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半晌,又是发毒誓,又是作保证的,这才让父皇和母后心满意足的离去。
满头大汗的赵峥倚靠在卧榻上,看着忙忙碌碌的小宫女小太监们,长舒一口气,总算清净了。
一招手,服侍在一旁的小太监立马过来了。赵峥眼看着小太监年纪也不大,有个十七岁,眉清目秀的还算看得过眼。
“你叫什么名字,哪年进的宫来?”赵峥问道。
“回殿下,小人叫作吴大志,进宫已有两年了,得皇后娘娘看中,有幸来服侍三皇子殿下。”这吴大志说话细声细语的。
可不是,身上少了一块肉,咋能跟正常人一样呢。
赵峥一听,这小太监叫吴大志,一阵无语。“吴大志,吴大志,这不就是没有大志了么,难怪小小年纪进宫当太监。”
这小太监也算机灵,看出赵峥对他名字的无语,又连忙说道“回殿下,小人这名字,乃是小时候家里请的教书先生给起的,是希望小人胸有大志,报效大赵,那知道家里受到奸人所害,老子老娘都被害死,家产也被夺了去,小人活不下去了,这才净了身,进了宫里来。”
说着,这吴大志还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好像想起了伤心事。
“看来你也是个苦命人啊。”赵峥还是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对一些悲惨的事件抱有一丝同情心。
吴大志听闻连忙拜倒“殿下,如今小人能服侍您,是天大的恩惠,小人不但不是苦命人,更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呢,今后小人的志向就是好好服侍殿下,殿下使唤的舒心了,就是小人的福气!”
赵峥一听顿时乐了,这吴大志倒是挺会表忠心,也罢,一来手下正好没有使唤的人,二来这吴大志读过书,年纪不大,比那些在宫里几十年的老油子好管理多了,这长乐宫里如今除了赵峥,整一个光杆司令,就是你了吧!
“好!吴大志,你能有如此志向,本皇子甚是欣慰,以后你就暂领长乐宫常侍之职,把下面的人给管好了,有任何差错,唯你是问!”赵峥三言两语,就让吴大志升了官!
吴大志连同长乐宫里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齐呼遵命,吴大志脸上更是乐开了花。
“正好,本皇子饿了,先去准备午饭吧!”赵峥倚在卧榻上慵懒的吩咐道。吴大志连忙接了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准备午饭去了。
赵峥闭着眼睛假寐,心里开始思量起了以后的日子。
“首先,我是大赵三皇子,太子之位极大概率不会落到我的头上,这辈子我可能当一个太平王爷了此一生。然后大皇子,也就是自己的亲哥哥,也是规则上最被可能接皇帝老子班的人,跟自己关系不错,自己当太平王爷还是有保证的。再就是二皇子,此人心机颇重,跟自己和大皇子关系不大好,倘若他有心思,大哥的日子不一定好过,万一再狗血一点,我擦,老子以后的日子岂不是没有保证了。”生在帝王家,历史告诉赵峥一切皆有可能。
不知想了多久,却是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吴大志两眼笑眯眯的,一副贱贱的样子,看来这顿午饭下了心思。
看着一桌什么清炖肥鸭汤,桂花鱼,烧鹿筋上上下下不下二十道菜,赵峥心底直呼奢侈。想当初自己一个上市公司的高冷总裁,什么没吃过。如今见了这真真正正的宫廷菜也是开了眼界。
赵峥慢慢悠悠,连吃带喝,每个菜才吃了一点就已经吃撑了,这菜精致是精致,可能少了一些佐料的原因,味道却是没有想象中的好,只能自我安慰,这吃了才健康,没有地沟油什么的。
吃完饭,赵峥又躺在了卧榻上,一副快死的样子,谁让他受伤了呢,吃饱了好好睡一觉才是正事,这一睡,再睁眼便过了申时现代下午三点到五点,天都擦黑了,长乐宫里已经点上了灯。
赵峥自榻坐起来,伸了个懒腰,这才注意到榻前的桌案上多了一个人,正在借着灯光读书呢。
“皇兄,你怎么来了!”赵峥看清,这人正是自己的同父同母的大哥,大皇子赵瑞。
听闻动静,赵瑞放下书,快步走到赵峥身边,喜滋滋的看他了一眼说道:“我听闻父皇母后,前来探望你了,知你痛改前非,皇兄心里甚是高兴,便忍不住想来看看,正好你睡下了,我就在这里看起了这篇《劝学。”
赵峥瞪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吴大志骂道:“你这混账东西,大皇子来了,你也不知道知会我一声!”
这一眼瞪得吴大志一个哆嗦,立马跪倒惶恐的说道:“小人知错了!小人知错了!”
“三弟身子刚好,莫要生气,何况是我看到你休息,这才没有让他们把你叫醒!”赵瑞拉住赵峥说道
“哼!”赵峥又瞪了一眼吴大志,这才挥挥手,让他们都退下了!
赵峥自己心里一个咯噔,自己这使唤人怎么这么顺手了,短短几天就学会了这些“陋习”。想到这里赵峥不仅脸色暗暗发红,连忙安慰自己,都是原先的赵峥作怪。
其实,他还是挺享受的,穿越前的赵峥是总裁,有些权利。可那有古代帝王家的权利好用,什么叫唯命是从,这就是。
“我看三弟宫里有本《劝学,莫不是读了荀夫子的大作,这才悔过自新的。”赵瑞轻声问道。
“咳咳...”赵峥脸上一红。“皇兄,都是父皇和母后的教导才让愚弟幡然醒悟,何况,父皇抽在身上的棍棒,可不是假的。”
“你呀你呀!”赵瑞摇摇头,却也不知再和赵峥说些什么。
赵峥又指了指那本《劝学别有心意的说道:“这可是我那有心的二皇兄当着父皇的面送来的,说是让我学学什么叫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可在父皇面前露脸了。”
“哦!二弟平日里这般看不上你,竟然也会动这心思?”赵瑞疑惑道。
我这大皇兄咋这么实诚,我这话说的都这么明显了他竟然没听出话里的意思,赵峥想了想也不好明说,只得转移了话题。
他依稀在记得,大皇子赵瑞年满十六岁,在大赵这个朝代算是成年了,按理说没有大的过错,应该会被立为太子了吧,其余皇子成年了也会被划分封地封王。
“想来今年岁旦就是春节,父皇就会封皇兄为太子了吧,到时候皇兄入主东宫,可得常来看望愚弟啊!”赵峥说道。
赵瑞一听却是皱起了眉头,长叹一口气。
这让赵峥一看,心想咋地,难不成有啥问题。
赵瑞徐徐说道:“三弟,虽说我朝向来立嫡长子,可是你也知道,你我母后虽贵为皇后,却是寻常人家出身,二弟生母周贵妃乃是出自英国公府,英国公那可是跟太祖皇帝出生入死,打下天下的兵马大将军周雄的后人。如今,二弟又拜了当朝文渊阁大学士李明辅为师,深得父皇喜爱呢!”
果然,问题不小呢。赵峥听完后立即明白了,这太子之争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立长立嫡是建立在皇子之间实力相等的情况下,哪怕是不平等,也会因为文官集团对祖制的维护,让那些有心思的皇子们按下心底的想法。
可如今,连文官集团的老大都成了别人的老师,难保这帮人会出什么幺蛾子,这可如何是好,赵峥内心也暗自着急起来,这可关乎到自己以后的辛福生活呢。
又听赵瑞说道:“前些日子里,父皇竟然下旨让我和二弟共同临朝听政,这在先帝时期,可从来没有过啊。”
说起这个,赵峥知道,临朝听政,这是历来太子或者是将被立为太子的皇子才有的权利,就是为了让太子早点熟悉国政,方便以后接班。可现在看起来父皇的心思也是难以捉摸呀。
“那皇兄,假若...假若...你可有所准备!”赵峥想问赵瑞可有办法,也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只得吞吞吐吐的。
“哎!我自当勤学朝政,体察民情,为民请命,做好自己该做的罢了。”赵瑞此时眼神也坚定。
我的傻皇兄,勤学朝政有什么用,到时候皇帝老子圣旨一下,太子成了别人,你这学了不但没有,难保会不会留下隐患。再说了,老百姓哪管谁当了皇帝,有饭吃才是天!这些想法又不能说出口,赵峥不仅苦笑起来。
“三弟,你刚刚改过自新,这些你就不要再考虑了,这本《劝学倒是真的不错,你应当好好看看。”哪知赵瑞却又转头说起了这个,让赵峥一阵无语。
兄弟两人谈论到半夜,赵瑞才离去,看着带了三两个人徐徐渐远的大皇兄,赵峥长出一口气。
“这大哥到是憨厚忠诚,只是以后的路,多半要靠自己了,这倒是个难题啊...”赵峥细想,倘若二哥和大哥真要是争起太子之位,自己多半夹在两人中间,日子好过不了!只是现在,看不清父皇的心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