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伟不太想逃离到山里,他心底里还是奢望王融在帮他处理事情。
实际上张伟小时候,王融就找人打探了,朱能也是果断,当即就上门道歉,不过朱能也不是束手待毙的那种。
他跟王融说他发现了张伟是一个骗子,而且他之所以把张伟做成奴籍也是怕张伟跑了,而且奴籍也可以消除的,对于王家来说很容易搞定。
主要还是因为张伟是个黑户,其中肯定有很大的问题,朱能还拍胸脯保定,出了事情他一个人担着。
朱能的信心主要还是因为张伟是个黑户,而且如果是张骞的后代,再怎么落魄也会有门生故吏帮助的,不至于从洛阳那边流落到青州。
他在这样的推断下,才敢做这件事情,和王融保证之后,他就派人快马去洛阳查探,而王融也派人去洛阳,找关系查一查。
张伟还不知道,终究还是他低估了别人的才能和胆魄,在这么残酷的古代生存的人,他们的才能不一定比现代人弱。
作为幕后黑手的张伟还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但是作为徒弟的归竹正在为了流言而在奔波。
这个时代的人们因为文化素质比较低,比较迷信,再加上一些不清不楚的谣言,他们多半都会上当。
张伟选择小孩子来传播,主要还是小孩子城府太浅,代价很小,特别是乞丐,像他这样的草根,手里缺钱的,只能找乞丐做水军了。
很快,琅琊附近一大片区域就出现了张伟编造的谣言:戊辰为土,申月有金,木金必生水。
戊辰刚好是今年中平五年,申月就是七月,戊辰年属性为土,七月属性为金,按照五行来说,土生金,金生水。
这个谣言也是张伟靠着自己那点上不了台面的知识才想出来的,勉勉强强拿来用了。
小孩子们传唱这句谣言的时候,有些人闲不住,拉住小孩子,笑道:“小宝,你这说的啥,跟二叔说说。”
小宝奶声奶气道:“是一个小道士说的,他师父说,七月会发大水。”
“发大水,什么道士说的那么准,估计骗人的。”男子笑道,“小宝,赶紧回家,你爹找你呢。”
小宝一听他爹找他,屁颠屁颠地跑了,传播谣言的事都忘了。不过这男子觉得这事好笑,就和其他人说去了。
谣言很快也传到了朱能和王融的耳朵里,朱能一开始没注意,而是去找王融的时间,说给了王融听。
王融一听:“这谣言不简单,有人装神弄鬼,谣言是想说今年七月会发洪水。”
朱能一惊:“融公子说的太对了,一群小孩子说的就是七月会发大水,听人说是一个小道士说的。”
王融皱着眉头,谣言出现的日子太奇怪了,就是张伟消失的这几天,他这么想主要还是因为朱能说张伟是一个骗子,不是普通的骗子。
“嗯,这个都是官府的事,我们就不管了,有消息了吗?”王融问道。
朱能摇摇头:“算算日子,还要几天,融公子放心,只要一有消息,我立马就来告诉融公子。”
等朱能离开,一名年长的管家走了进来。
“融公子。”
“管家,有消息了?”
管家作揖道:“启禀融公子,消息回来了,京城中没有张伟这号人物,张骞后代一直守着封地。”
王融一听,大怒道:“没想到紧跟还有人骗我,骗到了王家的头上!哼,一定要他付出代价。”
他眉头紧锁:“管家,让人偷偷地去琅琊附近摸排一下,最近有一个谣言流散开来,我想这个张伟估计又在骗人。”
管家躬身退出房间,把王融的意思告诉王家部曲头领:“王熊,融公子有令,近日琅琊有流言出现,去查源头。”
王熊抱拳道:“请融公子放心,小的尽快给公子答复。”说完,他就风风火火地挑选了几个精锐,亲自去查探。
谣言已经传播了十多天了,村长也知道了,他慌慌张张找到张伟:“道长,麻烦了,现在外面都在说七月会发大水,咱们村的人买了数十石粮食,全村的希望啊。”
张伟搞流言的时候,没有在这个村子传播,而是在靠近琅琊的小镇开始的:“村长,别慌,你应该看看别人去买粮食没有?他们没买说明他们不信,一点事情都没。”
老头想了想:“还是道长想的周到啊,老朽都吓坏了,没想这么多。”
打发了村长之后,张伟也开始想其他的事情了,谣言能从琅琊传到他这偏僻的村子,说明这谣言还是让许多人有了兴趣,到时候灾难发生了之后,就会有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而且张伟也留下了别人追踪的证据,那就是归竹,毕竟归竹一直都是以一个小道士的身份在琅琊周边传播谣言。
事不宜迟,张伟找来归竹归云:“你们收拾一下,今天我们就离开村子,去山上避一避,很快就会有人来抓我们了。”
归竹问道:“师父,会是谁来抓我们啊?”
张伟摇摇头,对于是谁来抓他,他也不知道,说不定官府的人根本就不理睬,或者也有人传着传着跟黄巾军搭上关系,总之,他也不确定,不过躲起来也是为了万无一失。
当天,在村子里男丁的帮助下,张伟就在深山里住下了,这里的山与后世不同,这里危险重重,所以他让人挖了壕沟,也摆了一些尖刺。
张伟以前在老家的山里生活过,打猎也知道一些小陷阱,他只需要防备一些猛兽就可以了。
王熊很快就查到了张伟留下的线索:“融公子,属下已经查到了是一名小道士在传播,不过那名小道士这两天没出现了,属下与城门管聊过了,那小道士在两天前离开了琅琊城,就没出现了。”
王融问道:“那小道士之前一直待在城里吗?”他觉得这件事和消失的张伟有些联系,所以要是小道士一直待在城里,那么张伟也在城里。
王熊回道:“回禀融公子,那小道士每天一早进城,下午就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