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丞相府。
一个年轻随从正疾步走往书房。
此时书房里,书桌前一个男子正在低头看着手中的奏折。
空阔的书房没有多余的摆饰,几排高大的书柜,柜子上不染纤尘,可以看出主人对书籍的爱护。
书房偏厅,一个丫鬟正在往火炉里添炭。
今年京城的冬天可真冷,连她这个小丫环都不想起身,而自家的老爷每日卵时便会起身处理公务,每日都要将下级呈上来的奏折过滤一遍,然后再呈给皇上。
便是这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成为了皇上倚重的官拜一品的朝中重臣,成为民从爱护的丞相大人。
书房里安静得只听到火炉里烧炭的噼噼响声。
小丫鬟跪坐在火炉旁,恹恹地闭上了眼睛。
“相爷,”随处低头躬身,将手中的书信捧上,“武定府的信。”
小丫鬟被这一声吓醒,揉了揉眼睛,低着头继续用扇子扇火炉里的炭火。
书桌上的。坐在书桌上的男子抬起了头,露出慈祥的面容,温和的说:“海棠,你先下去。”
火炉旁添炭的小丫鬟便是海棠。
她听见后轻声应是,退出书房。
老者又将视线转向手中的奏折,“念。”
随从打开信封,展开信纸,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
“四月八号,太子一行人到达武定府,赈灾米粮遭灾民哄抢,太子殿下受了伤。”
蔡晋德听着,只是笑了笑。
这曾大人做事,果然是很令人放心。
太子殿下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过如此甚好。
随从念完将书信折起,放进相爷书桌旁的柜子里,里边一叠叠的书信摆放整齐,都是这段日子,太子殿下的行踪和所做之事,三日一封的送过来。
“准备下,我要进宫去见皇上。”
随处立即低头应是。
皇宫。
皇上坐在几案前,正是焦头烂额。
几案上平铺展开着各地的奏折,说的都是武定府的饥荒。
武定府虽然已经闭城,但是依旧有难民偷偷跑出来,逃往其他地方,这样武定府的情况也就会瞒不住天下人了。
那些愚昧的民众,只会觉得干旱饥荒蝗灾都是上天的惩罚,是警醒,是想告诉天下人,朝廷做得不好。
竟有一文臣上奏折要他写罪己诏,告慰上天,真是,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皇上将那封奏折用力的往下扔,旁边的太监丫鬟立刻噤声,齐齐下跪。
屋外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蔡丞相求见。”
屋里的太监丫鬟,顿时怂松了一口气。
这蔡丞相一定可以宽慰皇上。
“传。”跪着的太监听到皇上吩咐,立即向外传,“传蔡丞相。”
蔡晋德缓缓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就看见地上那封刚刚被皇上扔下来的奏折。
蔡晋德捡了起来,只看一眼便知道是谁呈上来的。
御史中丞林得贤,最是固执腐朽,任何官员做到不好他都要参上一本。要是说起来,这御史的职位他做得是极好,不过就是朝中无人愿意与他交好,自然他也看不起。
林得贤推崇儒学,更崇拜汉儒董仲舒,便爱将那套天人感应理论挂在嘴边,若是武定府情况没有缓解,他林得贤是真的敢让皇上写下罪己诏。
“皇上也不用把林大人的话放在心上,太子殿下也已经到了武定府赈灾,想来情况也是会变好。”蔡晋德宽慰道。
坐在书桌前的皇上,揉着太阳穴,一脸疲惫。
从去年秋天爆发蝗灾,到现在也过去五个月有余了,不仅没有变好,情况还越来越糟糕,朝廷一直开仓赈灾,那武定府却像个大窟窿,怎样都填不满,每日都有饿死的人。
这难道真的是上天对朕的惩罚?
“皇上不必这么想,再说了太子也去了武定府赈灾,太子殿下定能为皇上抚慰武定府上下,抚慰上天。”若是更严重了,那拿来开刀的也应该是太子殿下了,让天下人去骂太子殿下。
“有太子的消息吗?”皇上问道。
“老臣现在来,便是收到了信息,太子殿下已经到了武定府,只是……听说因为灾民急切,太子殿下受了伤。”蔡晋德支吾说道。
见皇上扶额,又立即补充道:“太子殿下毕竟年轻没有处理过这些事,遇过饥民。”
皇上叹了一口气。
虽然太子愿意去赈灾他很开心,但是如果这件事没有处理好,那么朝中的大臣,那些民众,闹起来,他这个皇位也做得不安稳。
说到底还是不应该让他去,让经验丰富的大臣去,也更能安慰到那些灾民。
“蔡丞相多多留意武定府的情况。”皇上疲倦的开口。
蔡晋德温和笑着,“不用皇上说,老臣也会多多关照太子殿下的。”
…………
还未到武定府时,顾景源未曾想过情况竟如此糟糕。
武定府连着三年干旱,收成本就少,去年秋季爆发了蝗灾,将原本就收成少的农作物啃食干净,方圆百里竟寸草不生。
原本富庶的武定府,短短三年变成了如今这模样。
饿殍遍野,满目疮痍。
武定府的知府也是十分焦灼,上头源源不断的运输米粮进来,却还是杯水车薪,百姓一样饿着肚子。
第一日刚到时,那些饥民见着他们眼神发光的样子,准确来说,是看见他们运送的米粮。一车一车运进,一个灾民便立即冲过来,直接抢,其他灾民也跟着来,还怕晚了抢不到。
那些侍卫都是皇宫里训练精良的精兵,也抵不过这些饥民看见米粮的疯狂。
饥民们疯狂的往前拥,甚至还向他们这里冲了过来。
宋珏试图让他们安静下来,但他一人之声这么抵得过围上来的几千饥民,耳边嘈杂的声音,让顾景源烦躁。
不想此时,宋珏被撞倒在地,还被饥民踩了几脚,当场晕厥。
顾景源见此场面,立马扶起宋珏,将他扶到一边。
最后他站到高处,大吼着。
“你们有秩序排队,米粮充足,人人有份,如果不守秩序,杀!”
耳边依旧嘈杂。
顾景源从侍卫手中夺过刀,看着里边一个情绪最为激动吵闹的,他认得,这个灾民就是第一个跑过来米粮这里抢米的人,也是他推倒宋珏的。
“如果再不守秩序,如此人。”
唰的一声,顾景源的眼睛蒙上一层冷冽,手上的刀染上了红色的醒目的血。
一时俱寂,面前强壮的男子缓缓倒下。
百姓们惊讶地捂住了口,瞪大了双眼,谁也不敢再开口说一句话。
顾景源再次重复那句话,“你们有秩序排队,米粮充足,人人有份,如果不守秩序,杀!”
面前的饥民总算是安静下来。
“大家也看到了,米粮很充足,不用担心不够,后续还会再运进来,太子殿下也一起来了,我们会让武定府每一个民众都吃饱!”
“现在我们会先将米粮运送到县衙米仓,大家先去之前设置的粥点排队登记,登记家中几人,需领几份,然后我们会按照登记给大家施粥。”
“无需争抢,有序排队登记才能更快的吃到粥。”
顾景源吼得青筋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