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叔父的忠告(1 / 1)雨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陵看来伤得不浅,陈国康请了四个大汉才把他抬下山来,寺里的这帮僧人看来都不是省油的灯,陈陵不止可以如愿坐马车,还能在床上安睡一个月了。

对于其父而言,受伤尚在其次,丢脸才是最要命的,今日上山的人,不少都来自显赫名家,儿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触犯佛门戒律,差点下不了台,这事很快就会成为京城无聊之人的饭后谈资,想到此,陈国康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减少陈陵的痛苦,马车尽量缓行,伯母很是心疼,让云儿悉心侍候。马车前面是两匹同样缓行的高头大马,陈威与伯父并髻而行。

陈威看了看叔父冰冷的脸庞,打消了与其闲聊的想法,他在思考叔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从藏经楼穿梭到了潭柘寺的前门,据他的观察,从前堂到后院必须要经过东偏院,他和那个圆脸和尚以及另外一个看不到正脸的人究竟在干嘛?

此时猜想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这个表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掩护这种事比起陈七可差太远了。算了,不想也罢。

不多时,他的脑中又浮现出了另外一个身影,那位卓尔不群的黄公子的一瞥一笑,一言一行,都给陈威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叔父几人的密谈,是否和这位黄公子有关?思来想去也没法理出个头绪。

陈国康在一旁也是满肚子的疑问,刚才还在为儿子的事恼恨不已,这会儿看到一侧的侄子悠哉悠哉,立马就猜到了一二。

不过陈国康是那种不轻易显山露水的人,并没有第一时间苛责于侄儿,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侄儿绝不再是过去自己所认识的那个懦夫。自那天儿子在兄长家受辱之后,他就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侄儿。

见侄儿沉默寡言,陈国康率先发话了:“威儿,今儿怎么有闲情上山拜佛了?在老夫的印象中,你可不是那种虔诚信佛之人。”

陈威回道:“叔父谬矣,侄儿虽然不喜拜佛,心中却住着佛祖,侄儿还是一心向善的。但不知道叔父为何上山?据父亲讲,您也不怎么喜欢拜佛。”

陈国康笑道:“这一点上,咱叔侄俩可是出奇地相像,你我都不喜入寺拜佛,心中却都住了一个佛啊!老夫此次上山,一来是为你父亲祈福,二来则是拗不过你姨娘,要给陵儿求一道平安符。为此,老夫不惜在佛前捐了二两银子,以求佛祖保佑我们陈家兴盛昌隆。”

陈威道:“叔父真乃慷慨之人,侄儿是没法和您想比了。”

陈国康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你父亲和我这一辈人已经慢慢老朽了,你们晚辈终究要挑起家族的担子,掌好舵才是啊。”

陈国康说得真切,陈威听到耳里却不以为然。

陈国康继续说道:“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威道:“叔父但说无妨,侄儿洗耳恭听。”

“前两日与你父亲谈及你的婚姻大事,听说你对这事很是抗拒,不知可有此事?”陈国康谨慎地问道。

陈威回道:“此事不劳叔父费心,侄儿自有主张。”

陈国康道:“听叔一言,自古儿女婚约,受之父母,无论愿意与否,你都绕不过你父亲这道关口。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陈威来了兴趣:“叔父有何妙策?”

陈国康侃侃而谈道:“我们固然无法动摇你父亲的决定,却可以影响他的决定。”

“怎么讲?”陈威急切地问道。

陈国康说道:“你父亲是个认理的人,他对儿媳妇的要求无外乎门当户对,家世清白。你只要不逾越他所划定的这个界限即可。”

陈威本以为叔父有何高见,结果又是这一套迂腐的陈词滥调,便不耐烦道:“叔父难道不知侄儿只爱红玉一人?侄儿都为她死过一次了,心里又岂能装得下别人?”

陈国康叹道:“你既然抱定这样的想法,那就真是太遗憾了,如今你已名动京城,各家名门闺秀听闻你为红玉殉情一事之后都对你钦慕不已,你如此执念于红玉,恐怕要让这些个小姐千金为你心碎了。”

陈威诧异道:“真有此事?”

陈国康见侄子来了兴致,立马添油加醋地说道:“千真万确,你一直未出门,不知道自己已经出名,倒也正常。不过那日之后,聚仙楼外有一位说书人讲了你的故事,霎时之间,你的名字就传遍了京城,受到万千少女的追捧。无论是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还是市井民女,都对你爱慕不已,用他们的话说,便是寻遍普天之下也找不出陈公子这般重情重义之人了。幸而今日没人知道你出门,否则这一路上你都会听到向你扑面而来的欢呼。改日你若有机会去往聚仙楼一趟,便会发现老夫所言不虚。”

陈威震惊了,倘若情况果真若叔父所说的这般,那原来的陈威,倒是真的令人刮目相看。难道他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陈威直想发笑,然转念一想,也就会意,明代的社会生活已经较之前朝更加开放和丰富,只是封建礼教的桎梏依然加在年轻人的身上,他们向往自由的爱情,却没有能力与勇气与传统相抗衡。直到陈威出现,用一个在年轻人看来无比勇敢的行为狠狠地扇了封建礼教一巴掌……他做了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做或者说做不到的壮举——为爱殉情!

见陈威沉吟不语,陈国康急道:“老夫这样说并没有其他意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你父亲对这些女子的行为十分不快,他准备向圣上进言,好及时杀一下这种不正之风。”

陈威心里正偷偷地乐,前世连正经的女人都没见过几个,这下倒好,刚换了身份,各种女子便投怀送抱,这是幸福呢,还是烦恼?至少在父亲那边是巨大的烦恼,不然他也不会在还未物色好儿媳妇的情况下急于要求自己早日完婚。

他也意识到,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虽然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可是在老一辈的眼里,却是鄙夷和嫌恶的。既然如此,那放眼整个京城,又有那个名门会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陈威这般只会丢人现眼的公子哥呢?

陈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叔父,既是如此,即便真有人愿意嫁给侄儿,恐怕她们的父母也坚决不会同意吧?”

陈国康干笑道:“这可就不好说了。”

陈威装出一副不悦的神情道:“既是如此,还谈什么婚姻,我还不如另找一个青楼女子结婚完事,让别人尽管说去。”

陈国康干笑道:“你别急嘛,这种气话可千万不能在你父亲耳边说出。老夫今日与你谈起你的个人婚姻,就是因为凡事不是绝对的。你说的没错,是很少人有人愿意将自家女儿许配给你,这也是你父亲近来屡屡碰壁的原因,可是这一阵子老夫也没闲下来呀,也在各方打探,要为你物色一段好姻缘。这不,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老夫找到了这样一家人。”

“请问是谁家女儿?”陈威问道。

陈国康道:“西城曹家的千金,据说曹家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且有闭月羞花之貌,多少达官富人子弟踏破门槛都被拒之门外。可是这位小姐如今却唯独倾心于你,这可是天赐良缘啊!”

陈威疑惑道:“她的长辈不反对吗?”

“她的家长自然是反对的,可是曹家小姐性格刚烈,扬言非你不嫁,若是家人相逼太甚,她便寻死。”陈国康绘声绘色地说道。

陈威道:“奇怪,我和她又不曾见面,她怎会这般倾心于我?”

陈国康急道:“你都不知道京城有多少愿意为你寻死觅活的少女。”

陈威乐道:“叔父,您不会骗侄儿吧,不就跳一次水嘛,怎么就名动京城了?这种事太也不可思议了。”

陈国康认真地说道:“老夫所言,句句属实,跳水寻短见,自是平常,可是问题就在于,首先你是为了一名青楼女子赴死。而最关键的是把你打捞上来的时候,众人明明看到你已然断气,可是过了一个时辰,你又活了过来,于是乎,在众多女子看来,是你的真心感动了上苍,除了有神力掺杂其中,人们觉得没有其他解释,如此一来,在说书先生的渲染下,你想不出名都难。”

陈威暗自思忖道:“原来如此,难怪这一段时间以来,父亲都不允许自己抛头露面,更不允许到府外闲逛。”

陈国康道:“这下你相信老夫了吧?”

陈威道:“侄儿并没有说过不信叔父,可是曹家小姐的事您跟我父亲说过吗?”

陈国康耷拉下脑袋道:“说啦,你父亲不同意。”

“这是为何?”

“我也不知啊!”陈国康苦笑道,“我已经向他提过两次了,两次都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陈威寻思道:“这可就怪了,按理说曹家小姐出生名门望族,父亲怎会拒绝呢?侄儿想问一下曹家是什么来历?曹家小姐的父亲是什么职位?”

陈国康道:“曹小姐的父亲在吏部任职她的叔父则是太后跟前的红人,权倾朝野。”

陈威似乎猜到了一二,便追问道:“敢问这位大人叫什么名字?”

陈国康小心翼翼道:“这可轻易说不得。”

陈威没有进一步追问,而是转移了话题:“叔父为了侄儿的终身大事不辞劳苦奔波,侄儿感激涕零。若这事成了,侄儿该怎么回报叔父呢?”

陈威说得谈笑自若,在陈国康听来却是:“你如此苦心孤诣地攀附曹家,到底有何图谋?”

陈国康的脸像大姑娘一样刷地红了,忙说道:“这是哪里的话,做长辈的,当为晚辈的幸福着想,岂有贪功之念!”

陈威笑笑不说话了。

在夕阳下,两匹马,一乘车印出一道剪影,缓缓驶向城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