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献策(1 / 1)秋夜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方某所料不差,大人虽然勤政爱民,治下官吏也尽忠职守,但城外有万余灾民团聚,想必也是事务冗杂整日不得安息吧。再者,开仓放粮,或可解一时之忧虑,然绝非长久之策。”方云生说道。

苏县令点了点头,回答道:“正如方兄弟所言,近日苏某只是勉强维持,令县中衙役、军士多多巡查,以保证没有人在施粥处闹事。

连日来因为抢夺赈灾粮食,苏某就已经抓了几十青壮,照这样下去,南阳县衙的牢狱虽大,恐怕也会不堪重负。”

“而今,既然已经开仓放粮,就断没有停止的道理。若是骤然停止放粮,只怕会引起民变,南阳城门洞开,只靠几百厢军,怕也无济于事。”方云生慢条斯理的说道。

既然现在已经确认了那个小毛贼躲在在城外的灾民之中,那也就不用急了,只需略施小计,便可将其逼得现出身来。

“方兄弟所言不差,南阳虽然也是大县,有数百厢军驻防,但面对城外万余灾民,能把守住城门已经算是不错了。

本来县中还养着千余乡兵的,可惜,刘县尉虽然也是勤勉任事,很早就开始召集乡兵归营,然城中至今不过有百余乡兵,到底是杯水车薪啊。”苏知县感慨道。

大明朝的军队正规军分为禁军和厢军,禁军负责卫戍中央,厢军负责驻守各地。每县按照人口数量,都有不同数量的厢军驻守。除此之外,各州、县地方还可以自行招募、训练乡兵,数量不等。

这些乡兵平时由县尉负责训练、管理,实行轮休制度,负责充实地方军事力量,避免大盗横行天下,破县城而入无人可制的尴尬局面。

但乡兵制度自从诞生开始,就注定了养不出强军,最终沦为鸡肋一般的存在。

按制,乡兵的每月的例银由各地自行筹措,武器由县武库统一发放。一些穷县,根本养不起多少乡兵,更有甚者,所谓“乡兵”是只见其名册,而不见其人。

乡兵制度成为了贪官敛财的一大重要手段。要说吃厢军的空饷还有朝廷每年排下的御使巡查,这乡兵可就彻底没人管了,全看知州、县令有多大胆子,敢不敢搬空府库。

南阳县乃是人口众多的上县,原本有着千余乡兵,有着苏经桓看着,那刘县尉倒还算是认真负责,不能说是训练有素,至少还是有点兵样。本来想着有着千余兵丁,城外的灾民还能控制住。

可即便灾荒一开始就发布归营令出去,真正回来的乡兵还是少之又少。这也不能怪他们,灾荒一起,谁都知道邓州即将大乱。

这个时候谁又敢抛下妻子老小,独自回到县城。更有甚者,直接投靠四周的土匪头子了。

方云生听到苏县令这么说,心里也有底了,接着说道:“孔子云‘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城外万余灾民,想必每日寻隙滋事的大有人在,纵然县令大人高才,然毕竟人手不足,无法加以细致管理,长久下去,戾气积攒,必有变故生啊。”

“诶,方兄弟说的这些苏某何尝不知道呢?苏某已经将整个南阳县衙的僚属、捕快都派了出去,整天没日没夜的巡查,生怕出什么事情激起民变。

苏某已经一连几日没有睡过安稳觉了。”苏经桓自是有苦难言,堂堂一县之尊,这几天忙里忙外,过得简直不是人过得日子。

方云生略微沉吟,又道:“知县大人,以往灾情过后,县中的无主之田都是如何处置的?”

苏经桓看了方云生一眼,说道:“按例,无主之田可以由县令组织灾民进行屯垦,灾民种满三年,屯垦期间只留口粮,三年后便可获得土地。

方兄弟莫不是想让本县派人率领灾民屯垦?何其之难啊!且不说邓州境内任然是匪盗横行,外出屯垦还需加派人手看管。

方兄弟旁边这位也是大家族出来的,自然知道真正的‘无主之地’又能有多少呢?灾情一来,各大家族早早的便收拾好外出避难,一粒粮食也不留下,灾情一过,又率全族返回,真正失掉天地的只有那些中农,大户的田地仍旧是大户的。

便说是紫山附近的土地,据苏某所知,也曾是南阳李家的产业,日后他们会乡,想必还要和方兄弟冲突一番的。”

“南阳李家……”方云生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个家族,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深入交流这个的时候,于是接着说道:“苏大人如此说,倒是方某想当然了。但方某还有一策,或可使灾民安分守己,又可造福乡梓”

眼见苏知县做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方云生说道:“就在下所知,南阳城外白河,历年不曾疏浚,如今河道萎缩,难以做灌溉所用。

可派灾民以保甲制度前往疏浚河道,一来可增加亩产三石的肥沃水浇地,二来又可以避免灾民整日无所事事,以至惹是生非,不知县令大人以为如何啊?”

“嗯?”苏经桓听到这里,不禁眼前一亮。其实方云生说的重点就在“保甲制度”四个字上。

所谓保甲,乃是前朝开始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其独特的管理优越性,用来管理灾民,再合适不过。

一旦实行保甲制度,城外的人便不再是灾民了,而是重新编户齐民的“保甲”,有罪可罚,有功可赏。

再使其前往疏浚白河,方云生说的不错,疏浚河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灾民“有事可做”,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无形中产生很多事端。

“嘶,方兄弟所说,乍一听不过尔尔,但细细思来,却有无穷道理啊!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来,再有城内几百厢军辅佐,便是再来一万灾民,又有何难啊,好策,好策!”苏经桓赞叹道。

方云生连连谦虚,接着说道:“若是知县大人不嫌麻烦,白河附近的土地,自可从此圈为县衙属地,安置漕户,如此又可收纳部分灾民。”

“嗯,不错,早先白河附近的漕户这次估计跑的都差不多了。我倒是忙中生乱,忘了这茬了。”苏经桓说道。

所谓漕户,乃是世居大河沿岸的百姓,被朝廷化为漕户后,不得再从事生产,而是靠着朝廷补发的护漕饷银维持生活。

每年在护漕衙门的管理下,负责疏浚河道,当有大船通过时,又会以纤绳帮忙拉过浅滩,挣取一些辛苦钱。

按理说漕户都是由一州的护漕衙门统一划分管理的,但如今邓州的人都跑的差不多了,南阳知县代劳迁一批人过去,想必也没什么。

苏经桓甚至想的更远,疏浚白河后,沿岸的土地,若是无有归属的,全部收归县衙,若是有归属的,也要以疏浚河道为名,抽些份子出来。一想到能从那些大户手中扣些肉出来,苏知县心中便欢喜的不行。

“方兄弟大才啊!有此一策,一旦施行成功,苏某便可以睡个安心觉了。”苏知县说着,起身向方云生施礼。

方云生赶忙起身还礼,又说道:“具体如何,还要知县大人掌舵,方某不过是提了个想法罢了,当不得如此大礼。”

“方兄弟这话可就不对了,这古往今来很多事,难得都是个‘想法’。从今往后,方兄弟但凡有事,只要在苏某能力之内,定然不会推脱!”苏经桓自然是个上道的,在他看来这一策的威力还远远不止于此。

若能呈奏上去,在邓州广为推行,端的是大功一件啊。只不过这奏疏如何写,还需好好斟酌一二。

“苏某想立即召来县衙僚属商议此事,不知方兄弟意下如何?”苏县令说道。

“如此,方某自然乐意为知县大人效劳。”

“对了,不知此策可有姓名啊?”

方云生笑了笑,说道:“我叫他‘以工代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