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随着这位知府大人步入后院,要知道,按照以往,赵胤绝对没这个待遇,毕竟就算赵胤的老爹有点威名,可是强虎也不敢惹地头蛇,更何况南和候府上都是一堆老弱病残,若非看在景甜儿和苏轼的面上,赵胤今天还真不一定能被这知府召见。
进了这后院,赵胤才又一次重新认识到了小萝莉和自己这位“好兄弟”赵胤的地位。
刚刚那位一脸威严的知府柳大人,现在毕恭毕敬地站在苏轼身旁,景甜儿则坐在八仙桌的首位,苏轼和赵胤坐在他的下手,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诡异。
这也没法子,苏轼的老爹苏仁如今的身份可是帝师,门下学生无数,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学生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苏轼这小子又是苏仁老来得到的儿子,虽说苏仁家风严谨,可是这该有的礼仪、应酬自是不可缺少。
很无奈,这位柳州知府虽说比苏轼大上不少,可是却是苏仁弟子的弟子,论资排辈,竟也是比苏轼矮了一截,更何况赵胤第一眼看这柳知府便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正人君子,正因如此,看这知府大人如今恭恭敬敬地站在苏轼身后,景甜儿和赵胤都是稍稍出言便有没再多说什么。
“咳!”
苏轼干咳了一声,打破了这份尴尬。
“赵兄对于今日之事可有什么说法?”
苏轼勉强起了个头。
景甜儿的小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早就听父亲说过地方上的官吏勾结之事,今天自己算是见到了,明明那几位大叔憨厚老实,南和候府的辣条原本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自己也偷吃了不少,而到了衙门,就凭着妇人的一面之词,堂上的通判部分青红皂白就要剥去这寻常人家的经济来源,不可谓不狠,若非自己后来请来了知府........
可这世间还有多少如此这般的事情,自己完全无法看到.......
“欺人太甚!”赵胤接过话茬。
“再呢,赵兄?这种事情以后若是再发生呢?”
苏轼又问道。
景甜儿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自己可不是会一直在柳州城啊,想着忧心忡忡地看了赵胤一眼。
“不知苏兄何意?”
赵胤倒是有些明白苏轼的意思,但是却并未点破。
“不知赵兄可知在下的身份?”
“不知!”
“家父苏仁。”
“可是帝师那位?”
“........”
见着苏轼微微颔首,赵胤有些震惊,说实话,他只知道苏轼是京城来的富家公子,身份至少也是能和景甜儿的郡主身份相提并论的,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家父苏仁。”四个字直接在赵胤脑海中炸响,就算他再无知,也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那可是帝师啊,身份无比尊贵,弟子天下遍布。
我靠,这个苏轼凭啥这么舒服,含着金汤勺出生,想想自己,怎么看怎么憋屈,为啥前些日子自己魂穿的时候,出事的不是苏轼而是南和候府的少爷,至少这样自己就可以穿越到苏轼身上,那好歹不用愁吃愁喝吧。
哼,就这家伙,凭啥出生在苏家?赵胤越想越气!
本来苏轼还怕自己说出来会影响他和赵胤之间的关系,毕竟不是谁都像赵胤这样没个正形,每次都勾肩搭背,说实话苏轼之所以认了这个兄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赵胤真没把他当外人,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计回报的兄弟情,至少以往苏轼见到的那些人,无不是顾忌苏轼的身份,皆是礼仪有佳,他苏轼哪有过纯粹的朋友?
可是眼下看到赵胤的眼神,竟从中感受到了赵胤的怒气,难不成赵兄是对于自己以往没有告诉他身份感到生气?正待解释什么!却听得:
“你这么有钱,还好意思每日在我府上吃我的,喝我的!?”赵胤面沉如水。这家伙居然蹭吃蹭喝这么久,赵胤越想越心疼,自己白花花的银子啊!居然帮呢苏仁养了这么多天儿子?!
苏轼被赵胤说的话一惊,这才意识到这位赵兄不愧是自己的赵兄啊!他甚至有一种思考:
若是自己和一两银子落入河中,赵胤说不准会先去捞那一两银子。
当然这就是苏轼对赵胤不了解了,赵胤表示自己会让苏轼帮自己捞自己的那一两银子!
景甜儿之前也是十分震惊于苏轼居然主动向赵胤说明了身份,本来她也觉得不说为好,毕竟在她看来,这身份对于一个侯府少爷来讲,还是显得有些显赫了,这么直白的挑明,万一赵胤和以往那些人一样,转眼就是一副阿谀奉承的脸色了呢?她觉得赵胤之前那个样子挺好,她可不想赵胤变成那种讨厌的样子。
结果赵胤确实变了,只是变成的样子令她有些啼笑皆非!
不愧是他!
“赵兄不要误会,家父虽是苏仁,可是我却并非那食父禄者,固每个月的用度少的可怜,我上次那十两银子给你之后,自己就不剩什么了!”
说着苏轼尴尬地摸了摸头,任谁亲口说出没钱都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更何况苏轼看着对面的景甜儿小姑娘冲着自己“噗呲”地笑,苏轼觉得自己真的不该引出这个话题。
“说正事,说正事!”
苏轼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的纠结。
“不知赵兄可成考虑过合作。”
“合作?”赵胤看过无数电视剧,早等着苏轼主动提出,因为上一世可是有研究者研究发现,让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可以让自己的需求最大化。
此刻赵胤故作吃惊,闻言一挑眉。
苏轼身后的柳知府此刻看向苏轼的眼中也多了些难言的味道,至于景甜儿,精致的娃娃脸上,此刻也充满了意动。
苏轼不慌不忙:
“赵兄可知甜儿的身份?”
“甜儿的封号是永乐,景甜儿,永乐郡主。”
此刻赵胤看向这个小丫头的脸色顿时大变,永乐郡主——
脑海中闪过《景国志》中的片段:
庆历元年,景帝登基,封其弟之女为郡主,赐号永乐.......
原来自己居然让两只肥的流油的蛀虫蚕食着自己的本就不富裕的钱袋,赵胤越想越气,越想越气........
————
————
半刻钟之后,景甜儿和苏轼终于习惯了眼前的赵胤动不动瞪他们一眼的举动。知府大人看着眼前的场景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却又是遭到了赵胤的一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