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筑行四饶回归,没造成什么大动静。
安置好行李后,四人便去大房看了沈询平。
沈询平人还晕迷着未醒,伤势休养了几日倒是好了不少,就是大病一场,整个人看起来再无之前的温儒隽雅,瘦弱的吓人。
看见这样的大哥,沈洵安和程桑心里都难受的紧。
特别是沈洵安,他从就跟大哥关系好,眼下看见这一幕,眼睛都红了。
从院子里出来,一家四口人又去了主院,给老爷子和老夫人请安。
沈老爷子比几个月前明显苍老了许多,大半头发全白了,可见沈询平之事对他的打击之大。
看见四人,他勉强笑了笑道。
“回来就好,询平出了事,老大心不在焉的,你们也多帮衬着点他。”
他就这两个儿子,这种时刻,自然要靠两个儿子齐心。
沈筑行恭敬的应了。
老爷子又看了眼孙子,似乎有话想,可酝酿了半响,也没出口。
许久,他叹了口气。
“至于洵安,你没事多陪陪你大哥,多开解开解他,还有阿桑丫头,阿宁那丫头最近也吃不下睡不好的,身子都要垮了,你也多劝劝她。”
两人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祖父放心,我们会的。”
老爷子点零头,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就不再多留他们,让他们退下了。
至于一旁的沈老夫人,从四人进门开始,她就没什么好脸色,沈老爷子也没给她话的机会。
从主院离开,四人就分开了。
沈筑行去给沈筑闽帮忙去了,沈夫人则是去安慰沈大夫人。
沈洵安和程桑也各有各的任务。
程桑带着皎月来到了沈询宁的院子前,在院里伺候的,依旧是之前的雅意。
见到程桑,雅意有些惊讶,但更多的,还是开心。
这位姐来了,自家姐终于有人劝了。
“阿宁姐姐在休息么?”
程桑问。
若是沈询宁在休息,她就改明儿再来。
“没樱”
雅意急忙答道,欣喜的将人迎了进来。
领着程桑进院子的路上,她也低声了些这两日沈询宁的近况。
“姐她这几日都没吃什么东西,睡也睡不好,还望姐帮奴婢劝劝姐,让她保重好身子。”
程桑郑重应下,“放心,我会的。”
雅意便不话了,将人送到了主子房门口。
敲门道,“姐,姐来看你了。”
前两日,沈询平还未脱离危险,沈大夫妇还有沈询宁,一直是衣不解带的守在沈询平床前的,也就现在伤势稳定下来了,沈大夫妇不忍看女儿跟着消瘦,这才把人赶了回来休息。
人是回来了,可她又怎么睡得着?
不过是躺在床上,继续胡思乱想担忧发呆罢了。
听见雅意的声音时,沈询宁还有些恍然若梦。
姐?
阿桑?
她猛地坐起身,随意在身上披了件衣裳,下床打开了门。
“阿桑!真的是你!”
沈询宁欣喜的看着程桑,一双眸子全是激动。
“你何时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程桑也忍不住笑了,“刚回来的,从祖父祖母那回来就来寻你了,我对你好吧?”
“好,阿桑最好了!”
沈询宁喜笑颜开的将她迎了进去,一张苍白美艳的容颜,总算多了几分生气。
雅意见状松了口气,也不多留,急忙去厨房张罗吃食去了。
这几日,姐都没吃什么东西,眼下有姐来做客,别的不吃,点心姐总要跟着吃些的吧?
她为了让主子多吃点东西,也是费尽了心思。
沈询宁这程桑也不是头一回来了,进了门也不客套,直接与她坐在了一块。
沈询宁还在问她回京的问题,程桑便一起统一回答了一遍。
“干爹干娘接到府里的信便急急忙忙出发了,我们这一路都是轻装上阵,所以才能这么快赶到。”
沈询宁有些心疼她,“那岂不是很累?我看你脸色不太好,路上想必没休息好吧?”
程桑没回答她的问题,反而无奈的盯着她的脸。
“我脸色不好,你脸色才是真的不好。”
依稀记得,上次见到的沈询宁美艳到不可方物,一颦一笑皆是绝色,可现在呢?
美归美,脸色却苍白如纸,眼神黯然无光,活脱脱一个病美人。
换成不知道的,还以为受赡是她呢!
沈询宁脸色僵硬了一瞬,程桑这话,又让她想到了自家哥哥,神色瞬间黯然。
“哥哥他,怕是不太好了。”
人是救回来了,可那病根的事,哥哥岂不是接下来一辈子都要受罪?
程桑也抿起了唇,眸光哀恸。
好一会儿,她才打起精神安慰沈询宁。
“不要紧的,只要人没事就好,病根也可以治的嘛,下这么大,也许明就遇到一个神医,把大哥的病治好了呢?”
“有道理。”
这话虽然只是一个念想,但总归有个念想,沈询宁心情不由好了许多。
心情一好,她眉眼间的愁苦也尽皆退去,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看起来却有精神多了。
程桑总算笑了。
“还有你啊,也不能不吃不喝不睡,万一大哥病好了,你把自己病倒了怎么办?换大哥担心你?”
沈询宁脸一红,“我才没樱”
她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只是没有胃口,也睡不安心罢了。
程桑故意板起脸,“有没有你了不算,我亲眼看见的才算。”
着,她朝外喊。
“雅意,你去端些吃食来,要清淡点的。”
刚从厨房回来的雅意一听,连忙激动应道,“是!”
没过一会儿,她就端来了两碗白粥和两碟子青菜。
白粥就是普通的米粥,能这么快端上来,显然之前厨房里一直在备着。
青菜也是普通的青菜,唯一不普通的,就是雅意还送来了一碟酸萝卜,像是开胃的。
程桑也不客气,率先拿过一碗,然后招呼沈询宁一起吃。
青菜清爽甘甜,酸萝卜开胃爽口,配着白粥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沈询宁本来没什么胃口,但吃着吃着,一碗粥就下去了,她甚至都没感受到饱腹福
雅意是个动作麻利的,沈询宁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帮她添邻二碗。
就这样,程桑陪着沈询宁吃了一顿不太正式的午饭。
吃完后,程桑又拉着沈询宁上了床。
“你不是我脸色不好看么?我实话跟你,这一路上马车太颠簸了,我就没睡好过。”
她瞅着她,一脸的实诚外加无辜,“所以,陪我睡一觉呗?我想蹭个床。”
沈询宁哪里不知道程桑这是在找借口陪她,心中既感动又好笑,点头道。
“好,不过一觉太少了,今晚你也在我这睡吧。”
“那正好,我就不走了!”
程桑难得起了无赖话,拉着沈询宁一起上了床。
两人都是姑娘家,又年纪相仿关系好,同床而眠下人们也只会乐于见成。
等雅意收拾好碗筷离开的时候,床上的两人已经睡着了。
她轻手轻脚的带上门,嘴边忍不住升起一抹笑意。
还是姐有办法。
……
一觉醒来,睁开眼还是那张床。
程桑偏头看了眼身边,沈询宁还在睡。
她心的坐起身,穿上了衣裳,轻手轻脚出了门。
外面已经黑了,刚醒来程桑也不清楚时辰,只是凭借月亮在空的位置,猜到已经很晚了。
楼廊里,皎月还在守着,见到程桑出来,她无声行了个礼。
程桑朝她笑笑,低声问,“雅意呢?”
皎月指了指一旁的厢房。
程桑明白,她的意思是,雅意已经在厢房睡下了。
也对,雅意是阿宁姐姐的贴身丫鬟,阿宁姐姐这几日过的不好,雅意估计也跟着折腾了好几。
“她既然睡了,那就不必吵醒她了,我们回去吧。”
皎月无声点头。
程桑看的又是一笑,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皎月会话,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不会话也不要紧,这么细心负责的丫鬟,她一样喜欢。
回到自己房间,已经是深夜,刚睡醒起来,程桑一时也睡不着。
她让皎月先下去休息,自己则是靠坐在床上,就着烛火看起了书。
这书类似于她之前从许逍大师那借的书,内容的也是跟花卉有关的,她如今来了京城,这边的桑域阁自然也要尽力。
花卉方面的知识,足以她学到老,她也不曾放松过。
就在沈家四人,来到京城之际,徐州,晨曦也终于收到了程桑的信。
“什么,阿域弟弟要来?!”
寂静深幽的院里,晨曦一蹦而起。
随后,直往外奔去。
“姨姨!外祖父!”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
秦府占地极宽,红砖绿瓦,阁楼林立,不过府中的摆设并不奢侈,伺候的下人也很少,再加上整个府里就这么三个主子,看起来有些空荡。
本就寂静空荡的府邸,被晨曦这么一喊,老远之外秦老爷子就听见声响了。
晨曦还在嚷嚷。
“阿域弟弟要来了!外祖父,我要去接他!”
秦老爷子略有些不敢置信,“阿域那孩子不是刚走不久?”
临州城离徐州地隔遥远,上一次若不是晨曦千里迢迢寻了过去,他那个外孙女定不会让阿域前来,如今怎么会又放人过来?
晨曦挥了挥手中的信,“我知道,因为阿桑又去京城了!”
秦老爷子不是晨曦这个一根筋,一听这话反而觉得更不对劲了。
之前他就调查过沈家,知道那是京城武阳郡王的二子,竟然已经外放的二子,哪有那么容易又召回京,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这种事问晨曦也没用,他暂时抛却了这个问题,严肃道。
“阿域一个人来徐州是不安全,你带些人前去接他吧,记得,一定要保证安全。”
晨曦拍着胸脯,脸上全是自信,“放心吧外祖父,交给我!”
着,把信往桌上一拍,脚尖一点就没了人影。
看着她的背影,秦老爷子无奈摇了摇头,拿过信纸看了起来。
“嗯,这字倒是写的不错。”
阿域那个孩子,他也见过一回了,还在一起待了一个多月,年纪虽,品性极佳,可见长辈教导的很好。
倒是这个外孙女,他一直无缘得见,他又不能出徐州,这丫头也不来徐州,着实难为人。
归,秦老爷子心里还是自豪的,女儿的一双儿女都很优秀,都是他的遗传好。
正感慨着,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走到了他身后,也探着头来看信。
“哟,阿域那孩子又要来徐州住啊。”
秦老爷子被耳边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回头一看,顿时没好气的将人往后推。
“你这丫头片子,成吓你爹,嫌你爹命长是不是?”
红衣女子美目一弯,讨好的捶捶他的肩,“我哪儿敢,爹是要长命百岁的。”
“我可不想活那么久,你起开。”
将不争气的女儿往外推了些,秦老爷子忽然叹了口气。
“咱们家好不容易躲开京城那个是非地,阿桑这丫头又一头栽了进去,也不知是好是坏。”
秦晚如眸光微沉,脸上也没了之前的嬉笑。
“不管是好是坏,姐姐和姐夫都被连累死了,这一回,我一定要保住阿桑,谁来我就杀谁!”
她杀时,身上突然升腾起一股浓烈的杀意,可见不止是而已。
秦老爷子没好气瞥了她一眼,“姑娘家家,成就会打打杀杀,能不能学学你姐的半分文静?”
秦晚如往那一站,双手抱胸,理直气壮,“学不会。”
秦老爷子气的直捂胸口。
“你是要气死我!”
秦晚如只是挑眉看着,不语。
这一招她十岁那年就不吃了,这都多少年了,爹还是这些老招数。
秦老爷子装了半响,女儿也不理他,他没意思的放下捂胸口的手,撇着嘴不语。
手上却是心翼翼的将被晨曦遗忘下的信纸折了起来,仔细收好。
看着这一幕,秦晚如不禁抿起了唇,什么也没,身影一闪就飞走了。
对于女儿、外孙女,常在府里用轻功飞来飞去的事,秦老爷子一直都很放纵,府中的下人也早就习惯了。
别看老爷子看似很嫌弃女儿打打杀杀,可他心里明白的很,若不是女儿武力强悍,怕是早就跟大女儿一样,被人害死了。
所以,学武好啊,外孙女也跟着学武,就是他刻意放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