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众人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慕浅月也打算坐回去,被君冥邪一把按到旁边坐着一双墨色的眸子暗了暗,有些委屈的说道,“卿卿打算去哪啊?要留我一个人坐这吗?”
慕浅月对这个男人的撒娇简直没有任何抵抗力,算了,反正坐哪都一样,看了眼钰儿此时正跟依依她们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担心的了,薄唇微抿淡淡说道,“没有,我就坐这。”
“卿卿真好。”慕浅月的回答瞬间满足了这个小气男人的小心思,墨色的眸子闪了闪计谋得逞后的精光。
“大家能来参加皇后的生辰宴,朕很高兴,哪位有才艺皆可上来展示,重重有赏!”君武端着酒杯,豪气的说道,心情显然不错。
武后作为宴会的主角此时头顶凤冠,身披金丝银线的礼服,尊贵无比,没有任何一丝精神状态不好的样子。
早在慕浅月将要给武后的时候,药丸刚一进嘴便入口即化,原本的疲惫不堪随着药效的深入以缓解好了大半,这精神状态自然而然就变得好了!
“大家都可参与进来,比试比试,胜者本宫便将九尾凤鸾金钗作为奖品赠给谁!”
随着武后的话音刚落,下面的盛京贵女们皆是议论纷纷,不少男子也都激动了起来。
“九尾凤鸾金钗!居然是九尾凤鸾金钗!”
“我要参加我要参加,这可是九尾凤鸾金钗!”
“哼,九尾凤鸾金钗一定是我的!”
“九尾凤鸾金钗是我的才对!”
那些大臣的小姐们此时看着九尾凤鸾金钗满眼都是贪婪之色,争着抢着想要第一个表演。
如果你觉得这九尾凤鸾金钗仅仅是个金钗就大错特错了,这九尾凤鸾金钗是第一任皇后继任时之物,虽然只是一个金钗没有珠宝水晶的钗子之前,但是这九尾凤鸾金钗一项是历任皇后之物,谁拿到这九尾凤鸾金钗这不就代表乃下一任皇后?
在场的不仅是女子对这九尾凤鸾金钗虎视眈眈,那些皇子们也都神情凝重。
三皇子君洛名手里拿着酒杯里的酒一顿,撒在了地上也不在乎。
此时他满脑子都是这九尾凤鸾金钗,虽然他不太好上去比试,但是那些大臣小姐们哪个不是想要拥有,到时候不管是她们谁拿到,他大可以以他正妻的王妃之位前去求娶,相信不会有哪家不同意的,九尾凤鸾金钗一项乃皇后所有,他娶了那九尾凤鸾金钗的女子,对他以后的形势有所帮助。
慕浅月听的有些迷茫,这九尾凤鸾金钗在原主的记忆力并没有提到这一段,她压根就不清楚这九尾凤鸾金钗有什么作用。
“这九尾凤鸾金钗是什么?”偏头看着旁边的君冥邪,轻声问道。
“这九尾凤鸾金钗乃东晋历任皇后所有,可以说这九尾凤鸾金钗代表着东晋皇后也不为过。”君冥邪好脾气的给他家卿卿解释,附在她耳边说道,“这九尾凤鸾金钗卿卿你必须拿到手。”
“为什么?”慕浅月听到这话有些不解,君冥邪无心做皇帝她是知道的,不然按照君冥邪的能力和在武帝面前的受宠程度,只要他开口,那武帝是非常乐意将这东晋皇帝之位立马交给他的,所以对这九尾凤鸾金钗她也没有什么感觉。
“你看母后的表情还不明显吗?她是故意将这九尾凤鸾金钗拿出来作为奖品,大庭广众之下交给你,这样你不接也得接,不然这九尾凤鸾金钗流落在其他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等你夺得魁首她们不服也得服,因为你赢得光明正大,无人敢说什么。”君冥邪虽然对于武后这算计他家卿卿的行为不爽,但是看在她是为他家卿卿考虑,而且还拿出这九尾凤鸾金钗,他就勉为其难的替他家卿卿接受她的好意了。
慕浅月思考了几秒,抬头看向宴会上面的武后,明艳美丽,高贵优雅。
像是感受到了慕浅月的视线,武后姜岚也看向了她,带着慈爱的眼睛看向她,微微点了点头。
她懂了她的意思,这九尾凤鸾金钗她必须拿到手!
随即她回看了武后一眼,点了点头,两人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九尾凤鸾金钗,我要了。”
君冥邪听到她淡淡开口说道,淡淡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他家卿卿这么聪明一定会想明白的。
“民女李忆珊见过皇上,皇后娘娘,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忆珊意气风发的站了出来,跪在大殿之上。
一身金银首饰带的琳琅满目,头上插的,脖子上带的,手上挂的,身上能带的是都带了。
“嗯,李侍郎的二女儿是吧。”武后和蔼可亲的笑着。
“是,民女祝皇后娘娘万寿无疆,吉祥安康!”李忆珊一脸乖巧的说着祝福语,这可是皇后的生辰宴,她代表的可是她们李家,要是能在皇后娘娘面前留个好印象以后还愁没有个好姻缘吗?
“民女跟画师学画特作画一副,特给皇后娘娘献寿。”李忆珊有些得意的说道。
这画根本就不是她画的,是她娘亲画大价钱从别的画师手里买的,谁要没事干亲自去画啊,用钱能买到的为什么要自己画。
她要的是才女这个名头,要是能得到皇后娘娘的奖赏,对她以后的婚事可谓是添色不少。
身后的两个丫鬟立马端着画卷走上前来,两人将画卷展开,让众人都可以看到。
是一副百花争艳图,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红的,黄的,粉的,让人目不暇接。
“民女祝皇后娘娘生辰快乐,永远美丽漂亮。”李忆珊很有眼色的说道。
“这画不错啊,真看不出来李家二小姐居然还有这本事!”
“对对,这画风颜色靓丽,色彩斑斓,真没想到李二小姐才接触绘画就有这样佳作,说是才女也不为过。”
“要说才女,我还是觉得安平郡主才可称为东晋第一才女,那一曲高山流水至今绕梁三尺,至今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