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靖的分析,御书房鸦雀无声。
天下无双的武力加不弱的智谋,这样的将领注定是无敌的。
况且在李承道身边还有军师韩信,还有四猛八大锤,还有十三太保,还有八百背嵬军。
过了半天,李世民看无人言语,对着房玄龄说道:“玄龄,说说的意见!”
房玄龄回答道:“臣认为,目前与李承道还是保持目前态势为好,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李世民心中微微有些不快,让一个叛贼逍遥快活,对一个与我有大仇之人置之不理。
他转头看向杜如晦,问道:“克明,你给个主意!”
杜如晦沉吟片刻,说道:“臣与房大人意见一致,目前确实不是好时机!”
房谋杜断意见一致,都说不要与李承道争长短,避其锋芒!
李世民站起身来,说道:“众位都是朕的肱骨,朕的大唐也是众位卿家的,你们好好回去想一想,如何击败李承道,如果朕败了,我相信你们将来也没有好日子!“
听了李世民的话,在场所有人默然。
玄武门之变,在座的除了李靖,基本人人参与。
李建成的死他们都负有责任,李承道不会放过他们的。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众卿退下吧!”
皇帝辞客了,众人都纷纷行礼告退。
长孙无忌走在众人最后,看到众人走远,反身回到御书房。
看见长孙无忌去而复返,李世民有些意外。
“无忌,有什么事吗?”李世民问道。
长孙无忌说道:“圣,对于李承道,我倒是有个想法!”
有想法?为什么刚刚众臣面前不说,反而要私下说。
李世民疑惑的看着长孙无忌,说道:“朕与你的关系,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说道:“李承道不论有多么勇武,智谋有多么高,但是归根到底,他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少年!”
听到此处,李世民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无忌你快说,他有何破绽!”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少年人必定会冲动,会容易被激怒,我想李承道也不会例外!”
李世民一琢磨,确实如此,他本身也经历过少年时期,的确像长孙无忌所说的好冲动,易怒。
他急忙问道:“无忌,你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长孙无忌说道:“臣听说李承道有一未婚妻,此女目前正在长安城!”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李世民就微微皱眉,知道长孙无忌这是要拿女人做文章,心中有些不喜。
不过,他没有表态,等着长孙无忌的下文。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李承道与魏征长女魏秋月有婚约,如果把魏秋月赐婚给他人,李承道会如何做?会不会被激怒,甚至冲动的跑来长安?”
怪不得长孙无忌要私下说此事,这种事根本见不得人,摆不台面。
李世民皱眉不语,心中琢磨,权衡利弊。
看李世民没有言语,坐在龙椅思考,长孙无忌起身离去。
过了很久,李世民从思绪中清醒过来,发现长孙无忌已经离去。
他对着随身黄门(太监)喊道:“来人,朕要去一趟天牢!”
片刻后,李世民带着几十个侍卫,穿着便服来到天牢。
大唐天牢,黑暗阴冷,弥散着血腥之气。
李世民不用自主的用衣袖遮掩鼻子。
天牢的典狱官说道:“圣,要不我把犯人提审出来!”
李世民摆了摆手,对他说道:“无妨,带我去见魏征。还有,记住今天朕没有来过!”
典狱长连连点头,在前面给李世民带路。
天牢最深处的一个牢房,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坐在草堆,不停的用手抓着身的虱子,然后用指甲掐死,玩的不亦乐乎。
“魏征,圣来看你了!”典狱长冲着牢里的中年男子喊道。
中年男子回过身,看了一眼典狱长和他身边的李世民,又把头转了过去,继续抓虱子。
李世民对典狱长摆了摆手,示意这里不需要他了,典狱长赶紧弯腰走开。
“魏征,朕来看你了,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李世民喊道。
魏征回过头,说道:“你李世民一个伪帝,也好意思称朕?”
李世民不以为意,说道:“魏征,朕再问你一次,臣服于朕否?”
魏征哈哈一笑道:“所谓忠臣不事二主,我魏征虽然称不忠臣,但是绝不对不会臣服你李世民!”
李世民耐心的劝道:“魏征,李建成已死,臣服于朕,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而且你效忠的是大唐!”
魏征正色道:“太子虽然已死,但是太子之子尚在,恕魏征恕难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