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医者仁心(1 / 1)地软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师兄,之心有些饿~”方之心被叶令拉着,正逛到城东,方之心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来。

“饿?小师妹想吃些什么,大师兄带你去饱饱肚子?”叶令口中说着,低头看一眼方之心,“怎么了?满头大汗的?”

“不知道…”轻声低吟一句,方之心闭着眼睛快速蹲下。

叶令也赶紧蹲下,捏了捏她的手,软踏踏的。

“之心?怎么了?你别吓师兄啊~”

“头晕,还有点心慌…”方之心颤抖着,面色苍白的回答道。

没过多久,方之心就闭眼昏了过去。

“之心,睁眼睛看看师兄,之心?之心!”叶令心中紧张,眼张失落,环顾四周见得一家字号药房,那年近七旬老郎中正坐店门看着行人。

手忙脚乱的捞起方之心,叶令朝老郎中慌里慌张的跑去。

跑到药房门口,见叶令一脸紧张,老郎中随口问道:“什么症状?”

“心慌,颤抖,出汗,头晕…额…还有,饿!”叶令将方之心轻轻放在床上,使劲想着方之心之前说过的话。

老郎中摸了下已经昏迷的方之心的手,先是掐了掐人中,而后又把了把脉,不过一盏茶功夫,他便抚须断言:“手脚无力,嘴唇发麻,心慌出冷汗,应是脾气虚…”

“那怎么治?赶紧的!”

“莫急,且听我说。这姑娘体无大碍,只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劳伤,致心脾两虚。

心脾气虚,气不敛阴则乏力自汗;脾虚失于健运则脘腹胀满,便溏;脾虚气血不足则头晕面晄;心血不足则心悸;舌淡脉虚弱亦为心脾气血不足之象。

乏力自汗,嗳气频频,恶心呕吐,头晕心悸,面色晄白,手抖,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虚弱。”

“你就说怎么治!其他的听不懂!”叶令不顾往日的风范,张口冲老郎中大喊。

“这姑娘正气暴脱,阳不敛阴,汗液大泄,气随汗脱,致阴阳亡失。

心气脱失则心悸大汗,汗出如油;肺气脱失则声短息微;气脱不能温煦四肢则四肢厥逆,脉虚大无力或微细欲绝。

心悸大汗不止,汗出如油,声短息微,面晄神疲,四肢厥冷,或不省人事,舌淡少津、脉虚大无力或微细欲绝。”

“再啰嗦,信不信我一刀剁了你!赶紧救人呐!”叶令大喝一声,见老郎中竟然不惧他,反而怒目圆睁,瞪着他不说话。

他又只好收回大喝,赶忙催促…

“暴脱亡阳,治疗以补中益气。首选药物就是麦芽糖和饴糖。”

“这里可有?”

“自然有~”老郎中慢慢的点了头。

“那就你这里了,赶紧开药方、抓药、熬药啊!等什么呢!”

“啊,好。只是…”

“只是个屁呀!快去拿药啊啊啊!”叶令对这慢吞吞的老郎中已然没了耐心。

“麦芽糖和饴糖都是中成药,直接买过来吃,不用等熬药…”

“那你倒是拿过来啊!救人要紧,钱少不了你的…”

老郎中一听“钱”,这牛脾气上来了。

“医术乃医者之本,医德乃大医之魂。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你若当我辈是重财之子,那这病,看不了!”

“先救人,救人,救人!救人呐!”叶令快被这牛鼻子,倔脾气,说话又慢吞吞的老郎中惹抓狂了,恨不得自己就是个郎中,当下抓药、熬药直接灌小师妹嘴里。

“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你若再怒言相冲,还请自便!”老郎中拂袖走向柜台。

“您先救人,之前是小子唐突,可这姑娘没冒犯您,您救她,救救她!”

“都说了,只是中气不足,脾气虚,你在此慌乱大吼个甚!勿要多言,人命至重,贵若千金,老夫比你个毛头小子懂!”

老郎中一边找了几块糖,一边训斥叶令。

“拿几块,去后屋熬成糖水,给这姑娘服下,剩下的,你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多谢,多谢…”叶令双手哆嗦着接过糖块,急匆匆跑去后屋烧水熬糖了。

“慢着些,那姑娘死不了~”

“若是死了,定是你拖沓,必要拉你与她陪葬!”后屋传来叶令一声暴喝。

“哼~有脾气的崽子…”

“哎,小子~这姑娘,是你什么人呐?”

“须你管!”

叶令又是一声暴喝,差点又惹的老郎中吹胡子瞪眼,平息下自己的燥气,老郎中抚须一笑:“哼~好小子,有老夫当年风范…”

约有一刻钟,叶令从后屋满头大汗的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糖水。

将糖水放在矮桌上,轻声把方之心叫醒了,慢慢扶起来,叫她靠在墙上。然后端起糖水小心的吹吹热气,一勺一勺给方之心慢慢喂下后,将她又轻轻扶倒,叫她再歇会儿。

叶令擦了擦头上的热汗,出来瞟一眼坐在门槛的老郎中,他也坐下。

“小子,我见你啊,嗜酒成风。日后可得多加节制,犯了身子,得不偿失。”

“你还能看出这来?”叶令瞥一眼老郎中,不屑道。

“哼~你倒不妨看看我这门匾招牌。”老郎中说起这句,仿佛有着无上的光荣,那自得的样子,真叫叶令心中不服。

起身站他面前看两眼,门口赫然竖着两块招牌“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太医出丸医肠胃病”,仰头再看牌匾名,“杨乃丞”。

这招牌叶令晓得,宋时太医赵太丞医馆门口也有这两块招牌,可这牌匾名就三字,应是这老郎中的姓名。

“呦,您以前还是位太医呢?”

“不敢当,不敢当。”杨乃丞还故作谦虚。

“那您是怎的出了朱门了?”

“不可说,不可说。”杨乃丞闭目摇头。

“故弄玄虚,装什么道士…”

“你这小子说对了,老夫以前,可是位闻名天下的道士!”

睁开眼,老郎中目不转睛的盯着叶令双目,一直盯的叶令害起臊来,避开他眼神,杨乃丞方才作罢,转头又看向行人。

“怎地也没听说过啊?”叶令说着,一屁股继续坐在门槛上。

“那会儿啊,你还在你爹体内没化精呢~你能听说?”

叶令沉思片刻,一笑而过。

“你可知,这道士也分为七阶: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淳净;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谓幽潜默遁,仁者自安;五者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七者祭酒,谓屈己下凡,救度危苦。”

“那您可是神仙?”

“非也,一乡野祭酒,悬壶大夫罢了…”

两人自顾自看着路人,良久之后,那杨太丞开口:“小子,老夫同你讲个故事吧?”

“不听。”

“哼~听不听在你,说不说由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