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深夜,正是米国的白天。
《nature》收到投稿的第一时间,就直接打来打电话过来了。
面对这篇硬得不能再硬的稿子,《nature》放下了他高高在的架子,秒速通过了编辑审稿,进入同行审议的阶段。
这或许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刘先生,我们已经看到了你的稿子,我保证会用以的速度,发表这个突破性的成果!”
电话那头,《nature》的主编NickCampbell兴奋无比,说道。
他虽然是研究生物领域的,但当手下的编辑把这篇稿子递给他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就嗅到了其中的价值。
“告诉他,我要在下期《nature》出版之前看到这篇稿子。”
刘明有些恼火,说道:“不是要可能Possible,而是要保证,保证这个单词,promise懂吗!”
这个《nature》的主编NickCampbell早不打电话,晚不打电话,偏偏在他差点成功亲到诸葛大力的时候打的电话。
哪有这种“不识时务”的家伙?
这不是坏人好事吗?
“真要那么说?”
诸葛大力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一般的投稿者,碰到《nature》的主编NickCampbell亲自打电话过来,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
可刘明倒好,反而开始“威胁”起对方来。
“对,就这么说,我保证我们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他要补充什么材料我们都可以提供,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
刘明点了点头,确定道:“不然的话,我们就撤稿去《Science》或者是《PNAS》了。”
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甚至比当年的GEIM还有底气,那是因为他拥有后世的经验。
当年的石墨烯发现者GEIM,其实一开始投稿的时候,是被《nature》拒稿的。
《nature》的拒稿理由是因为他虽然发现了石墨烯这个“很有趣”的新型材料,但这个石墨烯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当时对于石墨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并没有发现太多有用的特性,所以这个是一个有趣但却没有卵用的材料。
但是,很快《nature》杂志就被打脸了。
在后来的几年里,石墨烯的研究跟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了出来。
均热、高强度、甚至是超导……各种特性都让石墨烯成为了材料界的宠儿,挖掘出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用途。
可以说,现在投稿给《nature》的刘明,和当年投稿给《nature》的geim是不一样的。
他不仅是像geim一样,只发明石墨烯的,还把其他后续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合在了一起。
在原来的世界里,石墨烯从发现之后,就掀起了一阵狂热,后来又慢慢冷却下来。
直到一个华夏的天才少年曹原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特性之后,又再次掀起了石墨烯的研究热潮。
而这个22岁的天才少年,也凭着石墨烯超导的文章,登了《nature》杂志的封面。
所以,刘明现在是等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他既发现了新材料石墨烯,然后又发现了新材料的均热、高强度、甚至是超导等诸多跨时代的特性,真正把研究科学和应用科学结合在了一起。
有这种过硬的稿子在,刘明当然就有过硬的底气。
诸葛大力看着刘明硬气的态度,叹了一口气,还是把刘明的要求转述给了这个《nature》主编NickCampbell。
“OK,OK……”
NickCampbell那边愣了一下,似乎是和其他人在沟通。
他估计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硬气的投稿者,讨论了半天,但最后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学术界是严格禁止一稿多投的,所以刘明如果投稿《Science》或者是《PNAS》,必须得要撤掉《nature》的投稿,这是单选题。
面对这种跨时代的发现,哪怕是高冷如《nature》杂志,也不得不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nature》主编NickCampbell答应了,紧急审议你的稿子,然后作为下期《nature》的封面文章发表。”
诸葛大力放下了电话,喃喃说道。
直到现在,她还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感觉一点都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