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力豹带着五千骑兵向着太史慈追去,一边追着,一边大喝:“儿郎们,随我杀!”
太史慈吊在后面,两方离得不远,自然听到呼力豹的声音。
又看了看路,发现距离张飞所在地方也不远了。
但两方都是骑兵,不过匈奴毕竟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各个骑术都很精通。
再有,雁门虽然属于边关,但良马依旧不如匈奴,所以双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而照这个速度下去,到不了张飞所在之地,就回被追上。
因此,太史慈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先是吩咐兵马向前,然后自己勒住战马,扭头骑向着匈奴所在。
等双方距离还有二百步的时候,太史慈将弓箭拿在了手上,捻弓拉箭一气呵成,猛的一松手,看也不看,调转马头向着前方跑去。
要知道,三国之中除了吕布与黄忠,谁人敢说箭术稳胜太史慈。哪怕黄忠以及吕布也就是差不多罢了,毕竟三人没有比过,但都是青史留名的箭术高手。
因此太史慈射的那支箭,好似长眼一般,直直的冲向呼力豹。
这呼力豹也不亏为匈奴第一勇士,抽出腰中弯刀,猛的一磕,就将那支箭矢给挑到一边。
不过太史慈的箭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被呼力豹给调开了,但仍有余力的射在了呼力豹身旁的亲卫眉心,让其掉在地上,被身后的骑兵给踩成了肉泥。
太史慈将身子贴在马上,一边回头看到这一幕,大致的了解了呼力豹的实力。
这个年代还没有马镫,所以太史慈双腿用力,加紧马身,上半身扭了过去,计算着距离。
至于说,会不会被匈奴射成筛子,那自然不会,因为太史慈敢一人来骚扰,是因为太史慈的弓箭距离是二百步,平常人的距离基本上都是一百五十步。
太史慈计算好距离之后,又是一箭射出,然后扭正身子,一边是为了拉开距离,同时也是为了恢复体力。
正常骑射,在现代有马鞍马镫,还有些费力,更何况在那个只有马鞍没有马镫的年代,还要扭身射箭!
可想而知,是何等难度,也可以知道是何等的费力了。
而这一次,太史慈没有在射呼力豹,因为没有必要,第一箭是试探,能射死一个那是巧合,第二箭再去射呼力豹,那是傻子。
所以这次很顺利的带走了一个匈奴人的性命。
呼力豹,或者说任何匈奴人都没有发现,这一次,匈奴的冲锋速度比刚刚又下降了一些。
为什么是又呢,因为那个呼力豹的亲卫死的时候,也慢了一点。
不错,这就是太史慈的计划,或者说是刘旭给太史慈的信中,记载的计划。
至于原理,太史慈不知道,刘旭也没说,但太史慈可以感觉的出来,匈奴人的速度比之前慢了一点。
不是太史慈的感官灵敏,而是太史慈现在可以轻松的和匈奴人拉开距离了。
要知道,哪怕是太史慈骑的马,也和匈奴的战马差不多,谁能跑赢,这也不清楚,但是现在太史慈能够察觉到,自己的马比之前快了,或者说是匈奴慢了。
于是,太史慈又一次控制速度,再一次射了一箭。
而呼力豹自然看到这一幕,也是掏出弓箭,向着太史慈射了过去。
虽然呼力豹是匈奴第一勇士,力气很大,箭术也不错,但不要忘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呼力豹的弓箭不如太史慈,因此距离太史慈还有二十步的时候,就无力的掉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的太史慈,不由的大喝道:“区区匈奴蛮夷,也敢侵我大汉!在接我一箭。”
说完之后,又是一箭射了出去。
“该死,追,我要他死。”呼力豹看到太史慈的动作,一边狠抽马屁股,一边喊道。
太史慈看到匈奴开始加速,也急忙抽了马一下,让其跑快点,与身后的匈奴人拉开距离!
对于一个弓箭手来说,自然知道万箭齐发时候的恐怖,所以太史慈绝对不会想要去感受一下。
……
“团长,太史团长还有一里就到了。”斥候看着坐在石头上的张飞说道。
张飞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而本来白皙的脸色开始出现红晕,不过还是对着旁边的张勇问道:“主公让你来,到底是干嘛!”
张勇在听到斥候的话,就将一封书信拿了出来,而听到张飞问话,直接递给了张飞。
“主公怕你忘了,于是写下来,让我递给你!”
说完之后,一脸无奈的看着张飞。
而张飞看到张勇的表情也是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