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问心(1 / 1)优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了山的无妄很多年都没有再出过这里,他受了山脉太多的好处,所以他也该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

这次被人捉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性格和实力都不足以御敌。若非有前辈的帮助,自己指不定还在哪里。

之后的很多年里,无妄山的众多生灵们就很少再看见以前成日在山林里闲逛的“山之子”了。

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想法冒出来:这是终于长大了吗?

无论是这里的飞禽走兽还是草木虫鱼,都是受了这片山脉的恩泽,若不然他们不可能有修炼的机会。

像“山之子”这样的存在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不说穷山恶水了,就是有些名山都没有。时间、机遇、气运缺一不可。

江河湖海中有“江神”、“河神”的无一不是有大机遇形成的,有些是受凡人香火供奉,后天才诞生的后天神灵,而像山之子这种就是纯粹的先天神灵。他们能够利用辖下的资源修行,支配统率辖下的所有生灵,也有义务庇护他们。有了这些守护神的庇护,在他们辖下的生灵才能更好的修炼。

但也不排除有些夭折的“神灵”,他们在还未成长起来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有的则被人捉走炼化,他们辖下的江河湖海或者山川草木多数都会被炼化者归为己有。而且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的,这山中但凡修行有点年岁的都知道。只是“夭折”的神灵,失了“自然之性”,是无法再进阶的,能力也有限。

——

桃源居外面的小松鼠们纷纷从树上跳了下来,发出微微的响声。

“这不就回来了吗?我还以为得多久呢。”陈老头一边收着棋子,一边对着摊在旁边桌子上的熊大说道。

别看松鼠们几乎没什么修为,可是却机敏得很,只要林之言出门,他们一准儿知道。此时正环绕在林之言脚边。

林之言看着脚边的小团子们,轻声说道“这次可没带吃的回来。下次吧!一次一定带多多的东西回来。”好一会儿小团子们才散开。

“发生什么事儿了?”陈老头笑眯着眼,只露出一条缝来。

“没什么大事儿,大约是有人想来这里占山为王吧。”林之言抬腿坐下,拿起盘子里所剩不多的瓜子说道。

“谁!谁敢!”熊大气势汹汹的说道。

“是谁你就别管啦!如今你还是好好修炼吧,不然被人炖了都不知道。”林之言磕了一颗瓜子悠悠地说道。

“怎么,来人是个厉害货色?”陈老头鼓着眼问道。

“可能吧,不过我呀,还不放在眼里。哈哈哈…”

瞧林之言一脸得意样,陈老头就想抽自己,得,又给她嘚瑟的机会了吧!

这么多年来,林之言在这块崖壁上已经开凿出了许多石室,再来十几个人也住的下。

和他俩说了一会儿之后林之言就回了房间,她需要好好整理整理下思绪。

一时间林之言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帮助云平救助他爷爷、救下杨鸿及阿易、杀黑袍人、包括这次无妄的事。

这些事情都是在她修为有长进之前发生的,林之言一直有疑惑,不知道自己的修为处在什么位置。就好比不知道现在是几年级的学生一般。

她也问过陈老头相关的事情,但是这些都和林之言的情况不同,根本无法界定她的修为层级。

以前她一直以为这些事都是巧合,刚好修为要有进展的时候就做了些“善事”,但这次帮助无妄之后,她明显感觉到有所不同。

以前她看过一句话,“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她现在不得不怀疑,自己修为的进益与自己做的这些事有关。一件两件可以说是巧合,可是多了就…

就如无妄这件事来说,看似只是将他一个人救出,但是无妄关乎的是整个山脉的生灵的命运。

所以林之言才会感到体内灵气涌动,似有破阶之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修道者求的“道”是什么道?自然是天道的“道”。

神州据说有司命之神,根据人所行善恶增减寿数,安排祸福。但此界似是没有,或者说自她踏入修行界以来未有见过或听过有司命之神。

这也许就是林之言行善之后得到的福报,可能是此界没有司命之神亦无法给行善之人增添寿数,安排福报,所以就补充到自己的修为上?

本来做这些事也没想过要得到些什么,但是自己做的事被肯定之后还是无比高兴的,而且自己还获益了。“道”是再明智不过的,从不会亏待行了善的人,也不会放过纵恶的人。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在林之言看来,“道”是仁慈和伟大的,从不以生养万物而自傲,也不要求万物为它做些什么。

“存在”本身就应该感恩,而不是去抱怨天地为何没有让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

林之言在行善的时候,并没有想去得到什么好处,也没有在帮助别人之后,夸耀自己的功德,这可能才是她修炼有进益的根本原因,因为她行的是真“善”。

有了这些事之后,她也怕自己以后为了修炼不择手段的去做一些“善事”。行善也是炼心的一部分,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入歧途。

一个赌徒赌输了,欠了两百两银子而导致被人追杀,若是看到之后给了他两百两银子就甩手走了。这是善事吗?

当然不是!那赌徒可能拿走银子又去赌了,这行的就不是“善”了。

这行“善”的界限在哪里?应当是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让人受益,改变了现状。

就这样,林之言一直在脑子里和自己辩论,这也是她修炼这么久以来的第一次“问心关”。关于修炼,关于行善,关于自己一直以来的所感所想,不断地拷问自己。

阴差阳错之下,踏上道途。无人领路,全靠自悟。唯一凭仗,体内一“道”字尔。若问其源,当是先人遗泽。

日升月又落,桃花开又谢,窗外不知几个春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