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过去的纯真(1 / 1)曹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醒,下课啦!”曹笙口水还没擦干只感觉一阵地动山摇,同桌一套降龙十八掌差点儿把她推到隔壁排。这节课本来是数学,因为周五老师们开例会变成自习,不仅成全了曹笙的美梦,班级更是盛况空前睡倒一大片。

高三的日子不好过,大家熬的都挺艰难。距离高考还有13天,迷茫替代了同学们的笑脸。

当其他班主任脚不沾地跑回到班级安排最后一节课大扫除的时候,唯独不见曹笙班主任叶凌云的踪影,每次开完会从没准时回来过。升上高三之后其他班主任恨不得全天候看着学生,叶凌云倒做起甩手掌柜。

亏得是高材生支援家乡建设教育,否则如此任性地行径怎么可能上班头一年就当上班主任。当然,要不是确实能出成绩更不可能无风无雨度过这三年光阴。开完会或是课间叶凌云都不会到班级巡视,师生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留出余地,不逼迫的那么紧。

你是否会觉得有如此气魄,名字如同古龙笔下侠客的老师,在这样一部女频网文里必然是帅的惊天地泣鬼神,学生无心上课整天花痴老师的绝世容颜?!

不,叶凌云是位姑娘。

叶凌云回母校任职时正赶上新高一升上来一批老教师退休,学校用人紧张。因为北师大毕业的名头在那儿,学校领导开会商议经过投票后决定让她接手四班,替换申请退休的董老师。起初只是作为代理班主任任职,同时兼任一班、二班以及她所在四班的语文老师。

高中三年间她软硬兼施,大事上雷厉风行小事上坚持怀柔。通常高中的班主任哪有耐心每个孩子都放在心上,加之高中的紧迫性,只要不闹事儿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便没什么好在意的。叶凌云却没那么做,开学的第一周她始终致力于让班级里的同学互相熟悉,提升班级荣誉感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而后才是教育,不同的孩子制订不同方案。

所以哪怕四班并非重点班,班上体育生和艺术生加在一起占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个班仍旧没有像其他人认为的那样散掉。学生们爱叫她云姐,当然前提是全班的分数必须都在450分以上,否则云姐就会变成雷姐,天雷滚滚轰炸TA们。

“做什么美梦啦,别愣神了,何老师叫你去多功能教室。”同桌收拾着她俩桌子上的东西,班长站在讲台上指挥各组干活儿。云姐早自习的时候就已安排完分组和要求,用云姐的话说既然从小到大那么多次大扫除都有经验,那么把活干好啥都行,干不好活返工就等着在班级做卷子吧。

曹笙帮着同桌收拾,她被分在打扫高三年级组办公室,组长就是她。组员们都和她打完招呼先去了,最后地留给她拖,大活由迟到的人干。“我梦见自己成为女明星了,哈哈哈哈哈哈。”

“咋样!梦里你干啥呢,有没有大帅哥!”

“我看你满脑子没别的,活脱追星狂,我就梦见自己在宾馆的沙发上睡着了,没有啥别的。”

“切,你瞧你都出去拍过几次戏了,梦里还一点儿花样都没有。要睡也不能自己睡,不得搂个大明星呀!”

“你再这样云姐少不了找你谈话,张学友的贴纸铺满咱俩的桌子还不够,你还指望我梦里帮你搂一下不成。”曹笙轻轻点着同桌的脑门儿,结果像是点开CD机,同桌直接唱了起来。

“当然要留给自己一个晚上,来补偿生活里的那些不爽~”

“得,你自己留吧,你再光唱不去干活,云姐就能留你一个晚上,让你卷子写到爽。”

走出教室曹笙听到班长嘲笑同桌唱的难听,俩人在班级里斗上嘴了,她在走廊里咯咯的笑。路过一班还瞧见龙哥和班长抢报纸,他的那些报纸都是宝贝,每次扫除擦玻璃这些报纸被征用他都要坐在办公室赌气。主任看到他这样只好把楼上的报纸都给他拿来补上,才能哄好这个一百八十来斤的数学老师。

整个年级组甚至全校的大部分报纸看完之后都会收归龙哥,他家里堆得都是各个年份的报纸,统一用木板压得板板正正,一点褶皱没有。这份痴迷来自哪儿曹笙不知道,只当是年岁大的人养成的习惯。

多功能教室里五班班委在带着干活,他班负责这块。同是艺术生俩人经常在一起上课,曹笙问了几句他想报哪儿而后推开仓库的门寻找何老师的身影。

小仓库基本只由何老师自己打扫,平时不让学生进。这里放置着舞狮用的狮头、皮影箱、各式传统乐器、甚至还挂着一件京剧的戏服。何老师是音乐老师,上他的课这些东西都是教具,无论是歌曲、戏剧他都能给你演绎上**不离十。

曹笙敲门站到门口的时候,何老师正在箱子里翻找着什么。带着厚厚的老花镜都有些看不清,两撇山羊胡子上沾到不少灰。

“何老师,您去班里找我了?”

“没,我开完会出来碰见你们班班长陈文续了,他出来倒水。我就告诉他下课让你来,省的我去了。没啥事儿,给你样东西。”

好一通翻找何老师才从他层层上锁的旧木箱里翻出要给曹笙的东西,那是件傩戏面具,经久不用存放时间长,上面的漆面斑驳脱落不少,但总体没有皲裂破损,仍旧能瞧出面具上刻画人物的神态。

“听叶老师说你想考中戏?”

“对,自打在您这儿知道话剧之后对我的吸引特大。尤其老舍的《茶馆》,我虽然没现场看过但是光看书就很意犹未尽。我和云姐商量过,我的文化课分数足够,剩下的就是看艺考分数和面试了。”曹笙对于话剧的痴迷不亚于她同桌追星狂的程度,假期有空父母就带她出去看些小剧场的演出,99年的迎接千禧全校联欢会上曹笙还和同学一起编排了一出话剧。

对于曹笙这样热爱话剧何老师极为感动,多次在曹笙觉得自己天分不够的时候鼓励她。

“师生一场没什么好送你的,要是你真能走到面试那步,拿着这个面具去。今年有位主考官是我曾经的学生,他不会给你开什么后门,以你的优异走后门太羞辱你了。但是他会在你进学校后好好教你的,不会让你走上那些小戏子的歧途。”何老师摩挲着面具,他弯腰太久有些累,坐在了木箱子上。

“谢谢何老师谢谢谢谢,这太贵重了,我不敢收。”曹笙诚惶诚恐,局促地站在门口不敢把面具接过来。

“有啥不敢的,这东西你拿出去卖都没人要,哪儿贵重。我不能帮你开啥后门,老师没那么大能耐。我就是希望你能成为名好演员,就像帮我实现梦想似得。你也知道,我要不是摔断了腿,恐怕就留在省剧团了。”

“我太怕辜负您了。”

“又要开始自我否定了是不,快快快拿着面具赶紧干活儿去,还有十几天才高考呢,别搞得跟在我坟前哭丧似得。”

何老师笑着说出这些话,捋了捋胡子上的灰。曹笙接过面具鞠了一躬就跑走了,她不敢看何老师托付梦想的眼神。年轻时何金元这个名字冠绝三江,祖上便是戏剧行当中的大家,他自幼耳濡目染天赋卓然。曲艺团和戏剧团为了争抢他没少费劲,话剧进入中国后掀起的新风潮中何金元是弄潮儿之一。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本应声名鹊起的他在排练时从布景的楼梯上高高坠落,摔断了腿没办法正常行走。省文联多方联系,最后把他安排在千林中学当音乐老师,算是落得个衣食无忧的后半生。

曹笙现在那个劲头颇有当年他在上海接触到话剧,兴致勃勃赶去看后来参与排演的样子。这是座小城,他希望能捧起一个有同样梦想的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