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真山真水(1 / 1)AD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已经有了?”丘真人大惑不解道:“晚辈自知愚笨,七十岁以后修为再无精进,几十年来无论如何努力,始终难进一步,仙长怎么说我已经有了?”

邛疏笑了笑,对丘真人道:“你再好好想想?”

“这个,晚辈确实不知啊?”

昌容道:“葱岭深处,冰封古洞?”

丘真人恍然大悟道:“二位仙长说的是那本火灵之书。”本来他还想问,二位仙长如何知道我得了那本《火灵之书?可是转念一想,这二位仙人说看着我一路西行之事,既然是仙人知道也不为怪。

邛疏道:“总算想起来了?”

丘真人道:“那《火灵之书我也曾与几位弟子一起参详过,只是鸟篆古奥难懂,到现在也是不知所云啊?”

昌容笑道:“要想读难倒也不难,哎,你不是腹中饥饿吗?先把这杯酒饮了。”

丘真人端起酒杯,轻摇一下,有股幽香浮在其中,啜饮一小口,有酸甜适中的流体在舌尖上溶动,伴随着一股浓郁的酒香缠绵在嗅觉里。咽下之后,从咽喉到肚腹都是说不出的舒畅。

丘真人生平还未吃过如此琼浆玉液,一时贪嘴居然连吃了三杯才住。就觉得一缕也不知道是醇香还是花香,是果香还是清香的浓缩成的液体,扑鼻而来沁人心腑,喝完之后连打个嗝都是余香不散。

丘真人谢道:“多谢二位仙长赠酒,此酒真当得上仙家玉液,非是凡间俗酒可以逼你的啊。”

邛疏道:“此酒后劲颇大,亦非俗酒可比,你现下已经吃了三杯,断不可再吃。”

昌容笑道:“若是再吃上三杯,只怕要醉三年才醒,哈哈哈哈。”

丘真人听完吓了一跳,心说,好悬。又请教道:“适才仙长说有能读懂那本《火灵之书的法子,晚辈还请仙长请教。”

邛疏道:“要读此书,须先知此书来历。此书原是五本,合五行之数,分别是木、火、土、金、水。此书最早现世,是在张家人的手里,只是后来嘛。”

丘真人就觉得脑袋越来越晕,眼皮也越来越重,看来这仙洒劲头不小。若是寻常村酿只怕是两三斤也醉不到真人,可是这仙酒喝时并不觉得有酒味,现在劲头一来却是猛烈无比。

丘真人听到说什么张家,就觉得奇怪,便问道:“仙长说的张家是?”

话还没说完,就觉得天旋地转一下扑到桌上便昏昏睡去。

这一睡真是不知道睡了多久,就听得大弟子在屋外喊道:“师父,师父,阿海公要启程了,特来向师父辞行。师父?师父,您听见了吗?”

平日里丘真人一向起得很早,今日不知道为什么却一直闭门不出,真常子看实在不能拖来,这哈扎尔大汗的使者,非同小可,万万得罪不起,于是只得硬着头皮来敲门。

丘真人这才猛然醒来,一看四周自己明明是在屋里醒着了,难道是南柯一梦?边想嘴里边答应道:“志常,你先带各位师父去招呼,为师马上就来。”

真常子应了声就去了,丘真人这才觉得嘴里余香未尽。整个人全无酒后那般颓唐,而是扬眉吐气,心旷神怡。

原来竟不是梦?

又觉得腰里有个什么东西鼓鼓的、硬绑绑的、涨涨的。伸手一摸,居然是一个花梨木的小匣子。这难道是!

丘真人满怀欣喜,打开了一看!果然,九粒金碧大还丹一颗不少。丘真人大喜之下,又把小匣子收好,去送阿海等人回去付命。

好容易应付完了,已经是吃晌饭的时候了。丘真人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只推说需要休息又回到自己屋中。找出那本从西域葱岭,冰封古洞中得来的《火灵之书。

这火灵之书上全本全是上古篆字,丘真人和弟子钻研日久却不能识,本来已经完全放弃。可是说也奇怪,丘真人此时再看时,却发现那古奥的文字似乎依稀可辩了。

丘真人心想,难道是饮了那几杯仙之后,使我修为大进之故?从原修为不到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火候一到方能看出这真山真水?如此一想,更觉得豁然贯通,不胜欣喜。

这书在正文之前,有人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小字在前,之前一字不懂倒也无法。现在才看出来,这前面的小字,应该是上一个得到书的人,写在这上面的。

丘真人不禁想起那个在山洞中碰到的,痴痴呆呆、半疯不傻的老僧。难道竟是他在千年之前手书在这古卷上的手迹?他又有何重要的事,竟非要写在这古卷上不可?

一看之下才发现,这些文字是由一个当年晋国的六大夫之一的智家的一位家臣写的。而且很可能就是丘真人和徒弟们碰上的那个枯坐千年的老僧。

那时候中原并无佛法流传,看来他前半生是坐了智家的家臣,后来逃到西域后才出了家。那究竟为什么他要远遁万里,而且又如何成为一位老僧,又从哪里学来的入定千年不死的法门?

强烈的好奇驱使着丘真人继续读下去。

原来晋国一直是中国的霸主,国力强盛。后来晋国的国君喜欢起了方术,经常和一些术士交往。后来有一日,来了一个叫大成子的道人,此人颇受国君厚待。

这大成子看晋君抱诚守真、诚心敬意就授了一部书给他。此书共分五卷,分为木、火、土、金、水。此书内有天地悬妙,又吞星耀之光。晋君得到了这部书之后,就再也没理过国事,一心只想服五方之气,元神游九州。

这样一来,国家的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和中行被打败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伯瑶执政后,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

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瑶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