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洗漱后回房躺床上闭目养神,脑海不由地想起几年前的事。
那天学堂放假,谢三就在外面溜达,想走零活干,可是他年龄还小,又没有担保,连学徒也做不了,再说遇不到好掌柜,学徒也不好当。
他知道古今拐子都是很厉害的,所以在看热闹或者看杂耍时都很注意。
一天,谢三照例爬上茶楼边栏杆看杂耍,突然在人群中看见几个熟面孔慢慢的围在一个男孩后边。
谢三清楚这些人看上这男孩了,想趁人多都看热闹把男孩挤在中间,然后拿迷药捂住他嘴巴抱出去,哪知道那男孩突然想起来什么事,转身就挤出人群走了。
谢三看那男孩有点眼缘,就赶紧跟了过去,在大街稍微人少但又安全的地方轻喊了声:“等等”
那男孩下意识回了头,谢三走过他身边:“有拐子盯上你了”
“你怎么知道的?”
“嗨,这地方我熟得很,但是我可不敢像你那样敢单独在那里看杂耍。”
“那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只是觉得和你有点眼缘”
男孩:“我叫小辉,你呢?”
“谢三”
“你天天出来玩?”
“不是,学堂放假”
“你家里人管你吗?”
“我爹出门在外,嫡母才不管我呢”
随后两人相约明天再出来玩就各自回家了。
谢三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小辉坐上了经过他身边的马车:“顺便对马车里的人说:“去跟着他”
随后马车跳下一个人跟着谢三的后面去了。
第二天早上,在小辉吃完早饭,准备出门时,昨天跟谢三后面那个人和小辉说了几句话。
小辉:“知道了”就出门坐车赶去和谢三昨天说好见面的地方。
离见面地点还有小段路,小辉下车走过去,看见谢三手拿个包袱在等着。
“谢三,我来了,你要去哪?”
“帮我姨娘交绣活”
“那一起去吧”
在成衣店小辉看见谢三熟练拿出绣活交给老板,老板付了绣活钱:“谢三,这次还领吗?”
“领,你先把料子和绣线备好,中午我就回来拿,行吗?”
老板:“行,你去吧”
谢三拉上小辉走出门,向别的地方走。
“谢三,你挺能干的,还会领绣活”
“领回去给我姨娘绣,我想找点零活干,人家嫌我小”
小辉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谢三“现在我们去哪?”
“逛逛,带你去吃好吃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来到路边一个小摊:“陈大娘,来两碗小汤圆,两碗小馄饨”
小辉说:“要馄饨就好了,不要浪费钱”
“这是姨娘特意给我的,我昨天和她说认识了个朋友。”
“也行,下次我请”
没多久两碗汤圆就端上来了,花生芝麻馅配上红糖水,又甜又糯。
汤圆准备吃完,小馄饨也上了,汤鲜皮薄肉厚,小辉赞叹不已。
谢三笑到:“我是专门带你来早点,等会儿人多都没位置”
谢三自己也暗自赞叹,这味道比现代放什么鸡精味精还好吃。
回去的路上谢三还一边指点小辉,这有什么,那里又有什么,哪里了不能乱去,哪个是拐子等等。又相约过几天街上赶大集再出来。
就这样两人相处得越来越投机,就这样直到现在,还合伙开了一家杂货店。
刚开始杂货店只是小打小闹,可是谢三在现代也是经商世家,小辉家里也是世代经商的,两人在一起居然把一个很小的杂货铺搞得有声有色,又换了大点的铺面,几年后又换成现在这个地段好的铺面,俩人把杂货铺搞得这样成功,连小辉的爹都暗暗吃惊。
谢三觉得原主的爹没了,嫡母肯定容不下谢三母子,只是还没想到好办法罢了。
要脱离嫡母一家,就得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首先自己手里要有人手,有人手之前就要有钱,现在手里有点钱了,小空间也有钱,可以筹备手下人了。
那天谢三和小辉在闲聊说自己想找几个人当手下。
小辉说:“那得从小培养才行”
俩小屁孩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小辉家的管家一起去牙行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当晚小辉回到家找父亲商量,小辉原姓徐,父亲是当地的大商人,为人既精明能干又心善,母亲也是个和善的人。
前世就是因为徐父心善被人害得家破人亡。
徐辉重生之后,决定再也不重复前世的悲剧,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晚饭后徐辉:“爹,我朋友想买几个下人,过几天让管家陪我们去看看”
徐父满口答应,并叫来徐管家吩咐了过几天和少爷一起出门。
两天后,徐管家带徐辉和谢三到了牙行,徐管家说明来意,牙行老板让手下管事的带去后院。
后院隔成一小间房子那样,每间房都安排有大通铺,卫生搞得不错,是一家人的都安排一起,不是的就分男女几个一间房子。
牙行老板是个精明人,只有把住的地方搞得干净,被卖的就不容易生病,也就不亏,买主来看了也愿意给个好价钱,这样他的生意也比别的牙行好。
牙行管事的问:“徐管家想找什么样的?”
徐管家:“想找几个乖巧机灵的孩子?”
管事想了一下:“这样吧,有几个小孩挺聪明伶俐的,但是有点小麻烦。”
“什么麻烦?”
“几个月前有十几个小孩,带两个还不满周岁的孩子,自卖进牙行,当时自卖的条件是要卖就卖一家人,我们老板那天一时心善就答应了”
徐管家问到:“到底是什么麻烦,该不会那两小孩是被偷的吧?”
“那倒不是,是被遗弃在破庙,破庙里几个大孩子收留了他们,后来快冬天了,觉得自己养不活两个两小的,于是就自卖给我们老板,要求老板能把他们卖在一起,当时老板一时心软就答应了。”
徐管家看看谢三,谢三微微
点头。
徐管家:“那去看看吧”
跟着管事走到最后,一间房子,推开门,里面有十几个孩子,通铺上还爬着两个不满半岁的孩子。
那些孩子既警惕又满怀期待的看着徐管家,流浪的日子过得太苦了,有时候几天都讨不到一口吃的,有几个小的都饿死了。
谢三也是有眼光的人,他看见那几个孩子都挺机灵的,也有义气和人情味。
孩子小不要紧反而容易培养,于是他对徐辉点点头,徐辉悄悄地拉拉徐管家的左手,这是在家说好的,要就拉左手。
于是徐管家对那管事点点头,管事也是个明白人,于是就前面带路走去前院。
徐管家:“这样吧,这几个小孩都要了,你说个价钱吧”
管事的说:“我们老板交待过了,当初见这几个孩子可怜,就当做好事,收留了他们,幸好这几个孩子身体都健康,所以现在就只收住宿费和伙食费,一口价五十两银子”
徐管事犹豫了下:“好吧”
管事:“爽快,先生请跟我来”
于是付了钱,管事吩咐了下人把那些孩子带了出来,一张一张对好名字,交给徐管事。
徐管家接过卖身契书看了看不解的问:“那两小的呢?”
管事笑到:“我们老板说都是老主顾了,这两小的就当送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