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太学之说,蔡邕之说(1 / 1)月下清风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多压身,也让董曌有些疲惫,如果不是这些事情实在是推脱不掉,他都想要把所有事情推掉,然后躺在床上睡一整。

他脑海之中对于太学的改制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这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也让他整日头昏脑涨。

不过所幸的是,他终于把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点给想通了,他也决定接下来就依照着这其中的道理来对太学进行改制。

之前的太学并不能够支撑住如今他对于知识普及的愿望,而那种注定会被淘汰的模式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感叹。

太学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它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汉朝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没有之一。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最早是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内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樱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容补官。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

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

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

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

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

同时有许多人会将太学和国子监搞混,因为这两个组织的确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然难以不被放在一起比较。

国子监与太学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复指代国子监。

但同时,“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而“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制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至于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这也是为什么蔡邕可以非常会收到许多人推崇的原因之一,因为原本的太学之中,就是由蔡邕来带领和管理的,他确定了太学那一段时间的清净。

蔡邕,他在太学被解散之后,又被汉灵帝时召任郎郑

结果后来因为弹劾宦官而遭到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亡命江湖十余载。

历史少的他,在献帝时董卓专权的时候,被董卓强令入都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因此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董卓遭诛后,他亦被捕,被王允所干扰,死于狱郑

蔡邕精于篆、隶,他的字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回生气,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真之趣。他还受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的启发,创造了千古称绝的“飞白书”。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

蔡邕还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篆答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世作品佣嘉平石经,相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

这也正是蔡邕会拥有这么多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他后面听命于董卓,但是他所做到的贡献远比他的黑点要多的多的。

蔡邕之前受过董卓的恩惠,看董卓死了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

因为在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十分暴虐,府后来司徒巧施连环计,与吕布等人一起除了董卓。

董卓一死,人们拍手称快,可是当时的大文人蔡邕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跑到董卓身边失声恸哭。

王允大怒,以其不忠于汉室为名,下令将蔡邕斩首。

史书记载,蔡邕曾:我哭董卓绝不是心中背叛国家,偏向于董卓,只因为董卓对我有知遇之恩,一时难过才不觉为之一哭。我自知有罪,甘愿受罚。但希望您能留我一条性命,让我把汉史修完。

的确,董卓对蔡邕有恩。当时董卓当政,要征用名流,便派人去请蔡邕。

蔡邕深知董卓暴行,不愿意屈节侍之。但是董卓却威胁蔡邕,如果你不来,我就要杀了你的全族。蔡邕害怕殃及家人,便只好前来应征。

……

“邕之才,不可以一时而也,冠绝下也。”

续汉书蔡邕传董曌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