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就是南阁了,二师兄莫论的住所。不过方之心可不敢过去打扰他,三师兄说二师兄不知从何时起,突然似乎对天道有了感悟,于是闭门不出,苦练琵琶。就连师傅也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莫论师兄了。
南阁北面渡过音源水后,有三处建筑。西北是一处砖瓦小院,里面可见有一株枯木。杂木庭,七八师兄习悟思的住所。
亦言曾经给方之心讲过这位师兄的故事:大历三百四十年,愚戎东进冒犯国疆,十万京军西征愚戎。习悟思是前朝京军大帅,当时的车骑大将军,当京军途经西河时在此停留了三日歇息整顿。因为一旦渡过西河,便是愚戎的地盘,两军人马隔江骂战,然而却没有人敢先行过江,一旦到了江上,便是敌人的活靶子。
三日内,大帅一天出行时偶遇一位当地居民,她给大帅提供了西河的当地的地图,西河下游有一处泥沼地,困雁泽。只要覆上干草枯木,便可从下游穿江再次北行直冲愚戎军营。
大帅大喜过望,当即率领五万大军前往那片泥沼地,剩余五万大军原地驻守,以声势拖延。本是顺利的计划,大帅率领五万人马连夜奔袭,七日后成功来到西河愚戎营地。
不料在大帅走后两日,愚戎十二万大军强渡西河,愚戎以损伤八万大军的代价成功渡过西河,五万京军全军覆没。之后的五日内,愚戎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陆续攻克我西疆三州十六府。
朝堂大怒,派遣当朝骠骑大将军领二十万京军以及各州各府兵马再次西征。而大帅在得知战况后也并没有气馁,反而破釜沉舟率领五万大军北上直冲愚戎王庭,五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日间攻破王庭,枭首愚戎大王。
得知国灭,愚戎大军如潮水般撤去,四十万大军以习悟思所率的五万大军为目标,仅仅三日间将其围困在困雁泽。五万大军拼死一战,杀敌十八万!
大帅习悟思一人枭首敌将数千,敌兵破万!战到只剩大帅和亲兵十几人时,大帅点起一把大火吞噬了整个战场,愚戎大军被势火所迫,最终各自溃散。
大帅在大火中重伤濒死,朝中也并没有去四处找他,只当他是一懦夫将军,带领半数军队当了逃兵,不知所踪。然而骠骑大将军则是欣然接受了本不属于他的荣耀。此一战,消灭愚戎,他当上了龙庭大将军,被世人崇敬。
然而在愚戎军里,他们害怕的并不是所谓的龙庭大将军,也不是京军,而是那位满身火焰依旧可以一人敌万的将军,他们叫他“火阎王”。
而大帅最终又是被那位居民所救,那位居民,便是麻桑黄母。她以元甸蚕为灵骨,将奄奄一息习悟思救活,又用金蚕丝磨粉给他恢复了身体相貌。然而此时的他已经被那把大火烧去了三识二智,神志不清,完完全全沦为了一个废人。再之后,习悟思流浪到首山,成为蓝不道第七十八位徒弟,乐器小阮。
而七八师兄的事情,师傅并没有跟其他师兄们隐瞒,这是属于七八师兄的荣耀,也因为这荣耀,空明山甚至江湖上无人敢调侃他一句,虽然,他如今只是个练习小阮的痴儿。至于救了师兄的麻桑黄母,亦言师兄说他也不清楚这个人,反正是与师傅很要好的朋友,就连“问琴”的那根弦也是师傅从她那里要来的元甸蚕丝制成的。
南阁正北,是鸣凤台。就是亦言师兄的地方了。这里正望不雅堂,不雅堂左边是师傅的埙居,右边是方之心的雅阁。不雅堂之后就是八音殿,再之后就是拂声殿了。另外,鸣凤台背靠音源水与南阁相望,左有杂木庭,右有嘲风榭。这里也是整个空明山最中心的地方。
南阁东北,就是嘲风榭。这里一般会有师傅来这里散散心,另外就是师兄们来这里给师傅交代学礼曲的地方了。
方之心的雅阁北面,八音殿东侧,有一处形似祭坛的建筑。这里是神护轩,由九七师兄陶盾看守。神护轩,供奉的是“乐圣”和“琴仙”两位。“神护”之名也并不是为了寻求两位仙人的庇护,而是期望乐音可以千古传承,那本《乐经》已然失传,唯一有据的便是师傅亲自临摹在八音殿墙上的那部分了。
陶盾师兄使用的乐器是竹板。师傅说,使用竹板的乐师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而陶盾师兄却是个木讷的人,憨厚老实。
叫九七师兄看守神护轩,师傅他说这是因为师兄他大智若愚,大辩若讷。这种人是最需要不断练习的,而师傅叫他练习的,就是用竹板来使他自己口才敏捷。亦言师兄也说过,陶盾师兄心灵口拙,若是他能够把自己的言辞多多精炼,那陶盾师兄就可堪大任。
在神护轩里拜见过陶盾师兄后,天色早已暗淡下来。方之心便直接来到自己的雅阁。今天跑了一天了,差不多把留在山上的师兄们都拜访了一遍。怀里抱着茅柴山五位师兄送的包袱,里面是王夹之师兄的字帖,还有任木师兄摘的茶花。虽然给其他师兄送去了不少,但包袱里仍然还有二十几包。
背上背的是自己的独弦琴“问琴”。想起明天就可以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方之心依旧很是激动、开心,似乎今日跑了整个空明山的疲倦、劳累都一扫而光。
点起烛灯,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方之心便跪坐在蒲团上开始弹奏她今天早上给师傅弹奏的学礼曲,《梦江南》。
翌日清晨,方之心从睡梦中醒来。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后,她背起放在木桌上的小木箱。其实木箱也并不怎么重,里面装的只是方之心的几件衣服,然后就是四一师兄送的字帖,还有一些平时就准备的金疮药,止血散之类的杂物。木箱上面是横放着的“问琴”,被一块油纸包着,绑的很紧。
木箱左侧挂着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这是昨天亦言师兄给的,他说每有弟子下山,空明山就会下大雨,拿着伞,便不怕了。
走出门后,轻轻的把门给闭上。为了不打扰师傅和师兄们歇息,方之心有的很轻,几乎是踮起脚尖走的。
经过嘲风榭,悄悄的走到来客台。来客台,是九六师兄的住处。他每次下山都会在来客台用他的连厢棍敲几下,他说这样下山安全而且想回来的时候回来的更早。
方之心不懂得这些是为什么,但是这不妨碍她学着蓝兑师兄那样做。轻轻的把木箱子从背上转抱在怀里,悄悄地用被油纸紧紧包住的琴敲了两下台上的那个刻着“空明山”篆文的大石头。然后再背上木箱悄悄走向错渡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