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如此,小施主近来总有事相求。”
倾颜被他这么一说才发现,最近是常常麻烦他了。
她心中暗自唾弃了自己千般不是,一边又答道“毕竟您是鼎鼎有名的大师啊,平日里有事相求之人哪里会少?”
街上人多眼杂,倾颜一边说着,一边引人进了茶铺。
静悟跟在她的身后三步之距的地方,淡淡道“佛家讲求一缘字。”既无缘,他怎会轻易相见?
“什么?”饶是她内力极佳,也没听清他在说什么。
静悟不动声色地靠近了些,左手还捏着佛珠“小施主大可不必将那泪琉璃的子珠给贫僧,你我二人若有缘,冥冥之中自会相见。”
其实,不过是你若想,我们便有缘,他在心中默默补充了一句。
二人进了雅间,倾颜拿出了刚刚半夏给的帕子,开门见山道“半夏此次脱险,还得多谢静悟大师了。”
“阿弥陀佛。”静悟接过手帕道“贫僧不过助她逃脱跌崖之险,后续便是自己造化。”
说着,他顿了顿,将帕子小心放在桌案上“想来,那贵人已与你打过照面。”
倾颜轻笑“小孩凶得很,不过倒是护着那丫头。”
静悟对于她的那声‘小孩’实在是无奈至极,自己明明还是个孩子。
“所以,小施主此次寻贫僧是来还愿的?”
“是。”
“倒是难得遂了你的愿。”静悟不知何时已经坐下。
倾颜被他的话说得一愣,旋即有反应过来,脸上客套的笑倒是真切了些“确实难得。想起那次还是第一次见到静悟大师呢。”
她深深地看了静悟一样“那时因为大师的容颜当真是怔愣了许久。”
“是么?”他的语气轻快,并没有被冒犯到的意思。
“是啊!道一句‘惊为天人’也不为过。”她语调平平,神色如常,一幅认真的样子。
此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总有一番匪气在其中,但她说就让人忍不住想要相信。
静悟面色如常,收在袈裟下的手却握得更紧了些,捏得佛珠发烫“不知小施主可还记得当时贫僧说了什么?”
“自然。大师当时对我说‘施主所求太多,执念太深,身有业障太多。’这三太之说,我可是没齿难忘。”
她当时三跪九叩上九台寺,所算计的确实是太多,心不诚,即便再做样式,也是空有其表。
内心如此肮脏,对上他那副圣洁的气质,当时她可是羞愧万分呐!
正因心中清楚无比,所以心愿难成,无还愿之日,实属意料之中。
“贫僧当时还问过小施主一个问题。”
“如此,不累么?”倾颜定定地看着静悟,重复着当时的话。
“小施主当时回答说‘待我消了执念,了无牵挂,也要断了这满头愁绪,求个六根清净。’”
“是了。”倾颜点头“不过那是我没问,断了六根,无语欲念无求,当真快乐么?”
静悟愣了愣,六欲断尽,他似乎一直未能断干净,冥冥之中,要他等待一人……
如今他既已生情,更是覆水难收。
“或许吧,但贫僧以为,红尘之事,未尝不可。”
“从大师嘴里说出这话,真真是惊世骇俗。”倾颜确实有些惊讶,不过旁人之事她也无需多问。
静悟也默契地不再提此事,抿了口茶“不知小施主还有什么疑惑?”
“静悟大师莫不是有读心之术?”倾颜的手下意识地敲着桌面,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半夏此次落崖并非意外,而是有人刻意而为之,他能尾随半夏其后,必定是对我们的行迹了如指掌,可这些日子以来,我并未察觉到有人跟踪。”
这是她最疑惑的一点,即便半夏此次没有北上遇险,她也知道身边定有府中眼线,可她身边确实一点动静都没有。
“自是有的,不过他们以为小施主一直在九台寺罢了。”
竟是如此!倾颜起身,拜道“多谢大师出手相助。”她在安阳认识的人不多有这个能力替她掩去行踪的只有眼前的人了。
“不过举手之劳。”静悟起身合手道。
小施主聪慧,他隐瞒不了她什么,也无需隐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