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颍州城外走来一位少年,男子面容姣好,长发披散,任凭风吹。
一身青布儒衫染尽鲜血。
少年左手握着一把方汉剑,右手提着一颗人头。
城门口的卫兵纷纷瞠目结舌。
只见那名少年缓缓的走进城门,无人敢拦。
少年边走,边高歌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郭嘉。
提头过闹市,如入无人之境!
郭嘉其实也并非是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他是担心之前崔准身边的那两名仆人先行来到官府报官。
汉朝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如果是为了父母,师长,恩人等报仇,官府有时候不仅不抓你,还会赞扬你的举动。
离郭嘉最近的一个例子便是赵娥杀李寿为父报仇,却被汉灵帝赦免,还被立碑嘉奖。
但凭借崔氏在当地的力量,无论自己杀人是否有理,都有极大可能会被衙役直接逮捕关入大牢之中。
所以郭嘉的目的很简单,既然杀了人,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杀人。
为了避免他刚入城就被衙役逮捕,他便直接提头过闹市。
试想,一人满身鲜血,左手握剑,右手提头,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谁敢过去阻拦。
这个想法还是郭嘉想起了东汉末的另一位人物,那就是古之恶来典韦!郭嘉在前世中知道,典韦当时为了给他的好友报仇,在闹市中手刃仇敌后,提头过闹市,无人敢拦。
果然,如同郭嘉预料的一样,虽然身后围着一群人,有官兵,有乡亲,甚至还有衙役,却无人敢上前,
“贼子崔准,殴打吾之恩师,是以杀之!”
郭嘉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响,但是在这样针落可闻的环境下,仿佛一块巨石落入湖中,引起了阵阵波澜。郭嘉边走边喊道。
于是郭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来到县衙门口。
“郭某为师报仇,前来投案!”
郭嘉用了他最大的声音吼了出来。
片刻后,他便被衙役包围,县令也在几名亲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县衙,看着眼前为师报仇杀人自首的郭嘉,眼中如同郭嘉所料闪过一丝赞赏之情。
“是条好汉,先押入大牢。”
诶,不对啊,不应该是“真壮士也,汝且离去,吾不追汝真是个壮士,你走吧,我不追你”这样的剧情吗?怎么还要押入大牢?
无奈,郭嘉总不能打了自己的脸逃跑吧,何况他也逃不出去。便直起身扳,在旁人充满敬意的目光中,随衙役进入大牢。
郭嘉被衙役接下长剑,关入了大牢,牢中还有几名凶神恶煞的汉子,似乎隐隐以一人为首。郭嘉向那人,此人身材高大,相貌粗狂。见新来了一个犯人,囚牢中这些无所事事的死囚热闹了起来,全部聚在了郭嘉身边。郭嘉就怕秀才遇上兵,直接被这群家伙收拾一顿。正当郭嘉思考着如何脱身的时候,那名汉子上来就是一脚踢在郭嘉的肋骨上。
肋骨处传来的剧痛,刺激的郭嘉清醒过来,郭嘉双手扶住地面想要起身,屁股上传来一股大力,又把郭嘉打在地上,郭嘉回头一看,这下完喽。
只见二十几个彪形大汉给郭嘉围在中间,一个个凶恶的目光,把郭嘉都快吓尿裤子了。郭嘉听说过牢房内的一些情况,新人进来都会被老大带人打一顿打,这几乎是天下所有牢房的规矩。
郭嘉连忙向后一个打滚,拱手作揖问道“诸位好汉,切莫动手,就是死,也要让小弟死个明白啊。”
为首那名汉子喊道“娘希匹,小子,这是死牢,死囚待的地方,现在你死明白了吧。”
言罢,他继续带着一群兄弟围上来。
郭嘉心里骂翻天了,你丫个狗县令,就算不放我你也不能把我关死牢啊!老子出去之后一定要找文若弄死你!
那汉子看着郭嘉惊恐的模样,又揉了揉他那拳头坏笑着问道:“兄弟,说说吧,怎么进来的?”
郭嘉眼珠一转,心生一计,转过身,双手负于身后“唉,我本身颍川书院的学子。恩师被那纨绔子弟崔准羞辱,甚至殴打,我虽是一介文弱书生,但是恩师遭辱,我怎么袖手旁观,于是便一剑剁下了那狗贼的头颅,提头来报官自首。”
郭嘉用尽平生所学,将崔准讲得有多么多么混账,然后把自己说得大义凛然,提头过闹市,本可一走了之,又怕恩师遭连累,便报官自首。
“头儿,我记起来了,崔准是颍川崔氏的子弟,那小子经常欺男霸女,要不是没机会,我早就一刀宰了他!”其中一个个本地死囚犯回应道。
“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乃是我辈侠义之人分内之事,各位英雄你们说对不对?”
郭嘉想了想,这些都是被关进死牢的犯人,定然都是杀人放火的狠角色,无论在哪个年代,但凡,能混口饭吃,谁愿意去杀人放火?所以他们定然也是被豪强逼得走投无路,这才无奈犯了法。所以他们肯定也憎恨那些豪强,那么自己不仅占了道德制高点,还和他们有了同样的敌人。再几句话激一激这群人,这群人定然不会再为难自己了。
这群死囚犯一听郭嘉这么问,都纷纷说对,完全忘记了郭嘉是在被他们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