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进言(1 / 1)甄会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绥和元年。

长安城,光禄大夫官舍。

“淳于长欺人太甚!”

王莽怒目,看着案台上的纸张。

纸张的内容,是讲王凤生病时,王莽亲自照料,巴结的样子丑陋至极。

王莽身旁,站立一人,面容清秀,身材修长,开口道:“当年的淳于长,不也为大司马鞍前马后。”

王莽沉吟,淳于长要把这件事摆到台面上来,显然是气急攻心了。

下一秒,王莽微笑起来,兴奋之情,有些抑制不住。

阳朔三年,王凤病逝,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这种陈年往事,都翻出来说,简直太幼稚了。

看来,这段日子,自己的人,对淳长于确实是逼得太紧了些。

“淳于长,如果你的丑事,被我禀明圣上,按照汉律,你怕不是落到榜死的下场。”

王莽呵呵一笑,转身离去。

旁边的人,赶紧擦掉冷汗。

“这个王莽,还是史书上记载的‘道德模范’吗?”

李寻一边摇头,一边退出官舍,一路往自家的宅子走去。

回到房间,李寻躺上居床。

现在是公元前8年,按照历史上的时间计算,王莽的表兄,汉成帝的“男宠”淳于长,即将被王莽除掉。十一月,王莽就可以接替五侯之一的王根,成为大司马了。

到时候,王莽这个外戚,也算正式踏上西汉末年,权力舞台的中心。

一个放光的玩意,突然从居床上冒了出来。

“不能换个炫酷点的出场方式吗?”

在汉朝生活了一个月,李寻感觉日子有些枯燥,提议道:“你不是未来的高级智能吗,来个烟花表演也好啊……”

“阁下只需预防历史出现重大变化,其他废话,留待日后再说吧。”

冒出来的光团,化作四寸高,充满科技感的圆形机器。

“小白,按照您对时间的理解,年都算是个小单位了吧。”李寻毫不客气,翻了个白眼,“你说的这段历史,怕不是有几十年……兴许是到刘秀称帝的时候?”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

李寻没想到,小白说出让他更加吐血的话:“别的我不知道,要是不好好干活,历史走偏,你想死都难。”

李寻怒道:“混账小白!”

夜深。

李寻摆弄着手机。屏幕的荧光,照亮了居室的一角。

“小白,你说啊,如果王莽没有改玺为章,导致匈奴爵位降级,还搞大民族主义,说不定,刘秀兄弟就可以收复西域……”

机器人两眼一发光,说道:“警告,警告,历史维护者出现主观意愿……”

李寻眼睛瞪圆,坐起身来喊道:“都个把月了,你就不能让爷把话给说囫囵咯?”

李寻仿佛积了一肚子的怨气,大喊道:“我堂堂一个黄门郎,离皇帝最近的官员,都快成王莽的侍閤了!”

“这倒也没什么……只不过,这个王莽,真的是我认识的,历史书上记载的那个王莽吗?”

李寻的眼睛里,露出诡异的光芒。

原本,被王莽器重,也算是件好事。

要知道,历史上的王莽,谦虚礼让,还很大方,哪怕落魄的时候,家贫仍散财,得到众多儒学之士的敬重。

若干年后,王莽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家奴,王莽却说自己的儿子草菅人命,逼得王获自尽,成了大义灭亲的典范。

刘秀同学,到了长安城也可以当一名博士弟子,“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其中也有王莽的功劳。

元始四年,王莽提议兴建明堂、国立太学、御用天文台,给学生修建宿舍一万余间,修建市场、常满仓,规模壮观。

只有这样一个在道德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才能在取代汉朝,建立新朝的时候,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

不过,李寻穿越过来后,却发现王莽变了,不再是他认识的那个王莽了!

“现在的王莽,简直就是暴徒!”

李寻有点泄气,身子瘫软在床上,说道:“性格乖张顽劣,怎么感觉跟历史书上讲的不太一样啊。”

夜长梦短,小白也没劝说什么,只是渐渐熄灭自己的灯光,落在床头的屏风上,透露出淡淡的光彩。

第二天,晨曦将李寻唤醒,他不紧不慢地穿上官服,戴好佩绶,出门去了。

过了百官朝会殿,路过书府,推开厅室和官舍的小门,李寻步入丞相府的后花园。

后花园里,能看到奇花异卉,竹木周布,有石堆的假山,平地开掘的池塘。

远处的楼榭上,甚至有人在玩蹴鞠,也不知道是谁家子弟。

这种园林,有点像东汉的营园,可以用来自给自足。

客馆就在后花园附近。

客馆里,是丞相府招揽的四方之士,或者地方特举,作为丞相府的幕僚,偶尔写作,饮酒作赋。

“武帝扩建上林苑至今,征收的耕田草地太多了,成帝有心将苑地划给平民,不知道阁下觉得,应该划地多少为好?”

一名官员,身上戴着黄绶,将淳黄圭放在一旁,正在探讨当朝的议题。

李寻认识这个说话的人,正是丞相长吏马洪。

见无人应答,李寻脱口而出道:“我觉得,可以划出西方、南方、东方三垂。”

众人向说话的人看去。

“哟,夕郎来啦!”

马洪见到李寻,打了个招呼。

黄门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可以出入禁中,必须在日暮时候,宫门关闭后才能下班回家,应劭《汉官仪》卷上:“黄门侍郎,每日暮,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这么说,阁下支持将上林苑的部分土地,划给贫民?”

旁边一名佩紫怀黄,一看就是贵族的人问道。

“当然。”

李寻点头道。推进划地这件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林苑,本就建立在土地膏腴的地方。

东汉的汉元帝,汉和帝,还有汉安帝时期,都提倡将上林苑的土地假于贫民,要不然,东汉上林苑的规模,怎么会远不及西汉呢。他提前一百年这么做,一点都不过分。

更何况,几年后,上林苑的宫馆,在王莽手里,直接变成建造宗庙的材料,等到东汉初期,上林苑已是一片废墟了。

倒不如趁现在,多分点地,给老百姓种庄稼。

客馆之内,众人聊得热火朝天之际,一个声音传到李寻的脑海里。

“警告!历史进程发生变化!”

小白的机械音,直接出现在李寻的脑海里。

“不是吧?!”李寻内心里疯狂吐槽,“我不过是为广大西汉老百姓谋点福利,这就影响历史进程了?”

小白的机械音继续说道:“历史偏移值,百分之八!”

“怎么补救?”李寻愈发紧张了。

历史偏移值,如果达到百分之百,会发生什么,小白打死都不告诉他。

这就好比玩游戏,把李寻的眼睛遮起来,不知道会摸到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简直考验人心。

“偏移原因确认中……王莽打算说向汉成帝进言,说出淳于长私通许孊,收取许皇后贿赂的丑事!”

“什么!?”李寻突然站起来,把周围的秀才吓了一跳

“今天不是不用上朝吗?陛下开会确实比较随意……不过,王莽怎么能直接进言,哪怕奏疏都好!”

李寻的青筋都暴起了。

历史上,王莽能将淳于长拉下马,无非是取得了两个人的信任,一个是大司马王根,另外一个人,是王太后。

淳于长私通许皇后的姐姐,收取许皇后的贿赂,这件事,只能让王太后转述给成帝。

直接在正朝上说出来,左右说不定还有议官,让皇帝的脸往哪搁?

“我出去一趟。”

李寻丢下这句话,急匆匆出了客馆,寻了辆马车,赶去上朝。

“这个汉成帝,明神宗万历皇帝二十三年都没有上朝,你也不学学。”

丞相府位于未央宫之东,上朝的地方在未央宫的宣室殿,现在过去,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