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拜入苏门(1 / 1)声行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场瑞雪把汴京城装扮的银装素裹。

整个京城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家家都在张灯结彩,人人都喜笑颜开。

置办新衣的、买酒肉的、买爆竹烟花的、杀猪宰羊的、换桃符写春联的、贴剪纸的,富贵人家更是热闹,比如咱们的高衙内家。

大清早的府里上上下下就开始折腾起来了,挂灯笼换桃符那样的事儿自有下人去做,高槛锻炼完以后被吵的没法静下心来读书,正好丫鬟小楠来报,高俅找他有要事。

高槛来到书房,高俅早已等的不耐烦了。

见高槛来了,高俅笑眯眯的把他拉了过去,神秘兮兮的对他说要带他去见一个人。

至于见谁?等会就知道了。

高俅带着高槛坐着马车出发了,后面跟着四虎一剑和一辆装满礼品的大车,在数十名家将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下车以后,高槛抬头一看,只见牌匾上丰腴跌宕的两个大字——“苏府”。高槛暗自纳闷呢,没听说朝廷里有哪个姓苏的这么厉害,能让堂堂的高太尉亲自登门拜访。

殷喜正欲上前敲门,被高俅喝退,高俅亲自上前,规规矩矩的敲了三下。

不一会,一个书童前来开门。高俅从怀中掏出拜帖双手呈上,对书童说高俅求见先生,书童让高俅众人稍等,自己进去通报了。

高槛更加惊讶了,老家伙这是怎么了?平时见皇帝也没见他这么恭敬过啊,连对一个小小书童都客客气气的。

不一会,书童回来了,带着高俅等人进府。这是一座朴素的小院,虽小却很精致,处处透着清雅脱俗之气。一行人来到了书房门外,高俅让其他人候着,不可造次,只带高槛进去。

书房内,一位儒雅的老者正四平稳的坐着喝茶。高俅赶紧上前,一揖到底,口中称道:

“学生高俅,拜见先生!”

“高太尉折煞老夫了,我苏轼可受不起你太尉大人的大礼!”

高槛一听“苏轼”俩字,差点给惊掉了下吧,偶像啊,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正要上去要个签名,忽然想起来,这场合好像不合适,没看到人家老爷子对他老爹都没什么好脸色,说话都带着刺儿呢。

自己这么贸然上去要签名,不被赶出去才怪,只能强忍着,等会看情况再说。

高俅尴尬的笑了两声,继续说道:

“先生说笑了,当年要不是先生举荐,哪有我高俅的今日,先生再造之恩高俅没齿难忘!”

“好啦!别装模作样的了,坐下说吧!”

苏轼也是豁达,不难为高俅,虽然高俅名声不怎么好,可是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再说好歹也是故人,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也就不会让他进门了。

“说吧,找我什么事?这么好心的把我从廉州调回来,有什么图谋啊?”苏轼没好气的问高俅,至于一旁的高槛直接被当做空气给忽视了。

苏轼调回汴京这事咱们要絮叨絮叨。

苏轼之前因为反对新政屡遭贬斥,最远被流放到了现在的海南岛,徽宗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才又被调到了廉州任团练副使。

高俅发迹以前在他府上做过一段时间的书吏,所以高俅在他面前自称学生。

后来苏轼被贬官就把高俅介绍给了小王驸马都尉,高俅这才有机会抱上了端王赵佶的大腿,从此平步青云。

高俅这人千不好万不好,但有一样好,他念旧嗯。当上太尉以后就把他的大恩人苏轼给调了回来,任了个朝奉郎的闲置,算是请他回来养老来了。

苏轼现在住的这个小小别院也是高俅送给他的,他可买不起汴京的房子。

本来要送豪宅的,但苏老爷子坚辞不受,就这个小院子都还是推三阻四了好几回才勉为其难的收下的。

按后来高俅对高槛说的话就是,老爷子怕高俅的恶名玷污了他一生的清流。

高俅见苏轼直言不讳地问他来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把一旁发呆的高槛拉过来跪下,然后才对苏轼说到:

“先生,学生今日冒昧前来是带小儿高槛前来拜师的,小儿虽身性顽劣,但天资聪颖,近来每日勤学不止,老夫府中和汴京城内的藏书基本上被他看完了,一般的酸丁,学生自信还没资格成为犬子的老师,只有您这样满腹经纶,才高斗、一身正气、冠绝天下的宗师才配做我儿的老师。

还请先生成全!”高俅说完,又是深深一礼。

高槛总算是明白他老爹带他来找苏轼的目的了,真难为这老头一片苦心啊,激动之下也对苏轼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学生高槛,拜见恩师!”

苏轼听高俅把这小子吹的厉害,也定睛瞧了过来。

他不信居然有人能把整个京城的藏书都看完,这还是人吗?顿时好奇之心大起,站起身来走到高槛面前说道:

“老夫一生阅人无数,年轻人有点聪明的见过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虚有其表,尤其是你们这些个衙内、公子。

既然你老爹把你夸的这么厉害,我且考考你,若是你能过了老夫这一关,收你为徒也不是不可以,怎么样,敢不敢啊?”

苏轼以为高俅在吹嘘,想借自己的名声让他儿子扬名,就提出了这么个要求,想让高俅父子知难而退。

他苏轼是什么人啊,岂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给他当学生的,想当年被贬到海南岛那鸟不拉屎的地方都有人千里追寻来拜师的,也没见他收几个徒弟啊。

但凡能做他徒弟的哪一个不是旷世奇才。

不料高槛听了苏轼这话大喜啊,直接跳了起来一脸自信的问道:

“先生这话可当真?若我能答出先生所问,就收我为徒?”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若是你答不上来,从今以后你高家父子莫在踏进这门槛!”苏轼也干脆的回答。

“好,先生请出题!”

“小子,听好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语出何处啊?”苏轼问出了第一题。

“《论语,为政篇”高槛不假思索的回答。

“不错”苏轼点点头,继续问: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语出何处?下句是什么?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出自《孝经,士”高槛还是一语道出。

苏轼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意,继续问道:

“夫以居攻出,则居欲重,陈欲坚。发欲毕,斗欲齐。出自何处?如何理解?”苏轼增加了难度。

“《尉缭子,战威第四篇意思是说:要由防御转入进攻,防御就要稳定,阵地就要坚固,发起进攻要使用全部力量,战斗行动要协调一致。”高槛还是那么的自信。

苏老爷子,捻了捻胡须,有点吃惊了,但他不信这个邪,继续问了几十个问题,从夏商问到了大宋,诗、书、礼、孝经、春秋、兵法、百家杂学、天文算法,甚至连西域的奇闻轶事都有问到。

但全都被高槛轻轻松松的回答了上来。

老爷子是越问越吃惊,高槛是越答越轻松,高俅脸上的满是得意之色,在一旁不断地摇头晃脑。

终于,苏老爷子受不了,一发狠,走到书案跟前,提起笔一阵行云流水过后,一副《枯木怪石图跃然纸上,然后潇洒的把笔一扔,拉过高槛要他品鉴品鉴。

这下高俅和高槛脸上的得意之色都凝住了,你不是能记吗?你不是得意吗?你不是嚣张吗?来来来,这回你给我说道说道!

高槛看了看纸上的一堆奇奇怪怪的石头和木头,茫然地抓了抓后脑勺,然后又回头看看苏轼和高俅,两手一摊,很光棍的表示自己不懂。

你妹啊,没这么玩儿的,大爷我不奉陪了,拉起高俅就要走。

“站住!”苏轼见高槛要走,张嘴就拦住了。“还不过来拜师!”

高俅父子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一阵,才恍然大悟。高槛转身扑倒就拜:

“学生高槛,拜见恩师!”

高俅连忙从桌子上端过一杯茶递给高槛,示意他给苏轼敬茶。

“恩师,请用茶!”高槛嬉皮笑脸双手将茶举过头顶,苏轼抚着胡须将茶接过,然后抿了一口,才笑呵呵地对高槛说道:

“好徒儿,起来吧!”

“是,师父!”

高槛见老爷子高兴,就趁热打铁,让门外的四虎一剑把一大车礼物给抬了进来,苏轼也不客气,照单全收。

“槛儿啊”苏老爷子说道,“为师一向收徒谨慎,今日收你为徒乃是为师平生之幸事,你的才学放眼整个大宋也是少有啊!

本以为老夫这一生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还能遇到你这么个奇才,上天真是待我不薄!”

“师父说哪里话,能拜在您老人家的门下才是小子的福气,小子日后定当用功,绝不辱没了您老的威名!”

高槛也是一脸激动,能不激动吗,唐宋大家之一的苏轼啊,自己上辈子就听着这老爷子的诗词长大的。

整个大宋首屈一指的宗师中的宗师,门生弟子遍布朝野。

苏门弟子不管走到哪条街,那都是最靓的崽!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门四学士以后就是自己师兄了,听说连韩世忠和陆游都是他的学生。

收了高槛这个徒弟以后,苏老爷子对高俅的脸色好了许多,但也没好到哪儿去,还是爱理不理的。

老爷子对高槛说,叫他别跟他老爹学,一肚子坏水儿,别糟蹋了他这么好的苗子。

高俅听了这话不乐意了,我坏怎么了,不坏能在这污浊的朝堂上立足吗?

不坏你老人家怎么从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回到京师来,过上舒舒服服的好日子?

爷仨一直聊到了日落时分,还在苏府用了晚饭才回去。

临走时,高俅邀请苏老爷子除夕当日到高府主持高槛的及冠大礼,还要请他老人家给高槛赐字,苏老爷子是欣然应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