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七天,族长派人送来消息,两日后觐见卫王。西山不仅对我意义重要,我也要让卫王知道他的重要性。当然是另外一种重要性。只要西山能变为禁地,就可以大展拳脚,快速积累起资本,为逃离战国做好准备。
两日后我先去了族长府上,随后跟随族长一同进了王宫中。虽说卫王也是一国之主,但是这卫王宫感觉也是不过如此,比起来以前去过的故宫,显得就寒酸多了。毕竟一个两千年后生产力人口都不是现在能比的。
“拜见卫王。”
“拜见卫王。”
“你们都退下吧。”让四周的人都退去了,卫王示意我们近前去。
“卫王?”族长近前小声说道。
“近来不安分的人越来越多。恐隔墙有耳,身边的这些人也往往不能完全相信了。”
“王子建也到处拉拢,家中也有了招募食客的动向。”族长说道。
“我也知道这些事情了,王子建也不断拉拢各位卿大夫,你说有一人有保卫之策的莫非是说他?”卫王看看我
“拜见卫王,正是足下。”我回道。
“你今年年几何?”卫王问道
“方才十。”
“看来真是英雄出少年了。你有什么良策,说来听听吧。”
“我这计策,需分三步来走,第一步也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就是坚定附秦。”
“附秦确实是我们一贯的外交之策,只是如今,秦国与赵国相对于长平,必难顾及卫国,所以魏国此番也是频频施压。”卫王无奈道。
“魏国浪子野心,自然不可能是我们一个口头依附就能答应。我们脱秦附魏,必当首先得罪的就是秦国,没有了对秦国的顾虑,甚至秦国以背叛之名发出讨诏,魏国要是以代秦惩卫的名义出兵,即灭了卫国又不得罪秦国。”
“这一点,我也曾想到过。”卫王不看我们显得很无奈。
“反之,若能在秦国处境不明的情况下,坚定附秦,反而能给我们更大的生存空间,秦国虽然此时已经无力同时针对赵国和魏国,但是我们只要坚定附秦,秦国必定能看到,锦上添花可不如雪中送炭。只要秦国不倒,魏国要是动了卫国,那就是留下一个口实,魏国肯定会知道迟早要被秦国秋后算账。所以魏国此时就是在等卫国走错这一步。”
“对,一语中的,你继续说。”卫王似乎已经找到了方向。
“坚定附秦不变是第一步,这第二步就是内外兼修。内即是对内明确附秦政策不变,但凡有再提脱秦附魏者严惩不怠。断了试图靠近王子建的人。对外秦国与卫对峙于长平,双方粮草必定捉襟见肘,以卫国商人之手,以卫国名义向秦国出售粮草。”
“这样卖个秦国一个人情,同时也让秦国知道,卫国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坚定附秦的,而且只要卫国还存在一天对秦国也是有利无害。同时秦国不便与其他国家交易的粮草,卫国也能作为他的代理人。”族长理解此举的意思。
“有了第一步第二步,秦国必定会明里暗里给予卫国庇护,其他国家若想对我们动手也会考虑再三。即便秦国此次长平失利,只要秦国不倒就一定有机会东山再起。只要秦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别国若想在秦国暂时示弱时想对卫国动手也会考虑再三。”我说道。
“那么第三步又是如何?”卫王此时已经决定坚定附秦不会再做动摇。
“第三步,首先要问,如果他国来攻卫,首先攻于何处?”
“帝丘都城南郊多田地,,西侧有山,东侧多水,北侧易于展开,如若大军来犯应当于北城来攻。”族长说道
“大王,如何觉得?”
“我也是觉得敌军应该是北侧来攻。”卫王说道
“敌军一定会从西侧来攻城。”我说道。
“哦?为何?”
“西侧随是地势不平,但是于西山之上可以尽览全城,若主帅立于西山之上,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到城中防御薄弱之处,如此敌军就能轻易调兵遣将攻破城池。”
“若主帅立于西山,虽然可以纵览全局,但是发号军令到是个问题。”卫王也发现了这个说法虽然成立但是也有缺陷。
“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只要以鼓或旗发号施令,再远也可以做到掌控全局。”我说出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此话一出他二人也沉默了一会。
“所以第三步是什么?”卫王问到。
“将西山归为不外宣的禁区。”
“不外宣?”族长不明其意。
“西山是本家的持有地,现在改为耕地,并且我也安排了一些收留的孩子住在上面。所以普通人并不会上去。平时有人想上去,只要告知是私人领地不可上去即可打发,所以不需要特意颁发禁令。如果有王卿将相要上去可能就不是我们能打发的了的,所以要有卫王手谕,因此也不需要大肆宣扬,只要告知对方即可。”
“为何不直接驻军于其上?明确告知?”卫王不解为何多此一举
“不可,若驻军于其上,西山顶多能驻扎不过数百人,日常维护不说,大军来袭这几百人就算是不畏死之人想必也撑不过一两日,杯水车薪罢了。”
“那这不外宣的禁令的意义是?”族长问到。
“假使魏军来袭,魏军出征至帝丘需几日?”
“前军行进快可能六七日便能到。”
“探子快马加鞭几日能传回消息?”
“两三日可到。”
“如此有个四日时间差,”
“应该差不多。”族长说道
“魏军全力攻城几日能有机会破城?”
“若我卫国上下一心,也能守他十天半个月。”卫王说道,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魏军来攻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打算他是十天,加之之前四天。有十四天的时间。若收到魏军来攻的信息立马派人快马加鞭到秦国求援需几日?”我再问道。
“魏军来攻,往西的关隘自然就不好轻易通过。若十日能到便算是快的了。”族长去过很多地方,大概估摸了下。
“如此秦军同意出军誓师出征到魏国探子将信息传回魏国,逼迫魏国传令撤军。此番一个来回起码也得十天了。而给我的时间只有十四天,即便如卫王所说卫国上下一心可守十五天。也不过十九天。等魏军撤退的命令传来还是来不及。”
“所以当如何?”卫王语气中也有点慌乱。
“西山不驻军,便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没有人可以上去西山的情况便不会有人知,卫国中内通魏国的人必定不在少数,魏国来攻,一定会将西山无驻防可窥视全城的消息放出去,到时候魏军必定首先以西山做目标。然而在魏军抵达之前我们在临时偷偷布防西山,只要西山能争取四五日的时间,便能多四五分的胜算等到秦军攻魏的消息。一旦西山驻军的消息放出去,魏军放开西山全力攻城,到时候只怕时间来不及。”我说完卫王开始深思熟虑起来。
“不然可派一些军士扮作佣人于西山假装是帮忙。”卫王说道。
“不可,大王如今与我二人交谈都要左右退去,相信大王也能知道宫中耳目甚多,即便是派的暗线也恐被人察觉。”我是不能让外人在上面的,不然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脚么。
“大王,我也觉得有道理。魏军真若来攻,提前两三日偷偷驻防,不易引人注目。”族长也说道。
“好吧,我给你写一个手谕,如是遇到别有用心之人就以此命其退去。”
“大王明鉴,有大王如此果断,我相信卫国定能久立于这乱世。”我此时的内心独白,这个卫王有点好说话啊,垂死挣扎不如早日放弃,可惜和秦国中间还隔了韩魏,不然不如直接加入秦国算了。
拿了卫王的手谕和族长告退了,只要有了这个命令自然可以在西山大展拳脚了。也是时候开始铺展开未来的先进手段了。关于西山防卫这段自然只是说说,魏军真要打过来,我怎么守的住,尤其带着这么一群小孩子。就算真的派几百死士帮我一起守,真能守个五六天,我也不想被魏国大砍刀给砍死啊。等秦军被魏军打败,魏军调过头来攻卫,这几年时间里,只要我发展的快,还是很有机会提前出发逃离中原这堆乱局。
再接下来,我要每天都要去西山,尽快的让孩子们成长起来,物资要积累,能力要加强。另外还得派人出去帮我寻得何处有铁矿,现成的铁器价格大多昂贵,而且也不符合我的要求,最好是能寻得铁矿再用科学的方法炼制。只要能有办法炼出铁,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所以眼下已经解决了担心未来技术的泄露,再来就是解决铁的问题就能让事情再一次事半功倍。地理以前考试虽然每次都是数一数二,现在脑海中根本回想不起来哪里是产铁的。我就记得我学渣同桌考地理的填空题,铁都是,煤都是。本来是问两个城市。结果这货写的铁都是硬的,煤都是黑的。我现在完全不记得铁都是哪个城市,煤都具体是哪个城市。我也就记得铁是硬的,煤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