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自然醒的时候已经是这一日的傍晚时分了。
起床的时候发现赤瞳白虎还趴在床边,不过看起来已经醒了,只是守在李秀身边没动。
“挡桃花啊,待会儿我要去个地方,人多,你跟着不太方便,呆在屋子里就行了。”
“吼~”
李秀伸手撸了撸虎头,起身换好了衣服,推门离去。
“小二!”
“诶,公子有什么吩咐?”店小二听到李秀在叫自己,屁颠屁颠就跑了过来。
这位才是真正有钱的主啊,一出手就是大银子,可得好好供着。
“本公子准备听个小曲儿,顺便吃个芙蓉糕,带路,懂?”李秀语气平淡的问道。
“懂,公子随我来。”
小二欣喜道,他们这同福酒楼与倚翠楼是一家,他这店小二若是能带些客人过去,自然也是能得到一定回扣的。
尤其是这种出手阔绰的贵公子,那引路钱更是不少。
两人从后门离开酒楼。
“公子不是本地人吧?”
“路过此地,听说这里的芙蓉糕味道不错,所以想着也不能白来,总得尝尝味道嘛。”
“公子懂行,这倚翠楼啊,有两大美味,方圆百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小二伸手比了个“yes”。
“哦?那两大美味?”
“一是这新出炉的芙蓉糕,二嘛,自然是这姑娘们的夺命腰。”
“有这么厉害?”
“小的不骗公子啊,早些时候那评花榜第七的婉君姑娘还未入汴京,咱这倚翠楼那叫一个热闹,除非您有显赫身份,否则就是有钱,人姑娘都不收。”
小二开口,滔滔不绝。
从这倚翠楼一开始的辉煌,到后来官府打压的低迷,再到后来婉君姑娘现身之后的鼎盛。
甚至连凉宫城最大的纨绔,知县家的公子都为之倾倒,夜不能寐,求着老爹解了倚翠楼的封条,才算罢休。
“师兄?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两人已经走到倚翠楼的门口,李秀却突然听见了小师妹的声音,当初在甜水巷被女刺客制服play支配的恐惧涌上心头。
“小师妹?你们怎么都在这儿?”
李秀回头一看,不只是唐沐烟,萧依然与李慕白也都在。
“李秀师兄,我们看你还在睡觉就没叫醒你。”李慕白开口解释道:“对了,那个黄道长从我这里拿了五百两白银,已经离开了。”
李秀听完,默默的抬头看了看倚翠楼。
这个时辰,怕是已经吃上了吧?
“小二,你这是要带我师兄去干嘛?”唐沐烟看着旁边的店小二,眼神极度冰冷。
“这……这……”店小二一声的冷汗,只道是捉奸在门口了。
“咳咳。”李秀咳了咳,看着旁边的店小二冷声质问道:“我不是让你带我去听曲的地方吗?城南梅兰戏班,怎么还没到?”
“哦对对对,小的都糊涂了,公子这边请。”小二也是立刻反应过来了,连忙引路准备开溜。
“等等。”
“呃……小师妹有什么事吗?”
“师兄去听戏,我也想去看看,反正闲逛也是无聊,大家一起去吧。”唐沐烟看着后面的两人问道。
“我没意见。”
“听师妹的吧。”
店小二带路,一行五人朝着凉宫城城南的戏班走去。
凉宫城内。
城东住了名门豪奢,城西堆满商贾贩卒,城北是销金窟的富家子,城南是下九流的苦命人。
从城北往城南方向,穿行了整座凉宫城,几人总才算是来了这个下九流的苦命之地。
“几位爷,前面就是梅兰戏班了,前些日子还是比较火的,不过现在嘛……”
“现在怎么了?”
“公子可不知道吧,就前些日子刘府的大公子刘稹看上了戏班的一位伶人,愣是不顾家里人反对将人娶了回去,结果你猜怎么着?”
“刘府灭门?”李秀淡淡的一笑道:“来时听人说起过。”
“是啊,那伶人居然是猫妖变的,整个刘府都被灭门了,几位爷说说这叫什么事啊,现在这梅兰戏班算是黄了,城南的人见着他们啊,都得躲着走。”
小二开口说着,连他也就是遥遥的指了指戏班的位置,并没有要过去的意思。
“行吧,我们自己过去就行。”
李秀微微点头,四人朝着戏班的位置走去。
戏台高筑,伶人画好了妆在台上唱着,若是懂行的人来看,一眼便知这是有台下十年功底的唱腔,
青衣女旦,一颦一笑间,媚态天成。
白袍武生,一招一式中,十年苦功。
只可惜啊,这高筑的戏台之下,却当真是空无一人。
“捧捧场吧。”
李秀笑了笑,随意寻了个座位坐下。
“师兄真是打算来听戏的?”唐沐烟就坐在身旁,一脸狐疑的问道。
“不然呢?”李秀摊了摊手,一脸无辜的表情:“那银杏树下的霞帔女鬼便是这戏班的角儿,我想着过来听上一曲,只是被那店小二误会,带错了路罢了。”
“哦。”
“这场唱的是《西厢》吧?”李慕白突然开口道。
“哦?慕白师弟还懂这个?”李秀听到李慕白的话,倒是颇有些意外,说实话,李慕白倒是真颠覆了他心中对世家子弟纨绔形象的认知。
不为家族开枝散叶,跑去当清心寡欲的小纯阳。
“以前在广陵的时候,家里人请过一些戏班来府上唱戏,后来我也跟着了解过一些。”
“这么出名的一出戏,师兄难道没听过?”
“小师妹也听过?”李秀莫名有种自己很土鳖的感觉。
“汴京城那边也有唱戏的戏班,除了《西厢》之外,还有《梁祝》《牡丹亭》什么的,都很受欢迎啊。”
“哦,是嘛,听说过……听说过啊。”李秀尴尬的说道,随即话锋指向了萧依然笑着问道:“小师叔肯定也没听过吧?”
“晚妆才把寒风峭,暮鼓初闻淡月明。”萧依然翻了个白眼:“要我给你唱一段吗?”
“呃……咱听戏,听戏。”
……
台上,一曲唱腔落幕,众人准备下台。
李秀却是在此时起身,走上前从袖中摸出了两块银子递了上去。
“多谢公子。”
其中一位青衣女旦躬身行礼,礼毕之后方从李秀手中接过打赏,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忘。
“唱得不错。”李秀笑了笑,转身准备返回。
“公子留步。”旁侧一位年过百半的老人突然走了出来,朝着李秀这里快步小跑而来,应该是戏班的老班主。
“老人家何事?”
“也没别的啥事,就想着来谢谢公子的捧场。”老班主开口道:“公子应该是外地人吧?”
“嗯,途径凉宫城,之前听说了一些故事,所以就过来看看,现在看来……谣言罢了。”
“多谢公子理解。”
“老人家这是准备要离开凉宫城了?”李秀看着下台之后开始直接拆台的众人有些意外。
一般唱戏结束后,角儿们只要卸妆便可,何须连戏台都给拆了?
“实不相瞒,出了莺莺那件事之后,我们戏班也就没多少人再来了,这凉宫城怕是待不下去了。”老班主一脸苦涩道。
“老人家不必介怀,人心而已,戏好何处不可唱啊?”
“多谢公子开解,只可惜啊。”老人家叹了口气:“这出《西厢》是莺莺最拿手的一出戏,她若还在……”
“老人家莫要伤悲,虽未与崔姑娘真正相见过,但也相信她不可能是所谓的灭门猫妖,无缘得听一曲《西厢》,是李某的遗憾罢了。”
李秀淡淡的开口道,从袖中取出了一片枯黄的银杏叶递给老人。
“公子这是?”
“来的时候在青羊宫银杏树下捡到的,觉得挺好看的,送给老人家做个纪念吧。”李秀笑了笑,转身离去。
看着李秀离开的背影,再看了看手中枯黄的银杏叶。
老人家眼角突然有些湿润,喃喃道:“莺莺这丫头平时最喜欢的……就是这银杏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