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家,进屋又坐了半天,曹笙仍然没回过劲儿来。
在车上的时候她一直翻男孩儿留下的外套口袋里有没有什么东西,通常剧情发展到这儿,那必是男主角假装匆忙地离开,留下还沉浸在惊鸿一瞥中的女主。恋恋不舍的女主偶然在遗留下的各种物件上发现联系男主的方式,一段情缘便这样展开。
曹笙拍了数不清多少部这样的戏,对于这类套路还不是门儿清。
可这件牛仔外套内外几个口袋里空空荡荡,除去衣服上带着的洗衣粉味道外,整件衣服上什么属于那个男孩儿的印记都没有。
曹笙心中不免有些小失落,但同时还很欣慰。
欣慰是这说明一直以来都是她错了,她过分提防每个人的好意,总觉得背后带有什么目的。可那个男孩儿真实纯粹地在表达自己,是她过分解读,以为句句城府。
失落是这样便意味着萍水相逢就此分散在人海中,纵然想要琴心先许,也无后音。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分明是个很普通的男孩儿,怎么会如此念念不忘。长得既不帅,皮肤还有点黑,个子倒是有一米八十多还挺高的,可她在帅哥模特如林的娱乐圈里什么样的没见过,更何况那男孩儿的样子并非她所中意的那款。
可心里的声音一直在反反复复琢磨男孩儿说的那些话,曹笙心思极细,这一咂摸感受出点儿别的意味。
那些话细细琢磨,曹笙最大的感受是她终于在这个社会里,被当做正常的人来看待了。这么多年无论她走到哪儿,凡是认出她的时候人们必然都围着拍照,甚至上来要求合照,好些时候直接把手机一摆自拍起来,根本不管她是在走路还是在与人交流。
人们围观她,或者说围观这些艺人明星,向来是如同逛动物园看猴子,艺人明星不过是个摆设,人们并不在意这些人想不想被拍,是否有心情合照。
前两年有位艺人家中至亲离世,追悼会上粉丝堵门合影追星,虽说是去送花圈挽联,可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灿烂到锥心,本来肃穆安静的追悼会现场,瞬间变成粉丝见面会,气的那位艺人的歌手朋友大发雷霆,可这样的仗义之举事后却在网络上被一番口诛笔伐。
当把那些批判性的词语,放在那位痛失至亲地艺人以及为朋友挺身而出的歌手身上时。人们并不考虑追悼会是什么样的场合,只一句“吃这碗饭什么都要受着”为由,掩盖掉一切,只为把这二人作为靶子竖起来,供人们批判。
可这又不是旧社会,戏子靠票友养着,怎么就不问青红皂白,一律视作耍大牌呢。
所以娱乐圈没个不虚假畸形,发布会的时候演、采访的时候演、做活动的时候演、吃饭的时候演,唯独拍戏的时候不会演。但凡只要前面演得好,拍戏的时候演技差真耍大牌的那些人反倒没人骂,有敢骂的把实话说出来,那粉丝可不饶你,都能把你家被单儿什么颜色的人肉出来。
艺人在镜头前演戏,镜头后演的比镜头前还好。演爱助理、演尊师重道、演豪爽、演直性子、演不畏强权,总之什么都是演出来看的,甚至关起门来在屋里的时候都要演,不然生怕什么地方有人录着音,演久了自己都信了。但是终归自相矛盾,时间久就会出大问题。
曹笙觉得累,所以她从来不演,虽说没严重到毁誉参半,可她的风评向来不是那么招人喜欢,演技好业务能力强无从下口,那自然就要从生活里的各种事儿下嘴,实在没的说就说她能吃,背地里指不定怎么催吐,这她都经历过。
今天和这个男孩儿的聊天,是她第一次在面对普通人的时候,没有被人过分尊重或者过分追捧,俩人真如萍水相逢的两个正常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天,过后便再也不见。
因为曹笙始终强调自己是个正常人,在外面影迷啊喜欢她的人见到她,真犯不上跟个尖叫鸡似得,正常打个招呼聊两句没啥不可,非要凑一团搞得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们也围上来,她还要被小娱记瞎写。
可从来没有,哪怕曹笙极少以粉丝称呼喜欢她的人,但那些人如同没有尊严和意识一样,见到她自动触发开关,尖叫、拍照、发朋友圈一气呵成。有时候曹笙都觉得其实没人在乎她,大家在乎的是见到她这个行为,这样发到朋友圈有面子。
可是每个人都像个正常人一样,大家和和气气聊两句多好,要不是拍大夜戏她愿意说话。曹笙这个人特别爱逛菜市场,她不管有没有通告最爱做的事也是最能令她放松的事便是逛菜市场。
起初她没什么名气的时候倒还行,摊贩大婶儿见到她也就是熟客之间的聊天,后来她逐渐火起来去的少了,或者有时候在其他国家或城市去陌生的菜市场,一旦被认出来那就是全菜市场的围观。到头来,不管在哪儿她还是那个“猴”。
所以她特别特别羡慕梁家辉、刘青云逛菜市场那个从容劲儿,分明人家比自己红多了,还是大前辈。可为什么人家逛菜市场就能消消停停,自己只能被当猴看。
去年拍戏的时候曹笙问过梁家辉,俩人候场坐一起聊天的时候曹笙就问:“辉哥,为什么你逛菜场的时候那么安静,都没人拍你。可我出去要么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要么就要被人围观拍照。”
作为大前辈老演员梁家辉一语惊醒梦中人:“因为你演的是那些大婶的女儿,可平时又和她们没关系。我在香港那些菜场的呀姨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不是明星的时候就在菜场里打滚,是明星又有什么关系。”
后来曹笙一寻思,确实如此。她在菜市场最受欢迎的那个阶段,恰好就是她拍了几部家庭剧的时期,对于那些卖菜大妈们来说,自己演的或许就是她们的女儿,而且这些大妈平时无聊打发时间看剧,就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看。
所以她走到哪儿都有人喊小妹、闺女、幺妹儿,大意都是像在喊大妈们自己的孩子。
大陆人口基数大但是艺人顶尖的只有那么几个,她自打进入这个层次之后也是稳坐江山不倒,除非她自己退出影坛,否则短时间很难会有人直接撼动。不仅是作品数量,同时还有质量以及业务能力。那是不管流量怎么刷,都冲击不了的王座。
香港因为自身定位原因,虽然人口也多可是各类电视台的艺人培训班同样多,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明星,香港影坛发达时有多少在大街上被星探看中一炮走红的草根,在成名前哪个不是在街头摸爬滚打混饭吃。
所以这些人成名后走在香港街头并没有大陆艺人这样的烦恼,一是市民、摊贩、店主们早已司空见惯,二是香港街头便是港片的片场,谁都不好意思做什么,万一人家是在拍摄呢。
向来曹笙都能从一个点延伸思考出好多好多其他事,想了这么半天她忽然感觉有点饿了,开始后悔没听老许的话去市里的楼上住,非要让张岱送她回别墅。结果现在张岱换上自己的车回了公司给他配的房子,曹笙哪儿好意思再让张岱从市里开回来接她。
毕竟这是青浦区,名义上属于上海,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距离市里也不算特别远,但现在正晚高峰,她半个小时开到环城,估计堵得城都进不去。
那个男孩儿送的蛋糕就放在茶几上,曹笙不是不想吃,她有点儿舍不得。她坐这儿握着手机和蛋糕相面,心里直纳闷儿自己这是怎么了,以前她也不这样啊。那么多模特、明星送的东西不比这蛋糕好多了,她该吃吃该扔扔,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还留念想,念想这东西最不堪一击,会让她脆弱。
思来想去,曹笙还是打开决定吃掉,然后开车进城喝点酒。可蛋糕放在嘴里食之无味,她不由得在想,落下衣服的男孩儿,是不是把自己的心思带走了,而他现在又在哪儿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