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千古相传。
幽州之军,皆忠勇之表,百战不死,多死战不退,堪比三河五校之大汉八禁军。
皇甫嵩率三河五校十万军士之众,镇压广宗百万黄巾,皇甫嵩名帅是重要原因,但其三河五校的战力,更是重中之重。
万人之军,宛若肱骨,张任指挥起军,前后不过一炷香,鼓尽,万人马,如秋风落叶之势,奔袭出营。
没有疑问、没有杂音,马蹄之声重而有序,将军之令,即我军刀锋所指!
“咴!”
刘璋胯下的骏马也深受感染,长嘶一声,轻松越到阵营之前。
一人三马,三马皆大宛后裔,不论长途奔袭时的耐力还是急速突袭的爆发力,都是大汉军马中的楚翘,可见刘焉为刘璋刘范的用心。
一马驮粮草,两马供军士换乘,一日之后,钜鹿城现。
百二公里,一日即达,彻底刷新了刘璋对大汉的认知。
后世多颂三国,言枭雄、赞英杰,但有几人知大汉的雄壮?
就是这大汉末途,亦有皇甫嵩、卢植、朱儁此等良帅名将忠诚!
就是这天下将崩,亦有三河五校数十万禁军枕戈待旦!
谁言大汉将终?谁述曹孙之雄?这一刻,刘璋再无一丝敬畏。
吾乃大汉皇室,吾将重振大汉江山,让我大汉之名,响彻这片星空之下!
“就地扎营,凡经此地者,擒!凡欲抵抗、逃跑者,擒杀!”
钜鹿城外十里,刘璋眺望着远方灯火通明的大城,高高举起长剑,下达了第一个正式的军令。
“谨遵将军之令!”
落后刘璋半个位置的张任率先下马,带领万军砍木扎营。
这里虽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但依林傍水,正适合军队驻扎。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的一切,都将暴露在钜鹿城中黄巾的视线之中。
最大的优点,就是钜鹿城的出入,也将彻底交由刘璋军接管。
方圆数十里的平原,虽有些许的小森林,但大多视野皆在刘璋的控制之中,一旦广宗城破,这里,将是张梁张角败退的必经之路。
最关键的是,平原,乃骑兵的乐园。
“公义(张任字),派出细作,将我军在此驻扎的消息传回广宗,同时,让细作在广宗城散布张角病死的消息。”
月中空,刘璋落座主帐,对张任吩咐道。
“将军,钜鹿之城未破,广宗之城尚存,我军初劫张角后方,又如此张扬,怕是会招到张角军反扑,届时,我军很可能无功而返。”
领下军令的张任并未离去,站立在中央,迟疑道。
张任,乃刘焉从幽州带出,并加以重任的年轻将领,可以说既有知遇之恩,又有提携之情,历史,张任为刘璋效死,也是这个原因。
如今,见到刘璋如此“胡闹”,也忍不住出言相劝。
“哦?那以公义之见,我该如何?”
张任之才,刘璋可谓闻而未见,倒也想试试他的真本事。
“末将不敢,只是将军之令太过冒进,无奈出言。”
张任单膝跪地,不论是在官场,亦或者军营,以下犯,都是大忌。
“公义请起,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刘璋虚抬手,一边摇头一边笑道。
古人好礼,一句话,没想到能把一位名将吓成这样。
“还望公子勿怪,任拙见。”张任起身,微微躬身,姿态无暇,待到刘璋示意后,继续道:“劫敌军后道,散敌将身死消息,皆为兵家常用手段,公子用在此地有功无过。”
“但,公子岂不见霸王破釜沉舟之果?张角病患日久,但我大汉细作在广宗城仍见张角时常关微军民,病重之意尚无,身死之意更是闻所未闻。”
“若公子造假之言传入广宗,激怒那张角,引其率黄巾之贼围攻我军,我军一旦溃败,张角反扑,很有可能造成广宗城前皇甫元帅大好形势尽失,到时,公子和大公子都将被陛下问责,还望公子多加考虑。”
“倒不如,牵扯在这钜鹿城前,和皇甫元帅隔城相望,让钜鹿城黄巾无法相援,待皇甫元帅破城,公子之功他人必不敢吞没。”
“甚者,我军攻伐钜鹿城,打黄巾一个围魏救赵,届时,公子之功、公子之名,必将响彻大汉。”
张任言辞恳切,皆为刘璋刘范兄弟所想,如果不是刘璋肯定张角即将病死,或许还真要用这张任之计。
“三日为限,若黄巾大举来攻,我仓皇逃回广宗,拱手交还回我大哥虎符,并卸甲归京,亲请罪恕!”
“若黄巾未动,亦或佯攻,无意我军,张将军可否归于我之帐下,成为我帐下虎将,日后统帅大军,征战四方?”
刘璋起身,虎目精光爆闪,扑面而来的气势,让张任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回过神的张任和自信狂放的刘璋,轻击了一掌,转身离去,刘璋的计谋,还需要他去运作。
刘焉四子,范、诞、瑁、璋。
长子范,骁勇善战,颇有谋略,是张任原先认为的刘焉最佳继承人。
次子诞,当朝治书御史,对儒家典籍颇有研究,恪守儒道,乃是不可多得的儒学大家,但注定无法继承刘焉之业。
三子瑁,最受刘焉喜爱,曾任别部司马,更娶帝后之相吴家之女,奈何短命,没有福气,不言。
这三子,张任都曾见过,与传言一致,倒是刘璋,传闻懦弱、庸碌、最没出息,但昨日战场的表现,与今日的帐内的决断,都让张任侧目,传闻,不可信。
名将好战,更好大战,跟随刘范数日小战,早已厌烦。
而刘璋,给了他想要的,张任之心,已往刘璋倾斜。
PS:哈哈,没想到吧,皇叔五更,前一章求免费鲜花评价票,这一章就求收藏和打赏吧,最重要的新书资源,皇叔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