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许久的诏书终于抵达南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南将军林子松不负朕望,平定南疆之乱,诛杀南拓匪贼,兹赐封为镇国右将军,统领都护府。荣王李慕宸监军有功,朕心甚慰,赐下楚都为汝封地,望你勤政爱民,福泽百姓。其余诸将,皆赏赐三年俸禄,以兹嘉奖。”
万众期待的回朝诏书,变成了安抚嘉奖,一字不提回朝之事。
率众跪接圣旨的荣王殿下,顶着一张素日劳累憔悴的脸,听完太监宣旨竟也没什么情绪,恭敬地接过圣旨,反倒是那帮踌躇满志的将士们听完,便纷纷站了起来,将太监团团围住。
“荣王殿下当是首功,怎只给了楚都一个小城做封地?他是皇亲国戚,让他留在一穷二白的楚都干什么?南山王一马当先,险些丧命,怎么圣旨里一句不提?”
远道而来的宣旨太监哪里见过这么一大帮凶神恶煞的军爷耍浑,瑟缩着脖子一脸无辜地摇着脑袋,“奴才只是奉命宣旨,其它的是一概不知啊,几位将军就放过奴才吧。”
“退下。”李慕宸缓缓站起,将宣旨太监扶好,一并黑脸斥责了众人,“宣旨官身负皇命而来,你们这般无理,岂知此乃犯上的大罪!”
闻言,几位将军脸色涨红,齐齐退到了一边。
“本王管教不严,让公公受惊了,长路颠簸,府内已设下宴席为公公接风洗尘。”李慕宸一言一行,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谦逊有礼,殷勤得叫众人摸不着头脑。
与一旁默立的南山王交换了眼神,李慕宸亲自陪送宣旨太监去前厅用膳。见人走远了,宣平将军憋着一口气,愤而捶在了柱子上,怒吼道,“早就听说陛下偏心,想不到竟然是眼盲心瞎……”
“放肆,这样的话也敢宣之于口,你全族的命都不要了?”颜夕一把抓住宣平将军的衣领恶狠狠地呵斥。
强大的威势之下,宣平将军这才幡然醒悟,想到自己竟然口出悖言,这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王,王爷,属下只是为王爷感到不平……”结结巴巴的话语里已经有了悔意,闪烁着一双心虚的眼睛,俨然已经吓得失了魂魄。
颜夕这才松开了他,愤愤地一推,“承蒙天恩浩荡,本王早就位极人臣,轮不到你来为本王鸣不平。”
宣平将军退了两步,愣在了原地,却听见颜夕厉声道,“来人,宣平将军口不择言,有损天威,拖出去重打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一旁噤若寒蝉的将军们纷纷上前求情“王爷,求您开恩饶了宣平将军,他是无心之失,王爷……”
颜夕转身背对他们的哭诉,充耳不闻,直到卫兵们将宣平将军拉了下去执行军法,这才拂袖离去。众位将军还想求情,这时候,新晋的镇国右将军林子松站了出来,拦下了几位将军。
“诸位弟兄,祸从口出,宣平将军这几十棍,王爷也是无奈之举啊!”
接风洗尘宴过后,众人都各自回房安置。往日烛火通明的都护府,今天都早早地灭了灯。今晚没有月亮,偌大的都护府,比往常都来得寂静。原本众人憧憬的论功行赏,闹了白天那一遭,已然是灰心丧气。
东厢的书房,一如往常地还点着一盏烛灯。书案的两端,颜夕和李慕宸相对而坐,昏暗的烛光下,一本《南疆四时纪事》捏在手里,半个时辰过去了,也未翻过一页。
“陛下圣心难测,殿下受委屈了。”颜夕叹息一声。
荣王殿下俯身剪了烛芯,屋内突然敞亮了许多。他斜着身子,神色倒是轻松,“几位王叔不愿我还朝,本就是意料之中。”继而顺手为颜夕的杯子里添了茶水,“朝廷如今三权分立,回与不回,并无区别。”
“今日之后,世人都知晓虽然朝廷待殿下不公,但殿下以德报怨,盛情款待了宣旨官。”颜夕说道,“听说逸王的封地被人揭发贪污赈灾银粮,皇上震怒,已交由凌王彻查。殿下怎么看?”
“六王叔落到了九王叔的手里,脱一层皮是免不了的。”他淡淡地说,并不在意,“九王叔风头太过,总会招人嫉恨,皇爷爷的平权之策,如今倒还得用,他们互相牵制,不用我们费心。”
“他们斗得越欢,于殿下越有利。”虽然这么说着,颜夕却好似并不开心,放下手中的书卷,静默不言。她本不愿看见这些尔虞我诈,毕竟上位者不能约束自身,受害的必然是辖下的百姓。
他不置可否,深邃的眉眼好像噙着小心翼翼的温柔,一刻也不舍得移开她。
两道影子,映在墙上,鼻尖相抵。他偷偷瞥见,心中化开一池春水,小确幸的笑意爬上眉梢。
“王爷,王爷,子时啦,该歇息了。”素秋端了安神汤进来,看见李慕宸注视颜夕的眼神,脚下一顿。
她向来是通达人情世故的,那样的神色太过宠溺,倒叫她不安。
“参见殿下!”素秋向李慕宸行礼,眼中若有所思地从他身上瞄过。
李慕宸的脸色稍作收敛,恢复了一贯的样子,站起身来抚了抚皱黢黢的裙裾,告辞离去,别在腰间的玉坠玛瑙相碰,叮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