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收到草原田畴请示,略加思索,便应了其请求。
现在天寒地冻,大汉各处道路不通。
各地百姓尚且自顾不暇,再次收集物资也颇为困难。
但田畴徐盛受命在外,此地异族又臣服与自己,也算是自己治下,也不好太过苛刻,理应支援。
董卓便令李儒尽量向草原运送物资,不管多少,聊胜于无。
至于最需要的还是御寒取暖之物,尤其是煤,让人赶工便是。
于是在渔阳百姓其乐融融的时候,城外十来万降卒,依然昼夜不停的奋战,还乐此不疲。
12月下旬,下了半月有余的大雪终于停歇。
此时,整个渔阳一片素白,已是一片冰雪世界。
如此大的雪,不仅天寒地冻,道路难行,同时压垮的树木,坍塌的房屋都不在少数。
好在李儒田丰等人,在董卓下令准备物资之时,便开始做了准备。
每天都会命人带领百姓随时清理积雪
此时大雪已停,几位谋士不用董卓提醒,带领全城清扫。
得益于早先动作,城里稍微清理便可通行。
不少受困的百姓得以救援和救治。
董卓又令典韦带领亲卫军清除城外道路积雪。
同时传令各县清理主道,打通相互之间交通要道。
如此天气,也只有董卓蓄养的猛禽可以不受影响,正常飞行传讯,其他鸟雀早已了无踪迹。
其他各地县收到董卓传讯纷纷响应。
今年董卓入主渔阳,虽然时日尚短,但已经带来巨大变化。
尤其是今年遭遇寒冬,董卓早作准备。
不仅准备了御寒神器,更是于百姓分发了不少衣物粮食。
仅此一项便需耗费巨量钱财。
虽然不能改善百姓生活太多,但与往日相比,不知好了多少,总算能让渔阳百姓安然度过这个寒冬。
若是在往常,哪个冬天不是损失惨重。
不管是人还是牲畜,一到冬天就岌岌可危。
董卓送来虽不多,却是救命之物。
对渔阳百姓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定,更是莫大的生存机会。
渔阳所属各县县令,都是近期投奔而来的各地士子。
这些士子基本都份属寒门,本就对董卓心生好感。
董卓归来之后立刻量才适用,寸功未立,便成为一县之长,哪里有不满意之理。
想那刘备东奔西走才混了个县尉之职,便知道对于没有门路的人,做官何其不易,何况执掌一县之地。
尤其到任之后,发现百姓虽未见过董卓,但都极其拥戴,在渔阳的声望可谓一时无二。
心里都觉得董卓宽厚仁慈,而且对董卓的大手笔也是惊佩不已。
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大汉官员能够自己贴钱抚恤百姓。
如此体恤百姓的,古往今来都是很少见。
以董卓如今威望,一声令下,整个渔阳从上至下,纷纷响应。
清扫积雪,救援受灾百姓。
短短两天,渔阳全境主道就已贯通,车马通行再无障碍。
就连草原马市和渔阳之间的路途再有一日便可开通。
此时草原上,徐盛田畴带着士兵和降卒清理道路积雪。
就连来此交易的异族不分老幼,纷纷主动加入进来。
自从马市初开以来,各族都尝到好处。
得益于董卓的关照,渔阳附近的异族目前损失大为减少,日子也好过许多。
而且来自大汉的商品,也让那些贵族喜爱不已。
此时清扫道路,方便商队货物往来,自然迫不及待。
马市现在人数众多,所有人又热情高涨,效率之高不可思议,完全不在现代工业机械之下。
此时董卓安排李儒田丰调配物质送往各地,也让董奉的医学院投入各县,以应不时之需。
此次大雪,即便有董卓的提前准备。
还是出现了不少的伤亡,不光垮塌了不少房屋建筑,百姓和牲畜也伤亡颇多。
这还是渔阳城中,想必城外各地,甚至深山老林中,那些躲避战乱没有入册的百姓,伤亡更重。
董卓来渔阳时日尚短,对偏远之地,是鞭长莫及。
但董卓心中已有打算,待的根基稳固,犹有余力之时,一定要解决。
目前整个渔阳准备的物质日渐减少,而各地又所需甚大,要度过这个才刚刚开始的冬天,怕是也会捉襟见肘。
想到此处,董卓便有些无奈。
虽然自己有一身无双武力,却不能解决百姓最根本的问题,于生计无用。
若是前世所是农业或者工业,相必会在这个时代会有更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