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日农历五月二十。
昨日酒楼的相关事宜早已准备妥当。
首先是服务。
酒楼大门口设两名强壮护卫,做维持次序之用。
门口两侧在设两名丫鬟做迎宾之用。
一楼皆为平民所用,所有服务人员皆为小厮,而二楼与三楼则全部换成丫鬟。而为了防止有人捣乱袭扰酒楼女眷,梁山伯特意在没漏贴有告示,且昨日也与王主薄通过气,郡守府衙开张前几日还派人前来巡逻,若真有人不给面子便直接丢出去交予官府。
而端菜之人梁山伯还特意为其制作了专用口罩,一来可以避免有人见色起意,二来也能保证说话时唾沫不至于溅飞。
而后便是菜肴。
一楼的菜品无甚出彩,无外乎些许炒时蔬,其中搭配少许肉丝。
因主要为一般的拼命或寒门,梁山伯对其的丁家自然不可能太高,这个时期寻常人家一顿只饭大多为2钱左右,即便是出来改善下生活,其消费也不曾超过10钱。
是以一楼的菜品最贵的不超过10钱,其中米饭前两份免费赠送,如需增加,则要自行购买,说到这里梁山伯也是害怕许多饭量极大之人前来捣乱,毕竟自己做酒楼赚钱虽非第一位,但到底还是不希望亏损的。
而二楼的价格则贵上了许多。
其菜品自然是丰富了不少,而定价也变成了上限不超过100钱一份。
至于三楼的菜品便很丰富了,大多采用的是后世的四大菜系。其中涉及许多山珍海味,其定价贵着甚至要按100金算,若是材料一般的也大多在几百上千钱左右。
而厨师老王则是梁山伯此前托谢伯文从会稽请来的,做菜已有30年,至今已有40多岁了,在古代平均年龄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算时进入老龄了。其家眷目前还在会稽郡,家中所有人皆为谢伯文的奴仆,是以梁山伯从不担心其叛逃,便将自己所知的菜品教了一分部与他。
而老王还带着四个徒弟,皆为其下手,有着十几年的经验,普通的菜品自然是十拿九稳,只是对鞋大菜还是稍微欠谢火候。
最后便是引流了。
虽然准备借下太守谢安的势,但终究还是有些不保险。
考虑良久,梁山伯便想出了一个法子。
这酒楼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打探消息之用,而东晋的消息大多流传在士族手中,是以吸引的人群也要是士族文人才行。
魏晋时期文人好风流,而一些学识作品便浮出世来。
酒楼要能吸引士族,便得在文学上下功夫了。
梁山伯首先想到的便是对对子和作诗了,领先于现今一千多年,做做文抄公还是没有问题的。
自己只需附上上联,但有人能对出意境相符的下联便能免费在二楼为其提供一餐。
而自己在写出几首诗词,露出上半部分,若有人能续写出下半部分便能免费为其在三楼提供一餐。
到时梁山伯不相信这帮士族文人不闻声而来,到时定能传成佳话。
想罢梁山伯便吩咐四九开始张罗。
…………
乙卯日,宜开张大吉。
今日是酒楼开张的日子。
众人皆开始忙碌了起来,所有人都开始整装以待,便是祝英台主仆二人见得也有些紧张起来。
中午时分,但见领头的谢安带着一群人赶了过来。
看着谢安后面跟着的十几人,有几人还是熟人,其余等人想来皆为郡守府官吏。
“世伯前来,小侄有失远迎,快快里面请。”
“老夫没来迟吧,贤侄你的酒楼开业,老夫自然是要来捧场的。”
客套一番,众人便被梁山伯亲自接引上了三楼。
方一如三楼口,便见得左门上写着“烟锁池塘柳。”
而右侧则空空如也。
“咦,这是为何?”
谢安看着这上联,一时便有些好奇起来,想要对出下联时,便在脑海中思索了良久,竟是一时没有对出来。
而其余众人见得谢安停住也关注到了此上联。
待绞尽脑汁后竟也不能多出,纷纷停留在走廊上。
众人皆非常人,自然是看到了此对联的难对付,其对应金木水火土不说还相当的有意境。
而梁山伯见得众人停留关注在这千古绝对上面时便是会心一笑。
三楼的开销极大,所以梁山伯一开始便直接放出了这大招,在这个时代,梁山伯想信没有多少人能对得出。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山伯你这个上联还真是难住老夫了,不知这里面有何名堂啊。”
见得谢安那探寻的眼神。
梁山伯上前回到“此乃小子偶然得知,若有人能对出,酒楼可以在三楼免费为其提供一餐。”
听得梁山伯所言,谢安眼前一亮。
“贤侄好手段,此上联当真是妙不可言呐。”
而王主薄此时也不曾想出。
便言到“不知山伯可有下联?”
“慢!”
只见谢安摆了摆手。
“且待老夫对出后在与山伯比较一番,如此岂不是更有趣。”
而梁山伯见得众人此耗在走廊上,便说到“世伯,诸位可以先进雅间内休整一番,一会儿可以边吃边想,不急于一时。”
谢安听完想着也好。
“如此我等便边吃边想,若是对出下联,到时也能传出一番美谈。”
带着众人进入天字号后梁山伯与众人客套一番便让已机灵的丫鬟前来伺候,今日事情繁多,梁山伯还想下去看看是否有其他状况。
不提谢安等人进入房间后的好奇打量,自有丫鬟为其介绍。
梁山伯下的楼来,只见外面已是热老非凡。
原来先前众人见得谢安果然前来,各处的眼线便纷纷前去通知自家主人。
在吴兴的士族看来,此酒楼恐怕与谢家有关系,正愁怎么盘上谢家的关系呢,今日岂不是个好时候。
是以纷纷前来捧场。
不提酒楼内那不拘一格的装饰风格以及服务,众人也皆被贴在酒楼外面的对联所吸引。
不久便在门口右侧聚集了一大群人流。
除了三楼的上联外,
只见上面还写着“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而下联则是空了出来。
还有“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在西湖里,惜乎锡壶!”
众人其实对于免餐钱并无多大兴趣,能来酒楼的,家里自然是有些丰厚的。
而众人被吸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人对不出,若是自己对出了,岂不是会传为佳话。
到时名声一起,说不得对自己的品级能有所影响,是以众人便在门口堆积越多,便是烈阳高照也趋之如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