圳面色不太自然。

起初听闻娘在他手里,我很愤怒。但稍加冷静一想,便知道,赵圳这般谨慎的人,不可能为了操控我,增加暴露他自己的风险。

他在诈我。

“赵圳,你差点骗到我了。”

我一笑,回视赵圳眼中的不自然。心情,莫名的愉悦。

有一种人,就像刺猬,把浑身的刺,竖立起来。

与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他们渴望与人温柔相处,却又害怕人心叵测。

看似好相处,实则怀疑,警惕,拒人于千里之外。习惯一个人行走在孤独的深渊,习惯深藏所有的悲喜。

我轻笑。

赵圳与我,是何其的相似,却又是如此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