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爹买了几尺白布,洗干净缝了几个袋子,把泡好的糯米晾干,烧干净铁锅,把家里带来沙子炒到热气腾腾,然后放糯米炒膨胀起来。
煮好红糖掺入糯米,趁热盛在案板,拿两块木板拍好压成大大的四方块,冷却后再切块,这就是米花糖的做法
买两只鸡,两斤肉,切大块腌好,包好,给他们四个铁罐。又另外装好米,青菜。米花糖让他们烧水泡着吃,当早餐,铁罐用来煮饭吃。
两天后李增杰几个动身走了,临走,拿着备好给他们的食物开心不已。
张少波家里世代都是开书店的
齐掌柜年纪大了,想回老家养老了。
爹经过考虑,同意暂时接齐掌柜的班。
大哥领书店的书抄,有时候我也抄书,原主也是常年练字的,我在现代也会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会素描。
用自制的硬笔抄写的字比大哥写的的还好。
小宝抽空就去书店帮忙,在家里负责喂马,采买,还跟老张头习武。爹坚决不许小宝出去找活干,怕小宝力气大,惹人注意。
来这里已经半个月了,天气反而回暖了,这不科学啊。
老张头说往年这时候已经冷了,开始下小雪了,现在反倒不用穿棉袄,穿夹衣就行了。
现在我和大哥恢复了在林家村早上跑步的习惯。
跑完步回房间换好衣服,我心一动,进了空间,先收割好农作物,再种。空间的农作物升级了,一天三熟。虽然指定种的地方少,但是一天三熟也不错了。
转身看看假山,我蹲下身子仔细看,山上还有点枯黄的植物根,我不由的伸手摸了摸假山,哎呀,好冰啊,水潭的水更冰。
往年冬天的水不冰,这是什么情况?
我转过山后,后面山底呈白色好像是冰。
我出了空间,赶紧翻看冬天衣服。
棉衣虽有,但不是很厚,广南省不是很冷,只有高寒深山有雪下。
怎么办?今天是腊月初十,去买棉花回来做加厚棉袄?
我决定要出去一趟。
我走向后门:“张爷爷”
“哎,什么事?小英”
“张爷爷,你说往年这时候都下雪了,那现在还没下,是不是过几天要下大雪啊?”
“有这个可能,记得小时候我爹说过,有一年也是,先是暖和了,后面下了半个月的雪,冻死很多人”
“那要是下大雪,这房顶会塌吗”
“会的,要加固,还要勤快铲雪”
“我明天想去买棉花,做几件加厚棉衣”
“去吧”
回厨房择菜,洗菜,准备做午饭。
中午大家吃饭的时候我问:“爹,张爷爷说,他家老人见过这种反常天气,先是暖和的天气,后来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雪”
林智群:“不管是不是这样,都要预防,多买点柴火回来,”
我说:“要加固房顶,预防塌下来”
“知道了”
“爹,我还要买棉花,做几件棉袄,棉裤”
“行,下午让你大哥小宝陪你去”
下午我临出门时去问老张头:“张爷爷,您说房顶要加固防下雪塌,那要买什么?”
“最好找会做这种工的人”
“哦,知道了,张爷爷认识师傅吗?帮忙找找呗。”“行”
下午出去买了棉花,店小二还笑道:“今年不冷,做薄一点就可以了”
又买了几床被子,都挺便宜的,想想棉衣怕赶不出,干脆去成衣店做我们三个人的,爹不在,不好量尺寸。
买一件大棉袄和一床被子给老张头。
回家把棉衣被子给老张头送去,他高兴极了:“谢谢你了小英,你还找人加固房子吗?”
“要的”
“我去过问他,明天就可以过来加固房顶了”
“好的,谢谢张爷爷”
拿被子回房间后赶紧进空间,山后面冰比昨天加多了。
如果下十几天的雪,出不了门,柴米油盐要备足,碳也要。
快过年了,爹在书店忙得不得了。
“小宝,我们两个拉马车出去砍柴吧”
“二叔不是说买吗?”
“要买,也要砍”
“明天我和林森去就行了”
话说我来这十几天了,都没去过菜市场,明天出去看看。
晚上林智群回来吃饭时爆出一个消息:“东家有罗伯伯给的卷风标记”
我们几个吃惊的看着林智群。
“我和他对过暗号了,他答应想办法打听你爹的消息”林智群转头对小宝说。
小宝眼眶红红的点头。
“广南省地界已经设卡禁止大批人出境,鲁王已经派人暗暗登记每家每户的人口,挨着广南省的云贵省和川西省也一样”
我问:“禁止大批人出境,一两个人可以出境吗?”
“可以一个两个,不能超出三个人”
林森说:“一家人分批出去呢?”
“不行,已经严令到各村村长不许开证明,一家只能有一个人出远门”
我们不禁暗自庆幸。
“爹,明天张爷爷说叫人帮加固房顶,怕下大雪压塌房子”
“好的,你看着办吧”
晚饭后,我拿出纸列出需要买的东西。
真有大雪十几天出不了门,雪停了呢?
正常情况下不下雪,年后也要十几天没什么东西卖哦。
明天叫大哥先不去砍柴,一起商量商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让小宝在家等工匠来加固房顶。
“张爷爷,你和师傅说也要加固马棚,柴房和茅房。
“好,都交给我吧,小宝不用在家等,都一起去置办年货吧”
“谢谢张爷爷”
我们三人出后门,走去菜市场,哟,路上人比当初刚进城时人多哦,估计都是去买年货的。
路边店铺门外,各家的店小二都在热情招呼客人,十分热闹。
很快走到菜市,此时还不是高峰期,但是人也蛮多了。
走进米店,一般质量的大米是一两银子两石折三百多斤,米碎又有点发黄,中等质量的贵点,上等质量的最贵。
早上肉铺品种还是齐全的,五花肉肥瘦间隔适中,猪蹄连着后腿卖。
鱼还不是很大个,估计还得腊月二十七八才有。
鸡蛋要三文钱一个,大阉鸡要两百多文钱一个。
啊,看见有碳卖了,摊主没兴致的回答我:“好的二十五文钱一篓,碎的十文一篓就行了”
“要多呢?”
“别开玩笑,这天这么暖,你能要多少?”
“不开玩笑,真的”
摊主上下大量我们一下几个小孩一眼。
“小孩家家的,捣什么乱”
林森开口:“不是捣乱,是真的”
“好,要一百篓的二十二文钱,碎的八文,不能再少了,原来好的要三十五文一篓呢,天暖才这么便宜”
我发话了:“要三百篓,碎的要一百篓,算钱吧”
摊主吓了一跳:“真买”
“没有货卖吗”
“有的,家里有,离这不远,可以送到家”摊主高兴极了,今年天暖,碳都没卖出去,想着都要亏本了。
让小宝跟卖炭的回家,我和大哥去买米,买了两百多斤一般的米,五百斤中等米。
糯米好贵哦,过年不包粽子了,肉买十斤,买了几斤菠菜,三斤豆腐,买了三只母鸡,两只大阉鸡,让卖米的伙计拉马车送回去。
老张头开了后门让马车进去,看到那么多米倒没说什么,看着几百篓碳,他瞪大了眼。
等卖碳的走后:“小英,天暖,买这么多碳干嘛?”
“张爷爷,便宜,再说不会总是这么暖和的。
老张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房顶加固搞了三天,马棚两天,茅房两天,又在厨房边加了个柴房,师傅乐呵呵的结了工钱。
老张头抽空找张少波说:“少爷,怕天气转冷要多加防范吗?”
”要就要吧,”张少波也不在意,反正花不了几个钱。
我交待小宝一定多买马料,多买柴火。
小宝和林森本来想劝阻的,但是看林智群也没反对,再说买的都是家里要用的,也不算铺张浪费。林智群其实不是不反对,而是忙得团团转,对买这么多东西没上心。
转眼就到腊月二十五了,天稍微冷一点了。
假山顶云雾缭绕,要下雨?
不冷下雨也是麻烦,我边想边走向后门。
“小英,又去买什么东西?”
“看有没有大鱼卖,过年想做鱼圆吃”
“哎,去吧去吧”老张头高兴地开了门,这丫头做饭忒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