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了命令,李自成便率领李过、张胖子、宋献策和姬龙凤一干人等九千人马,快马加鞭往宣府方向去了。
眼见李自成、李过和张胖子三营马军一路去了,颇为担心宣大形势的张顺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虽说在原本历史上,李自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开国帝王,但是按照这个时代张顺对他的了解来说,无论是天赋还是资历,此人都堪称是一员良将。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诚所谓也!
现在由自己率领大军在后面为其压阵,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替自个稳住形势宣大形势,对他来说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殿下,那咱们也走吧?”眼见先行官已经开拨,幕僚长徐子渊早按捺不住道。
“走?不着急!”张顺闻言笑了,反正现在有李自成替他前去暂时稳住形势,他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刚好那李述孔正在附近,可传令过去,让他整顿人马,即刻前来见我。”
“对了,还有一会儿替我草拟书信一封给那孙传庭,着他把三座崖的葫芦王任亮从老巢里调出来,加以整训,以弥补我兵力不足之虞。”
“兵力不足?”徐子渊和张顺身旁的高起潜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
就在这一个小小的山西,你都一口气汇集了二十万兵马。
如今又先后吞了山西、大同两镇,各处兵马加在一起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七八,如何就兵力不足了?
“本王之忧,不在兵马,而在粮草!”张顺眼见两人还没意识到问题,不由摇了摇头道。
“此次前往东北,定是一场恶战,并非一时半刻,便能分出胜负。”
“故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王不得不为天下计,做一个长久打算。”
“拒阿阿山所言,那金国汗洪太这一次所图甚大,竟倾全国精兵一十三万,欲与我争夺天下。”
“一一十三万?”众人闻言不由吓了一大跳。
伪王阿济格只率三万人马,就搅和的山西战局天翻地覆。
若非张顺突发奇想,恐怕义军夺取山西全境的计划就要胎死腹中。
如今东虏竟还有十万大军,这可如何得了?
“只十万大军,值什么?”那高起潜是干伺候人起家的,最会察言观色,眼见诸将有了惧意,不由打气道。
“舜王麾下有三十、四十万人马,三个打一个,四个打一个,还打不过?光堆也能把他十万人马给堆死了!”
“也是啊!”诸将闻言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此次出征山西之前义军已经扩军至三十万。
虽说那后金兵兵甲甚精,我们一对一打不过,难道不会二打一、三打一吗?
“明白了吧?这也是为何本王提及粮草之事的原因。”张顺见众人明白了自己的想法,这才笑道。
“这一次为了夺取山西,咱们出动了二十万人马,动员丁壮数万人、船只数千条,这才勉强保证粮饷供应。”
“然而,现在宣府又距离太原千里,北直等地尚在明军手中,不可不慎也!”
“这”众人闻言不由相视一眼,顿时头皮发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从陕西西安至太原千五百里,又有渭河、黄河和汾河可以借用,尚且耗费如此之大。
如今从太原至宣府又是千里,且又无河流可以借助,若是支撑二十万大军,其间耗费几乎不计其数,这事如何使得?
“如如此,陕西、河南财竭矣!”卢象晋乃是读书人闻言不由仰天长叹道。
何止财竭?
如今义军占据的陕西大部和河南小部,两地人口加在一起不过千万,支持二十万大军攻占山西已是极限,又如何能支撑二十万大军北上宣府作战?
“谁说河南、山西百姓财竭?”张顺闻言又笑了。
“时值五月末,河南夏粮已收,陕西正收,而山西待收!”
“仅山西平阳府一处,可税六十万石,再加上其他等地,夏粮可收二三百万不止,如何打不得此仗?”
好家伙,您老可真能算计!
众人闻言不由相视一眼,心里面都是满满的佩服。
原来明代耕作分夏秋两季,北方地区大体上是夏种麦子,秋种稻谷和其他杂粮。
这麦子产量要高一些,谷子产量要低一些,两者产量占比分别为六成、四成。
而张顺在组织这一次战役的时机,早有计较。
只要能够在五月份顺利夺取平阳府,就可以借助丰饶的河东粮税完成后续的粮食供应问题。
这样不仅减轻了陕西、河南两地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就近征集,减少了长途运输的损耗,一举两得。
然而,粮食的问题解决了,运粮的问题依旧是个大问题。
宋代的沉括就曾计算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额外补给,只靠民夫运粮,一个民夫背负六斗,士卒自携五日之粮,只能支撑十八天。
如果三个民夫,则可以支撑三十一天行军,而三夫供一卒已经达到了极限。
太原至宣府千里,按照日行五十里计算,共有二十日脚程。
以此算来,大致义军需要动员三十万民夫,方才能够供应上太原至宣府之间的补给线。
而宣大两镇又比不得内地,不仅民少地贫,更是战争前线,时时有被人断粮道之虞,又要分兵守御,更是难上加难。
假如士卒、丁壮日食二斤,五十万人则日食八千余石,月食二十五万石。
也就是说光口粮一项,如果双方在宣府镇对峙两个月,今年平阳府的夏粮就要被消耗殆尽了。
当然只看这一项,似乎义军还能支撑。如果再加上张顺麾下大军三十万,每月每人粮饷一石,且不论其他开支,单这一项就需要耗费粮食三百六十石。
更不要说还有官吏管理人员开支、赈济救灾开支以及军功赏赐开支,一年下来没有五百万石根本下不来,就知道张顺的压力有多大了。
“殿下,陆运与水运不同,若是按照普通法子消耗太大,只能采用百里一日运粮术!”徐子渊沉吟了片刻,不由谏言道。
所谓“百里一日运粮术”,乃是元代董抟霄记载的一种徒手运粮法。
其大致方法为:每人行十步,三千六百人可行百里。每人负米四斗,人不息肩,米不着地。每人日行五百回,计路二十八里,日运米二百石。
啥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三千六百人按照十步一人的距离排开,每人背米四斗进行接力传运,一个人传五百回,一天就能轻轻松松运输二百石粮食。
不但比沉括那种算法消耗更少,而且速度还更快。
当然这种法子并不是董抟霄首先发现的,更不需要张顺派遣丁壮十步一个排开,接力式送粮,而是一种古代陆地运输粮草的思路。
这种思路具体到军粮运输上,就是驿站法,或者叫做台站法。
具体操作方法为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站台,专管粮食的接收、储存和运输。
一般这个距离为六十到一百里,作为一个粮食运输的接力点。
前一个站把粮食运过来,储存在这一个站,然后这个站再把粮食运出去,储存在下一个站,以此类推,完成了千里输粮的工作。
如果不安照这个法子来,而试图依照沉括所说的那种法子大力出奇迹,你会发现征发的丁壮越多,路上消耗的粮食也越多。
即便是多用牛马牲畜,所需豆粕、草料也越多,最终再超过一个月行程以后,会出现无论如何运输,都会在路上把粮食消耗干净的情况。
故而,自古以来征伐北方草原、荒漠之地,第一步就是建立“站台”,采取接力式运粮法,才能满足远距离用兵作战的需要。
在张顺前世,清朝的“阿尔泰军台线”就是典型的例子。
为了应对远在五六千里以外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的战争,清军在晋商的帮助下,在塞外建立了一条从张家口到科布多的补给线。
这一条补给线长六千余里,一共由六十多个军台连接而成。而每个军台都设有护卫、马夫和马、骆驼、羊等牲畜。
本来一条骑兵奔袭还需要两个月路程的补给线,就这样蚂蚁搬家式的把粮食一点点从张家口运到了科布多,有力的支持了清军彻底根除准格尔的战争。
当然,如今义军从太原城至宣府虽然条件不入内地,但是还没有艰苦到需要像“阿尔泰军台线”那样一路设置军台连接过去。
义军只需要选定一个个节点城市、堡垒,然后设置站点、兵丁一路运输过去便是。
“殿下,以我之见从太原至宣府需要设置十到二十个站点,每点需要驻军一百五十人,护卫三百人,太平车三百辆,车夫三百人。”徐子渊一边思索一边计算道。
“拢共需要三营九千人马,车夫车辆六千之数。”
“此外,鉴于代州位置毕竟重要,建议设置总兵一名,人马一营,以备万一。”
“好,这个行!”张顺听到这里,不由点了点头,一言而决。
虽然说六千辆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齐备,但是义军二十万大军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儿所能齐聚,只要搭上架子,一切都会运转起来。
这总比一口气动员三十万丁壮运粮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