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书册的发展(1 / 1)妙多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赵琦和我说了元娘后祖母的事后,我奇怪的问到:“你怎么那么清楚?”

“我家公子派有人在这附近看着,就是怕万一他们会不甘心,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忍不住了,再说我都看见他家大儿子在这附近转悠几次了。”

我说:“我没时间跟他们玩,不然都想跟他们玩一下。”

“要我们去干点什么?”赵琦做了个打的动作。

“暂时不用,我交待元娘青娘没我允许不要独自出门,我就不信他们敢上门来。”

元娘听我说了原因:“二哥听你的,我们不出门,也暂时不去要绣活。”

青娘:“他们想找我们就是想要钱,以前还想偷偷卖弟弟,我和姐姐轮流背着干活才没卖成。”

元娘:“也想卖了我和妹妹,但是他家媳妇说我们还小,卖不得好价钱。”

大家听了都气愤不已,赵云都想去教训他们一顿。

我看了一下元娘三姐弟,比刚见到他们的时候脸色好了不少。

“赵琦,明天你看有办法弄两只猪蹄吗?要整只的。”

“好的,只是后天是集日,肉的品种多点,你还需要什么,列个清单我去弄。”

我一想也是,反正现在农历三月菜也还好放。

“那好吧,明天我列个清单给你。”

等到后天中午前赵琦就把四个整只的猪脚拿回来了,还有两只老母鸡,一些青菜。

北方的老母鸡大多是养了好几年的母鸡,不下蛋了才卖的。

“林公子,我家公子回来了,我去一趟。”

“哎,去吧,晚上还回来吗?”

“回,回来吃晚饭。”赵琦

下午三,四点赵琦赶回来了,我看着赵琦心想:不用这么着急吧。

“林公子,晚点我家公子过来。”

“几个人?过来吃饭吗?”

“三个,可能吃吧。”赵琦不敢肯定,那当然了,我家公子怎么可能会在这吃饭呢。

算了,天凉,菜不容易馊的,再说又是人家弄来的菜。

我吩咐小宝杀鸡熬汤,这可不是现代的老母鸡熬个把小时就熟烂的。

猪脚用火撩毛烧得有点金黄再放进锅里煮,幸好有两眼大灶,一个熬鸡汤,一个煮猪脚炸猪脚,炸透的猪脚再配好料炖焖。

晚饭时候赵公子三人来了,今晚就三个菜,炖猪脚,鸡汤,凉拌青菜。

当大家坐好后看着桌上的菜面面相觑,鸡汤还好,青菜也好,就是猪脚怎么吃。

“这猪脚吃的有点粗鲁,因为没有小刀。”

赵峰看了一眼旁边坐的随从赵猛,赵猛拿出一把匕首给我,我接过来拿去厨房洗干净。

“有空还是要打几把小长刀才行。”我边说边示范把猪脚划开花刀,示意小宝拿到孩子们的一桌。

四只猪脚赵峰三人一只,赵云赵琦一只,我和小宝一只,孩子们一只。

赵峰看着每个人都有的碗筷小碟,每道菜都有两双公筷,孩子们吃饭有板有眼,不大声说话,心里不由暗赞。

除了孩子们和我的猪脚,另外两只猪脚都吃完了,赵峰两边耳朵都红了,有点不好意思了,而赵猛和另一个小书童赵雨则偷偷用眼光瞟一眼赵云和赵琦,这俩家伙有口福了。

我都有点懵了,差不多十斤青菜,四只猪脚,两只老母鸡汤,差不多造完了。

我吩咐大妞元娘:“把猪脚的肉剔出来另外放,骨头留明天熬汤。”

各人洗手完了,坐桌边喝茶开始说正经事。

赵峰:“这茶有点淡了”

“饭后不宜喝浓茶,其实应该喝白开水。”

“林公子,你看可不可把制作麻绳的工具和图纸的制作权卖给我,还有书店我想和你一起经营。”

赵峰喝了口茶继续说:“原来的一万两银子不算借也不算入股,我再加一万两买你的制作权,当然了以后我们合伙再另外算。”

我挑了一下眉头,也行啊,一下进账两万两银子。

赵峰见我同意了,示意赵猛拿出一万两银票给我。

“赵公子,其他都好说,书店的事吧”我把以前和张少波一起在书店合作的事说了一遍。

“林公子,这样吧书店我只出钱,其他主意你出,先在醋州干起来,以后再说。”

“好吧”随后我领赵峰去工作间看我准备的书籍。

赵峰看了我制作的各种小册子点点头“林公子,这些都要招人写和画?”

“是啊,还要看情况加大制作书册。”

“林公子,招人多制作出来吧,不要担心材料和销量。”

“好的,过几天我就开始招人。”

赵峰临走之前瞟一眼赵云赵琦:这俩小子倒是吃胖了许多。

送走赵峰等人,我再次检查好所有的小书册,想着怎么招人写和画。

小宝和赵云则检查所要制作书册的纸张。

赵琦则点上灯笼检查后院和牲口棚。

四只小毛孩长大了许多,也开始了看家护院的工作。

晨晨和小套可厉害了,嗅觉和听力一级棒,分别在我和小宝房里守着都可以听到前院和后院的声音了。

次日一早,我在书店门口贴了张纸,写明招人写字和画画。

一天下来倒有好几个人应聘,招了几天后,经过挑选,有六个人的字和画都不错。

小宝把纸张发给他们,五个人写字,一个人后面接过小书册在里面留好的位置画画。

其实我就是把大本的书里面的内容独立分解出来。

比如说一本厚厚的书,整本买下要二两银子。

一两银子能买几百斤米或者面粉,粗粮又便宜一大半。

会过日子的人家在后院种青菜,又省下青菜钱,又不像在现代那样天天买肉,又省下一点。

这样有很多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才花了几百文钱,除了读书人,有的是世代读书的,家里都有流传下来的书籍,就不用买,而有的书又必须买整本的,像读书人需要的书,这都是手头宽裕的才买。

赵峰和张少波都没耐心挑可以独立制作小册子的书,我就不同了,比较有耐心制作小书册。

制作小书册很成功,同时书店也开张了,杂货铺暂时还不开,因为人手不够。

书店是和赵峰合开的,是属于政府部门的,意思就是国营的,所以我在招抄写书籍的人并收取一定的押金时,没有人有异议。

我把杂货铺改成抄书馆,制作书籍和小书册。

在醋州推出小书册很受百姓的欢迎,抄写书籍也很成功。

但是赵峰去到赵王所管辖的省份,把制作小书册的意思分派下去,制作后上市却收效甚微。

却原来是那些老古板制作的小书册不够趣味,插图也太古板。

赵峰当机立断把醋州的小书册加大制作,分配到他在各地的书店,结果一抢而光。

赵峰决定让我专门负责书册的编辑和设计,目前他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书店所有卖我编辑和设计的书收入分两成给我和小宝,而整个太原省的只要是我的书册就分三成,醋州的五五分账。

以后我把太原省的和醋州的书册收入全部平摊到我们这几个人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