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陈慧萍就拎着一大包早点走进了病房,不用说,这位勤劳的妇女一定是又起了个大早。
看到早点,李金山不禁垂涎三尺,自从到了三河公社,那的人都没有吃早点的习惯,他也慢慢地把早点戒了,此刻,再次看到早点,除了亲切,更多的是对曾经美好生活的回忆。
虽然父亲告诉过自己要坚强,虽然回来的路上已经想过最坏的情况,但没想到跟母亲即将成为永别,当这一事实就要发生的时候,李金山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此刻,他的心里悲伤愧疚百感交集,再加上一晚上没睡,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他唯有化悲痛为食欲,接过早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陈慧萍看着李金山这副吃相,不禁有些心疼,这三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没多久,老爷子也从床上爬起来,陈慧萍把两个包子递给老爷子,老爷子接过包子,并没有着急吃,而是用带着商量的语气说:“慧萍,今天你就别去上班了,一会啊,你去跟你们厂里请个假,然后回家等着行吗?”
“哦……好的,爸,我一会就去。”其实这班陈慧萍早就不想上了,这三年,不知道有多少同事在她后面指指点点,但一想到一家子的花销,一想到还在上学的儿子,她只好假装不知道,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此刻,聪明贤惠的她不用说也都明白了。等老爷子和李金山吃完了早点,她把李金山叫出去,递给李金山一沓全是十元大团结的钞票,小声说道:“给,一会你去办出院用得上。”
“你哪来这么多钱?”李金山不禁问道,这三年,他属于戴罪立功,每个月只有一点微薄的生活补贴,和勉强能吃饱的粮票。
“放心,这都是这些年我一点一点攒下来。”
李金山信以为真,把钱接了过去。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些年陈慧萍那点工资,省吃俭用,也才勉强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她是把自己结婚时娘家给的那对耳环和手镯偷偷地找人卖了,再跟娘家借了些凑起来的。
虽然处于特殊时期,但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却越打越多,不少外地人也纷纷涌入这些小城,一部分是为了吃饱饭,一部分是受利益的驱使,只能铤而走险。
“行,你进去吧,我去厂里请假。”陈慧萍说着拎着饭盒走出了走廊。
李金山在病房门口焦急地等着,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上班的医生进了办公室,李金山赶紧跑过去,刚跑到门口,谁知门“嘭”的一声关上了,李金山只好无奈地在门口等着。
墙上的时钟已经过了点,医生才懒洋洋地穿着白大褂,非常不情愿地开了门。
“医生,我想办理出院。”李金山等得有些不耐烦,但他还是非常客气地说着。
“几床的?”医生头也没抬,机械地问道。
李金山这才想起来,自己虽然呆了一晚上,但都没在意母亲住的是几床,只好抹着头,尴尬地笑着说:“没注意是几床,住10病房,叫张桂香。”
“哦,昨天刚从抢救室出来那个老太太?”医生抬起头看着李金山,表情有些惊讶。
“对,母亲说在医院里呆不住了,想回家住两天。”李金山虽然找了个借口,但是却说得很坚定。
“那好吧,不过这可是你们自愿的哦”,医生面无表情地说着,“我给你开个单子,你拿着去那边交完费再过来找我。”
“好的。”李金山拿着单子三步并作两步去交费,然后又回来找医生,跑了一通以后,终于办完了出院手续。
李金山又急急忙忙走到后院招待所,取了马车,驾着马车来到住院楼门口,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垫在马车上,又小跑着回到病房,小心翼翼地扶起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老爷子帮着扶住老太太后背,李金山半蹲着背起老太太,慢慢地走到马车边,老爷子在后边步履蹒跚地跟着。
到了马车边,李金山把老母亲小心翼翼地把母亲放在马车上,又把老爷子扶上马车,然后驾着马车,走上了回家的路。
三年了,李金山终于回家了,不过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却是痛不欲生,因为从医院走出的那一刻,就意味他心爱的母亲离死神更近了一步。倒不是说他不赞成父亲的做法,只是他还接受不了,母亲就匆匆看了他一眼,就将成为永别。
马路一路走到了城东,前面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最边上的那间就是李金山的家,这三年,曾经无数次默默地经过这里,但他都没有勇气走进去,今天总算回来了。
陈慧萍已经焦急地等在家门口,等李金山马车一到,陈慧萍就帮着李金山一起把老太太背进屋里,放到床上,李晓光帮忙把马车赶到院子里停好。
这是一间一个小院的小平房,虽然有些破旧,但屋里却被陈慧萍收拾得整整齐齐,院子里还种上了应季的蔬菜。
老爷子走到床边,凑到老太太耳朵边,低声沙哑地说道:“老婆子,咱们回家了。”
老太太咳嗽了两声,吃力地说:“回家好啊。”突然他睁开双眼,瞅着李金山,“金山,你可得好好待慧萍啊,这些年,咱们俩要没她早就过不下去了……”又是一阵咳嗽。
“妈,您就放心吧。”李金山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
老太太似乎心愿已了,安详地闭上了双眼,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妈”,“奶奶”,陈慧萍和李晓光也哭天喊地地跪在了床前。
良久,老爷子发话了:“行了,都别哭了,起来想想怎么处理后事吧。”
“我去找几个战友来帮忙吧。”李金山抹着鼻涕和眼泪站起来说。李金山老家是外地的,在东川县也没有亲戚。
“我看还是算了吧,你现在这情况,人家都得跟你划清界限,况且还没人知道你回家了呢。”老爷子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
“我看这么着吧,慧萍,只能麻烦你回趟娘家,请几个靠得住的亲戚过来,再把你们村那个老先生请过来,还得让他帮咱准备一副棺木。”老爷子恳求地看着陈慧萍。
“好的,爸,我这就动身。”陈慧萍说完,推着自行车准备出去。她家就在城南的南关村,骑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爸,还是我去吧。”李金山看似再商量,其实却说得很坚定。
“也好,金山去也好,慧萍,你去买点菜和香纸。”老爷子吩咐道。
“好的。”
一家子收拾起悲伤的心情,换上孝服,都各自忙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