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麦收(1 / 1)妙多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开荒的地和原来的荒地依旧用来种高粱,小麦要到春末夏初才能收获,还有空的地种花生红薯芝麻黄豆和青菜,去年种玉米收成不大好,改秋种。

谢三种三百亩高粱,也留着地头种点青菜。

山上的水流还很细小,雪融化流到水渠,暂时不用担心春耕浇地的问题。

我们的豆腐豆干香干已经出名了,虽然也有人做豆腐,豆干,但是香干他们做不出那个味道来。

一般是今天集市就要预定下个集市要的香干,订货的大多数是东城的人,南城集市买就行了。

书店也开门了,林森管理编辑,王平王睿抄书兼发抄书的空册子,还是原来的两个杂工,除了整理书册还兼裁纸钉书册。

我隔天就把几小包的配料交给元娘月娘她们,然后让小山陈力两人安排其余几户人家轮流磨豆腐,卖豆腐香干。

元娘月娘小山陈力他们也轮流去庄园帮忙干活。

耕地播种施肥浇地锄草喷自制的农药等农活,说来容易,做起来就是几个月啊。

菜地更要勤打理,应赵峰预定种了很多冬瓜和南瓜,豆角和茄子大部分是晒干留冬天,小部分青菜配菜打给集市里一个忠厚老实的摊贩卖。

准备收麦子前一个月,赵峰又来找我收购麦子并订购干面条。

“夏收能有多少麦子?”

“我不知道啊,再说也不能卖完给你啊。”

“要一半,怎样?高粱也像往年那样,杂粮也想要。”赵峰声音低了下来。

“可以。”

“赵公子,可以帮找人做这两样东西吗?”我把两张图交给他。

一张是微型收割器,专门收割小麦的,是王睿画的,他是个机械设计师,另一张是我画的,是一把长镰刀,相当于是两把镰刀刀尖连起来,两边是刀把,要一人那一个把,要求非常锋利的刀口。

赵峰看了好久,“这个收割器还不知道做不做的出,可不可以先试做长镰刀,我手头有点好钢铁,先试再用好钢铁打。”

“好吧,快一点哦。”

“三天后拿给你。”

赵峰想不出我怎么用这种长镰刀。

我也是没办法硬想出来的。

高粱和玉米长得比较高,大的收割机勉强做的出,也还要手动割出一部分,然后用牛拉,高粱杆和玉米杆好收拾,小麦比高粱矮,大收割机一收过去小麦全乱了。

我试验过了,把和小麦差不多高的草束捆小捆,两人拿镰刀一人拿草的上部割。

只是当时还没长镰刀,就拿平时的镰刀磨得很锋利,一个人割一个人拿草的上部,割得有点不顺利,现在就等赵峰帮打的长镰了。

三天后赵峰派人拿了两把长镰刀过来,并答复那微型收割机还没找得合适的材料,让我们拿长镰刀试一下,好用就回去答复赶制作出来。

我招呼上大宝小宝,马上去麦子地,有一片是空间的小麦种子,熟的快,我扎好十几束麦子,大宝兄弟俩一人一边,我拿着麦子上部,两人稍微一动救割下来了。

就这样连割了十几束麦子,这样比一个人弯腰割要省力气多了。

“太好了,我回去告诉我家公子。”

“告诉你家公子,这还有一张图,看能不能打出来。”我递给赵峰的侍卫。

其实这是一个长绿化剪,经过改动了,改成弯型,站着剪。

没几天长剪就拿回来了,说是长剪,其实就是剪子头,把手另找轻便的木头,全部都是铁的太重了。

小宝亲自动手,剪子上面还打了个圈,我把做好的竹夹子插上去,这样剪出来的麦子就不会东倒西歪,剪子下面有轮子,就是模仿北方的独轮车。

小宝推动剪子车咔嚓咔嚓向前滚动,不错哦,剪够一竹夹比平时手割的还多。

把赵峰的侍卫喜得亲自动手操作起来。

“好,太好了,我回去告诉公子。”

终于在麦收前做了几十把独轮剪。

小宝指点了拿独轮剪的几个人,大家在磨合了小半时辰,终于掌握了技巧,于是长镰刀,独轮剪开动起来,我再三强调了一点,安全第一,慢点不要紧。

两种工具都要有人配合,长镰刀要有人在前面扎好一小束,独轮剪是要有一人把竹夹满了的麦子拿下放一边,剪子再继续向前走。

虽然麻烦了点,但是效率比起单人拿镰刀割麦快多了。

赵峰也是大力支持,选的都是好钢铁轻便锋利。

割好的麦子自然会有人收拾整理好,不到中午就割了十几亩,估计一天可以割三十多亩麦子,消息传到赵王那里,赵王大喜,“好,好,传话给峰儿,要大力支持他们。”

这次麦收,全部人员,就连林森也贴出告示暂时关门半个月,所以人手充足,麦子割好脱粒装回庄园后院晒干。

由于工具比以前先进了,所以中午都是吃饭后就休息到下午三点那样才起来,饿就吃点东西,不饿就去麦地干活。

收好麦子,接着翻地种玉米花生芝麻红薯大豆和各种蔬菜等其他。

麦子晒干收进仓库,有三十五万斤左右,卖二十万斤给赵峰,留十五万斤自用。

赵王妃听了侍卫回来说麦收有多少万斤也很高兴,“王爷,如果庄园里的院子移到别的地方,拿来种地也能种这么多粮食出来呢。”

“不行啊,山上的水流浇地也刚好合适,再说住的远也不好打理,一年到头,打理得好还比多开荒多种的好,你看到了没?其他有几百亩地的种的多费劲。

他们不光是粮食,菜类也贡献的多。”

赵王想的很远,现在他就专门派大儿子管理粮食杂粮菜类仓库,赵世子做事很认真,赵王很放心,只等时机成熟就拿下京城。

卖了麦子,给所有人都结了工钱,聚餐休息几天又接着翻地种地了。

赵峰拉了几千斤小麦和玉米做干面条,这时地也种的差不多了,可以把大部分人手集中起来做。

赵峰找的工匠已经把最后面的院子建好大部分了,就差门窗了。

“小宝,叫上你哥,老三老四拿上家伙,去山上逛逛。”

我也拿上一把镰刀,招呼上晨晨小套和小六小七一起往山上走。

山路以前有工匠加工过了,顺着山峰凿出一级级台阶,小宝兄弟俩在前面割掉杂草,山上有自然的山洞,也有工匠加工的山洞,小六角亭,平台,山洞大小倒有二十几个,总之,这是当初修好想做个休闲山峰,即可游玩,又可以暂住,而且也不担忧水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