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都十一点半了,教室里的家长终于散得差不多,邓红和梁静便一起进去。时静笙和余渭北在走廊的台阶上坐着,看着校园里的漂亮花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时静笙,咱们当同桌吧,反正就只认识你,坐在一起自在点儿!”
时静笙点点头,偏过脸看着余渭北,说:“我可以先跟你坐同桌,不过你上课要是不专心听讲,我会告状的!”
余渭北一听立刻跳起来“时静笙!怎么没发现你是个爱打小报告的小心眼!你怎么就知道我上课不专心呢?哼!别到时候你不专心,我也不会包庇你!“
时静笙咧开嘴笑起来,漫不经心的说:“那就走着瞧啊~“
一切的未知都在慢慢走上正轨。
以前习惯吃大锅饭的国企员工在这个夏天过得格外艰难。国企破产,意味着民营市场经济开始活跃在时代的舞台。总有些人运气会好一点,顺利的找到新路子,开始新生活。
顾魏开始了每天在家备考的日子,顾承宇每天一早跟着胡燕去学校,晚上6点一大一小才会回家。白天的时间顾魏除了去菜场买菜做饭,剩下的时间都在看书。吃过晚饭顾承宇也要做作业,于是一家三口干脆各自呆一个房间,互不打扰。
顾承宇虽然是插班生,不过成绩确实很优异。家属院的子弟校其实教书质量并不算好,也多亏一直都是顾魏负责儿子的学习,查漏补缺总算没拖后腿。2年纪的课本暑假也在家里监督儿子预习,欣慰的是顾承宇非常静得下心来看书学习。这孩子大概生来就是读书的料。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话是顾承宇的座右铭。
由于顾承宇长得比同龄孩子高一个头,老师特意安排他坐最后一排。由于是插班生正好多出他一个,所以他没有同桌。
坐在后排的男生女生都是班上个头偏高的,再加上顾承宇学习好,跟后排的同学也相处的不错。
时静笙也在新的环境跟同学们相处得如鱼得水,余渭北在时静笙的监督下学习习惯也慢慢好转,乐得邓红隔三岔五的就要请小静笙去家里吃顿饭。不过只要不是上课时间,余渭北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跟同学打闹,去操场玩体育器械,不亦乐乎。
有一天吴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畅想6年级的自己。
时静笙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拿着钢笔,对着作文本发呆。6年级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她也不知道。小孩子总觉得时间太漫长了,长的看不到尽头。殊不知古人有云,弹指只在一瞬间。
小学6年级的时静笙有了一个读小学1年级的表弟。正是时婉的儿子。跟余渭北的同桌缘分一坐就是6年。中间有一次两人吵得很凶,时静笙坚持要换座位,没想到一个月后,余渭北厚着脸皮去求老师把座位又换了回来。从那以后,两人就像穿连体裤,一到新学期换座位,班里的同学都会自动绕开他俩。
2003年的夏初,时静笙和余渭北小学毕业。时静笙的毕业成绩要比余渭北高40分,她想着两人的同桌缘分总算可以结束了。
从家属院离开以后,整整6年,时静笙再也没在家属院碰见过顾承宇。梁静以前偶尔会给胡燕写信,得知顾魏考上了省里的研究生,国家对研究生有生活补贴,家里的日子渐渐没那么拮据。顾承宇一直成绩优异,这一点让胡燕非常自豪。
每次时静笙回家属院的时候都碰不上顾承宇回来,时间久了,两个孩子的交集越来越少,后来都不再打听对方。
后来流行在家里装有线电话,梁静和胡燕也偶尔通话,但是时静笙和顾承宇都是下意识的跑开,他们不知道这么多年都没见,还能跟对方说些什么。
顾承宇成了时静笙心里的朱砂痣。
时静笙成了顾承宇心里的白月光。
十几岁出头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懵懵懂懂的开始知道,喜欢是什么。
小学6年时静笙的生活,唯一长期有存在感的异性,就是余渭北。时静笙虽然有点大姐大的气质,不过心思最多还是在学习上,班里的课外活动也并不经常参加。在班里相交了2个姐妹,下课上厕所都是3个人同行,只有放学的时候余渭北会乖乖等着时静笙一起回家。
余渭北的身高已经高过时静笙了。虎头虎脑的样子慢慢在蜕变。虽然还是一头板寸,却有了男子汉的样子。眉毛又黑又浓,单眼皮小眼睛,鼻子生得挺秀气,嘴唇不薄也不算厚,笑起来有几分痞气。
时静笙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女孩子的青春期渐渐来了,身体发育也明显起来。两条又白又细的腿,纤细的四肢配上时家的优良白皮肤,精致的小脸蛋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一头长发规矩的束在脑后。也不知什么时候,时静笙竟然成了县城里口口相传的小学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