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在生存问题已经暂时不需要操心了,他也是时候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安安心心种田做一个田舍翁?温璟想都没想过就给划掉了。他上辈子生活优渥,从来就没有做过种田这样的费劳力的事,何况古代田地的出产极低,还要上交沉重的赋税,最后拿到手里的粮食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
经商?不说古代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空有钱,没有权,只会死的更快。何况他对经商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在的他一没有本钱,而没有门路,三没有资源,成功的几率很小。就算这些他都有了,李氏也不可能会同意他去经商。所以,这条路也行不通。
最后,思来想去,最适合他的还是前世的老本行,从政。
只是在古代,像他这样的平民子弟,除了科举出仕,就没有其它的方式了。
如果这样,他又要走上温家的老路了,科举。
温璟无奈的笑了笑,或许这就是他和温家的缘分吧。
既然他决定了要读书科举,那就得好好规划一番。
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李氏的态度,在全家几乎都折在了科举这条路上的情况下,李氏是否还会同意他读书科举?若是李氏不同意,对现在的他又是一个不小的麻烦。如今只有五岁稚龄的他,还要依靠着李氏,才能做到这些事。
不过他低估了古代人对科举的执念,他刚告诉李氏他想要读书,李氏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在她眼里,夫君一家都是读书人,儿子怎么可能会做一个田舍郎。
况且这些年她在温家对科举也了解了一些,不说身份地位上的提高,就是她的夫君中了秀才,可以免除徭役这一点就足够令很多人动心了。
村子里每年被征去服徭役的人每次回来都变了个样子,更有甚者没熬过去,死在了外面。现在儿子还小,可是若等到十七岁之后还没有功名在身,在温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男子的情况下,肯定会被带去服徭役的。
看着儿子的样子,李氏很是担心儿子熬不下来,是以在儿子一说要读书,她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就算是儿子不说,她也会让儿子去读书的。
只是她一个妇道人家,对这些也不是很了解。以前温家都是自家人教的,现在温家就只剩温璟一个人了,自然是没有能够教他的人了,村子里又没有读书人,一时半会儿她也想不到办法。
原以为儿子还小,她也没那么着急。现在一听儿子提起,她也怕耽误儿子学习,便也着急了起来。
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李氏只得把现在的情况告诉了温璟,并且向他保证,她一定会想到办法让他读上书的。
看着李氏着急的样子,温璟心中微暖,拉着李氏的手道:“娘亲不必着急,儿子现在还小,您可以拜托村长伯伯下次去镇上的时候,打听一下镇上都有哪些私塾,情况是怎么样的,先生的脾性好不好,再做从长计议。“温璟见李氏听进去了,便又接着道:”父亲在世时,也教过儿子识字,儿子愚钝,虽识的不多,到也认识几个字,可以在去学堂前先背一些课文,这样先生收下儿子的几率便又大了些。“
李氏见儿子分析的如此清楚,心下倒也没有怀疑什么,她认为读书人就该是这样的,丈夫生前便爱带着儿子去书房,教导了他些东西也很正常。只是更加坚定了要让儿子读书的心,儿子这么聪明,千万不能被她给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