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偷听不到,只能换一种方法了。
苏有誉想但凡灵物,总喜在灵气充裕之地。
而灵气充裕之地,会有异象出现。
灵气所发出的异象就像凡人所言的王者之气。
灵气汇聚之所,亦有氤氲烟气。
苏有誉修道千年,对这望气,当然是精通的。
当下就去寻一座峰高,视角好的地方,爬山道时候,见山道旁大缝隙中,忽然有光一闪。
光芒颜色淡黄,有些像油灯发出的光。
苏有誉瞥一眼,光又没了,当下也没有细究,继续像山上行。
站在峰顶,眺望四野,只见未被挖过的麦田里,有些地方向空中飘荡一缕淡淡烟雾。
颜色成淡青色。
有此烟雾,表示地下有灵石。
或者其他类于灵石的存在。
烟雾太淡,又是断断续续,表明地下就是有灵石,那量也少的可怜。
挖的话,不划算。
但有一种东西,它生活在地下,钻洞便如人走路,这种东西,一见灵石,不论多少,都要吃掉。
这就是玉鼠。
玉鼠生长灵矿之中,而彩云山曾经就是出灵矿的地方。
苏有誉猛然醒悟,他们所抓的东西,九成九就是玉鼠。
一般来说,灵矿枯,玉鼠走,这只玉鼠没有走,定然是因此地玉矿还没有完全枯竭之故。
想到这里,苏有誉心中一喜。
若得此物,自己必然能够一步迈入上弦月境了。
按住心中喜悦,再看脚下各处土地,他要寻一个灵气最为充裕之地,提前过去布下阵法。
目光停留在清水城上方,只见其上灵气之雾,远远胜于各处麦田地里。
但是城中烟火之气太重,混杂在灵气的烟雾之中,让他无法辨别灵气的具体方位。
还是入城寻找吧。
下山时候,又留意了刚刚露出火光的地方,那里漆黑一片,也不听一点声音。
苏有誉站一会,正欲离开时候,那道火光又现。
一闪即没。
这里一定藏着有人。
灯火所在,在两道山峰的夹缝中,缝隙狭小,最宽处不到两尺。
借着月色向下看,若直接跳下,便会弄出声响,让人发觉。
看了看,从一处没有一尺宽的地方下去。
缝隙虽小,但他瘦。
且岩壁也不光滑,有落脚地方。
苏有誉慢慢下来,向灯火方向走。
几步之后,地方逐渐开阔,竟是一块开阔的地下石室。
唯一遗憾,就是太矮,苏有誉走路时候,得弯腰前行。
不过几步,看见了黑暗中的那盏灯火。
它在石室的里面。
苏有誉脚步轻悄悄地摸到那里,躲在一块石头后面,借着微弱的油灯光芒,看见这里坐着十一二个书生。
这些书生,围着一块方形大石团坐着。
打量各人,苏有誉蓦然发现,这当中有几个书生见过。
目光转向大石,上面空无一物,只有一个香炉,点着三根香。
一群书生,夜半三更聚集在此,不是为了讲禁书,那要做什么,商谈造反?
一会,只见一个书生起身,拿起外围石头上的油灯,向外走走,到处看看又回来。
“就这样吧。”一个书生道。
苏有誉愣一下,蹲这半天,就听一句这个?
众书生齐齐起身。
但没一个人走。
他们面向石壁,一人道:“以吾残躯,为民开路,以吾之血,为民除恶。”
这几句话粗俗蹩脚,苏有誉想他们好歹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竟然做出这么样的几句话来,真是有辱书生这两字。
又想这句,像造反的誓词,自己刚刚一想,还想对了。
一人念过之后,众书生便齐齐压低着声音又念:“以吾残躯,为民开路,以吾之血,为民除恶。”
苏有誉耳朵突然嗡嗡直响,好像从九天之上,忽然降下一道惊雷,劈在脑门上。
这句话当然蹩脚粗俗,因为说这句话的,就是个只认识几个字的粗人。
他是本教的教主。
他们是连山教教徒吗?
若不是,何以念此句,若是又为何清水、于城两地不见连山教庙宇。
难倒连山成了禁忌,不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了?
心中犹如起了惊涛骇浪,便要抓住他们一个来问问,又忍住了。
等他们一个个走,苏有誉才出来,点亮油灯灯,各处照照。
石室中干干净净,除了大石上的香炉,手里油灯,再没有一样物事。
心中有些惘然,望着油灯呆一会,又起身拿着油灯照石壁。
石壁光滑,苏有誉见上面雕刻着一幅幅画像。
心中惊喜,把油灯贴的近一些,猛然想到,自己就会炎火之术,用油灯干什么?
睡了两千年,越来越糊涂了。
放出炎火,石室之中,顿时如同白昼,石壁上面雕刻也清清楚楚。
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五个人物,没有一个像当年兄弟的。
心中怅然。
这些石刻,描了颜色,因而各人身上服装鲜明似真。
只见居中一人,穿黄色冠服,服饰之上,绣着山川人物,好像把世间万物全都绣上了。
旧年,若遇重大之事,教主便是这样打扮。
苏有誉心中一惊,赶忙又看左右,每一幅画,虽长相与当年旧人不似,当所着服饰无不是当年在重要场合所穿着的。
苏有誉目光,从一幅幅画上移动,心跳的越来越快,甚至突然觉得口干。
终于他目光移到穿着一身白色盔甲的战时上。
盔甲上不饰一物。
这正是当年自己战袍样子。
静静地望着石壁上的“自己”,往事又一次向心口撞来。
苏有誉连忙跑开这里,像逃跑一样。
来道峡谷正中,他轻轻一跃,跳到上面的大石上。
脱下上身衣服,任冷风吹拂。
好久,好久,心跳慢下来,变得正常,身上也不在滚烫。
苏有誉四下一望,决定进城,如今有太多事情要他进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