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页书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叶知秋闲散地躺在一张椅子之上,手里握着一本《道德经》。
叶知秋今年已经24岁,是华国一所重点大学里一个普普通通的研一研究生,只不过不同于其他忙于实验或者现场作业的研究生,他的研一生涯并不紧张,因此他还有闲心去读读华夏古典名著。刚才他嘴中所说的话语,是《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内容。
叶知秋是一个喜欢华夏古籍的人,对于过往华夏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古籍,他总是抱有一丝与其他人不同的想法,甚至有一些幻想。他总是幻想着从古籍里找出一些其他的东西,诸如——上古修仙的法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叶知秋觉得能够写出这种“道”的存在,如果真有修行的话,必然是世间的大修行者。只可惜五千年过去到了如今,从未听说过有一个修炼成仙的人。到了如今,他睁着大眼,将道德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也看不出什么功法来。
“大道难悟,末法年代。”
叶知秋看了许久《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声,甚至还不敢大声说话。因为这话若是被其他师兄同门听到了,定会被好好嘲笑一番,而且会被贴上“中二”的标签。
人不中二枉少年,不过二十四岁还中二,那就是装嫩,以及有些傻逼。
“我也想高调啊,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叶知秋又将《道德经》第二十八章那些小小的字儿看了一遍,想起有一部小说里似乎有一部功法与这些小小的字有关系,应该是传说中的“天下溪神指”,一个知命境界的大胖子所修炼的功法。
只可惜这还是跟他没有关系,他要是可以根据这些字领悟出什么“天下溪神指”,那他岂不是还可以根据“玄牝之门,是天地根”领悟出某神器“玄牝之门”的凝炼功法?
这样的事情想想就对了,甚至还不能大声说出来,最多也就是口头嘀咕几句。别人听见了问嘀咕什么,还得正义凛然,或者愁眉苦脸的说一句:“这道题太难了,不会做!”
“末法之世!”
叶知秋放下了《道德经》,从椅子上起来,来到了窗边。远处的景色一点也不美,天空阴沉沉的,不见半点蓝天,偶尔有烟尘吹过,似乎要迷住人的眼。
他所在的这座大城市,雾霾真是太严重了。
“传闻上古之时,整个世界是有灵气的,那些练气士吞吐天地灵气修炼,获得大神通,寿元也很漫长。所谓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如果《庄子》所言是真的话,那个时代真的是一个令人无限向往的时代,不像如今别说天地灵气,就算是真有吞吐灵气的法门,吸收一口雾霾,那滋味,贼酸爽。”
叶知秋见着漫天雾霾,幽幽一叹。
传闻吸收天地灵气,是可以增加寿元,获得神通的。
但若是吸收天地雾霾,修着修着只怕走火入魔人,再修着修着直接“飞升”了。
当然,这里的“飞升”,更确切的说,是毒发身亡了。
“修仙我虽然没修过,但想一想必然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没有灵气只有雾霾,还修个毛仙,还是吃饭去吧!”
叶知秋摇了摇头,下了楼梯,往食堂而去了。
他今日没有课程,不过起的挺早,吃了个早餐之后便在院办看起了《易经》和《道德经》,这一晃的时间,两个多小时便过去了,读书读得也有些累了,自然是要去吃饭的。
《道德经》读起来其实还好,虽然读起来有些玄,但架不住它字少,整本《道德经》一共五千言,加上历代各家大家的注解,读起来还是蛮快。
而《易经》则不同,《易经》在儒家经典中,被尊称为“六经之首”,在道家经典中,也被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当然,它的难以理解也是出了名的,真正能够参得透、讲得清这本书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从古至今,关于《易经》的论著浩如烟海,每家都从自身感受的角度出发,试图解读《易经》中蕴含的观点,但鲜有成功者。
叶知秋所读的《易经》,有诸多大家的解释,诸如《彖传》、《象传》、《文言传》,虽然读了好久,但他对于其他的卦辞还是不太熟悉,最为熟悉的便是乾卦。
乾为天,坤为地。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我觉得我若是乾卦的卦象,应该是初九艾吧。”
叶知秋闲散地走在校园里,想着自己的事。
初九艾,说的是龙潜藏于水中,还不能急于动作。将潜龙换做是君子,便意味着天地之间阳气还潜伏于地下,所以君子应当隐居不出。再将君子换成他自己,那便是天地灵气都没有复苏,雾霾当道,还修个什么仙,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将来找一份工作算了。
“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等到见龙在田,或者是飞龙在天的日子!”
叶知秋又叹了声,准备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
因为食堂已经在前边了。
却在此时,他仿佛听到了冥冥之中有一位存在说了一句话:“如你所愿。”
叶知秋觉得自己可能是内心想要修仙想的出现了错觉,亦或者是,这是他在心中自导自演,不过接下来他发现了有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
天上落下一张纸。
按理说,食堂门前是不应该有高空落纸的,因为那是食堂,而不是宿舍。
宿舍落纸可以有,食堂落纸便很奇特。
而更奇特的,是这张纸落到了叶知秋的手里面。
随即,纸张不见了。
叶知秋的脑海里,出现了一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