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一步亿年(1 / 1)天舞禅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喊上一个闺蜜,开着她的车,到了神州历史上古郯国的地界,喊上当地的一个朋友带路,这是一条崎岖蜿蜒的路。没有熟人带,真的不好找。

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位于高峰头镇麦坡村,平常以地震断裂带称呼,包括断层陡坎、断头沟等构造地地貌和古地震遗址,是宝贵的自然遗产,对于开展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在远处停好车,慢慢的走过去。四周是农田,这一块是空地,两边的土色截然不同。

站在上面完整的土地上,一脚路这边一脚踏那边。这一步跨越的是亿年的差异。

这一边是现今的泥土,属于现代。因地震造成了断裂,那边的泥土层成型在一万年前。两种截然的不同,这一边是黄土,那一边是红土,对比性很强。

对比古今,一股豪情壮志。

一步亿年

隔了两个时代对视,亿万年与当今。

铁血豪情昨日事,今朝重走修行程。

想当年或许她也曾来过这片土地。一步亿年,深情对望。这一刻心灵跨越了时空。

看麦坡遗坦一起归来,同行者就是有缘人。

再去去看恐龙印迹。

古郯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发现属于偶然。横亘于四个县的马陵山,海拔不高,但状如奔马,恐龙时代的地层出露较好,一直延续到沭的岌山,在没有山头的低矮丘陵里,第四纪耕土层之下几十厘米就可见白垩纪岩层。

国内知名的恐龙猎人与化石爱好者在该地探索时,意外发现了该地密集的恐龙足迹。为了研究这批珍贵的足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察了这批足迹。

一般来说,一个恐龙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都是寥寥一两种,但李庄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包括了肉食性恐龙留下的三趾型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以及两趾型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植食性的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

“该区域从来没有发现过恐龙骨骼化石,所以只有恐龙足迹可以告诉我们,这里生活过什么恐龙。”

“此地恐龙足迹的多样性令人震惊,这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白垩纪恐龙公园!”

侏罗纪世界中的lue就属于驰龙类这里也有驰龙足印。

在这些恐龙足迹中,最令人兴奋的是四道并列的两趾型足迹,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两趾型足迹大多数属于恐爪龙类恐龙所留。恐爪龙类恐龙包括驰龙类与伤齿龙类,前者最着名的要属侏罗纪世界中那群凶猛的掠食者,后者则属于最聪明的恐龙物种。这类恐龙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长着大型弹簧刀般的第二脚趾,在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

驰龙类的脚部只有两个趾头接触地面。

“它们每个足迹只有7至8厘米长,组成了四道行迹却始终保持平行状态,这是典型的群居性的体现。”此前足迹学家发现的恐爪龙类恐龙足迹大多数是独行侠,只有一例是平行的行迹暗示着群居,这让古生物学者对科普读物与影视中,群居生活的伶盗龙又译迅猛龙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此次我们发现首例小型驰龙类确凿的群居性的证据,可以说为这个争议画上了句号。

这批足迹发现于较为潮湿柔软的古沉积物上,所以足迹的部分特征不是很明显。研究团队使用了三维摄影法为足迹化石制作了数字模型,使得足迹的轮廓、深浅一览无遗。经过详细研究,学者们最终将足迹归入猛龙足迹。据计算,这些小恐龙的体长约1米,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24米。

“此地生活的恐龙太丰富了,最小的肉食恐龙只有50厘米,而最大的能达4米,它们穿梭在体长约9米、10米的大型植食性恐龙身旁,旁边还有群群古鸟在水畔觅食,此时一群小型驰龙类蜂拥而至,对一个观察已久的目标群起而攻之,是一部绝妙的恐龙世界大片!”

这是对史前文明的一种挖掘。

午餐,在县城中一家饭店。与友人长谈。相约可以去京都找自己。

吃过午饭归来的路上,又去寻那棵老神树。

千年光阴,一息流转,老神树看了世界千年。

活着的都是见证者。赞美这些古老的物种,跨越亿年而来跨越千年归来。

时光在这一刻聚焦,化成一个混沌。这天地间曾经谁为霸主?

带着无尽的思索,带着未知的求索,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世界很大,奇遇很多。在那座脚印之下,或许会埋藏着恐龙的尸骨。

也或许那亿年前的霸王,已经化为尘土。

问世间谁最无情?唯有光阴。

夺走你的青春,夺走你的花容月貌。最后将这一切归于尘土,尘归尘土归土。

与天地同寿又能有多少谁。只有天上的日月星辰。

在这一刻姜诺深刻的体会道家,争与不争,为与不为。

所谓道法自然。心境从万千又归一,又何必拘泥这些。

按照自己预定的线路生活就好。有的梦想需要点亮,有的诺言也需要去践。

或许人与宇宙就是一个大圆与小圆的问题。

想起了瑜伽大师的说法,地球只是的梵天一个梦,他梦醒了世界就重新开始。

瑜伽,是印度苦修者,阿罗逻迦兰所创。最初的瑜伽只是苦修,没有冥想和动作。不管修什么功法,都是追求真理、真如大道。释迦摩尼跟他学了一点时间瑜伽,阿罗逻迦兰已经倾其所有。释迦摩尼感觉苦修、冥想都得不到真如大道。解脱不了苦如影随形的成住坏空生死轮回之道。于是辞别阿罗逻迦兰,去寻求解脱之道。

阿罗逻迦兰望着释迦摩尼背影,哭泣地跪下,将释迦摩尼踩过的泥土,涂抹在额头,表示敬意。阿罗逻迦兰与释迦摩尼约好,谁正见了真如之道,寻找到真理。谁就帮助另外一个。并对着诸多瑜伽弟子预言,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是一千五百年才能出来的圣者。释迦摩尼得道成佛后,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阿罗逻迦兰。释迦牟尼就去找阿罗逻迦兰。可惜,阿罗逻迦兰已经去世。释迦牟尼与阿罗逻迦兰越好,谁见正、正见了真理,另外一人就要帮助对方。释迦摩尼为阿罗逻迦兰去世很伤心,授记阿罗逻迦兰。阿罗逻迦兰的元灵也成佛,进入兜率宫进行修炼。

这一个故事讲了,佛与瑜伽的纠缠。

佛与道又何尝不是千万年来的纠葛不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