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娘娘您就不要分析那么多了,不用废话,直接出雪儿夫君的名字不就成了吗?”蓝儿着急催促道,“我还可以给您一个的提示,他是贵族子弟。”
“呃呃!”温晴有时也是个爱较真的人,特别是爱和自己较真,这就只是蓝儿为了逗她玩随口一问而已,她却开始认真地做起缜密的分析来,最后还真的被她给猜了出来,但她却还不太敢肯定。
“呃!那人不会是我们大家都敬重的三王爷吧?”
“哇哦!”蓝儿惊讶地嘴都张大了,感到很不可思议,“娘娘!您实在是太厉害了!这怎么猜出来的?你不会是早就知道是谁,故意逗我玩儿的吧?”
“哈哈!本宫猜的果然没错!”见蓝儿这个表情,温晴就知道自己是猜对了,“其实最开始是有几位人选的,但选来选去,感觉只有三王爷才配得上雪儿。”
“娘娘抬举雪儿了!雪儿没有您得那般好。”李雪颔首低眉,谦虚道,“是王爷不嫌雪儿低俗,肯娶雪儿为妻,是雪儿的福气。”
女子之间的话题如果不想冷场,那就只能聊八卦
平时!李雪、温晴与蓝儿三人都不是爱八卦之人,但今日却出人意料,三人居然聊着聊着就八卦了起来,而且还收不住。
由于蓝儿与温晴的好奇心,她们不断追问着李雪,李雪不忍拒绝她们,于是就一再地满足她们的八卦窥探欲,她将自己与张子樊的大概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哇!本宫很是羡慕雪儿呢!真是没有想到,赫赫有名而又以冷着名的三王爷居然会对雪儿热情似火,雪儿可真是幸运!”
温晴一直都向往着寻常人家夫妻的生活,她认为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爱的人厮守到老,但偏偏,她却爱上了这世上最孤独的男人,进了这最令人寂寞的深宫,她很憧憬李雪与张子樊之间的爱情故事,“好羡慕你们!”
“娘娘又打趣雪儿了!”李雪娇羞道,“明明娘娘与君上的爱情故事才更令人羡慕!”
“哎!”
莫名,蓝儿突然伤感地叹了口气,“雪儿!我和温娘娘是真的很羡慕你,我是爱而不得,而娘娘尽管得到了皇兄的躯壳,却没得到他的整个人”
“呃呃!”李雪听到此话,瞬间就读懂了温晴眉宇间的那丝落寞,“雪儿错话了,多有得罪!还望温娘娘和公主殿下不要与雪儿一般计较。”
“嘿!本宫和蓝儿都不是爱计较气的人,是雪儿你多想了,你没有错话,我们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温晴脸上的红潮还未褪去,看起来十分动人,声音也十分悦耳,“本宫算了一下,我们三个的年龄差不多大,而且也都聊得来,那我们就拜个姐妹吧!好不好?今后见面就可以直接以姐妹相称,不用再客套地尊称了,客套客套着,人就都生分了。”
“好啊!好啊!”蓝儿第一个跳起来赞成着温晴,她是真的十分不喜欢那套虚礼,她向来直率惯了,“蓝儿很是赞同晴儿姐姐的提议,雪儿你呢?”
“雪儿当然乐意了!”
收获一个朋友,李雪自然也高兴,但她是内敛型的,悲欢喜乐都藏在心里。
“不过,雪儿可能只会在私下里直接称娘娘和公主为姐妹,在公众场所,该称呼什么还是称呼什么,雪儿的身份是三王爷之妻,行为处事都很受限制的,而且,三王爷是大家心中的英雄,雪儿可不能因一时嘴快而就毁了王爷的形象,希望娘娘和公主能理解!”
“理解!理解!我们都理解!”温晴搭上李雪的手,她对她很有好感,似往日好友。
“真的很奇怪!不知为何,总感觉我们很早之前就相识,或许我们是前世的姐妹也不定。”
“同感!”奇怪,李雪真的很有同感,她连连点头道,“第一眼见到晴儿姐姐,就感觉很熟悉,真有种似曾相识而又记不起的无奈纠结,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哇!你们这不叫前世的缘分,而是叫做今世的相见恨晚!”蓝儿插话道,“话,投机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只你们有,本公主也有,只是这种错觉很难遇到而已!”
“嗯!公主殿下得对!”
“雪儿!你真是该打,怎么还唤我殿下?叫我蓝儿即可。”
李雪一时难以改掉彼此间的尊称,于是经常被温晴和蓝儿教。
话不投机的人上一分钟就感觉烦,而话投机的人呢,总感觉交谈的时间甚少。
太后娘娘被王公公扶着回宫后,气儿还未消,于是就拿桌上的物件儿出气,将其撒了一地
“太后娘娘!气火攻心,您保重贵体,不要因某饶话而伤了自己,那是不划算的。”王公公好意劝道。
“哼!竟敢怀疑本宫!”太后娘娘粗暴地直接打断王公公的话,“他,他算个什么东西,当年如果不是本宫,他会坐上那个位置吗?真是不知好歹,忘恩负义”
“太后消消气儿!君上也就只是怀疑而已,他又不敢拿您怎么样。”王公公低声低气道,“君上也是个有野心的人,而太后将他逼得太紧了,俗话,把狗逼急了,狗也是会跳墙的。”
“如果本宫不看紧他,那他就会逃出本宫的掌控,如若本宫手上的底牌没了,那本宫也就完了。”
“太后多虑了!这些年过去了,君上始终是有名无实,也没有后台力量,而太后却是一直在集聚着自己的力量,足以与三王爷相抗衡。”王公公顿了顿,继续哄道,“再则,君上不是傻子,他有自知之明,他是不敢拿太后您如何的,太后尽管放心才是!”
“的也是!”
人人都喜欢听些吹捧的话,太后也不例外,她的气儿此刻已消了许多,“不过,如果本宫不在这事上多逼逼他,那你,本宫该怎么办?难道让本宫任由着他胡来,随他去彻查当年的那事儿吗?”
“那件事牵涉的范围太大了,的不敢多话。”王公公自觉道,他知太后厌恶他人过于干涉她的事儿,于是就不多话,“的明白太后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