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一个人掰做两个人用,工部也管水利工程,差不多啦,大家都身经百战,通晓各种知识,谁有时间就会被提过去弄弄与他本职业无关的东西。
“我们都靠老天爷吃饭咯,今年看样子还不错,你们看,稻苗长得多好。”老农一边锄地一边指了一下旁边的稻田。
放眼望去,这一片田地生机盎然。
“老伯,家里的粮食还够吃吗?”唐茹问。
“省着点吃还是可以的,能挨到粮食收成。”老伯停下动作看向她们,“你们是官老爷吧,好,真好。”老伯裂开嘴笑了起来,满脸的风霜,皲裂的皮肤有人为造成的也有风霜打磨的。
“你们哟,年纪轻轻多能干,看我这么大年纪了也只能做这些体力活,我那个小幺女要是没饿死,也有你们这么大咯。现在当家的好,幺女也可以当官,我们以前幺女都只能在家里。
你们放心,我们晓得的,粮食不够吃也有其他办法。你们把心思放在其他上面咯,外面还在打仗,我隔壁昨儿还搬来一户刚来落脚的流民,一家人饿死只剩两个咧。
小老头晓得咧,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打起来,你们要关心那些才好咯。我们不用管,今年赋税都没有,还发了粮食粮种,饿不死的。什么苦日子都过来了,这种好日子还会饿死人不成。
你们放心就好咯,只要当家的在,我们没事的咧。天都热起来了,也冻不死咯,今年冬季我们也有粮食收成咯。”老伯像是看穿了她们,笑着说了一大摞。
林洎和唐茹一路沉默回到王宫:“火药怎么样?”
“火药弄出来了。”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一块儿。
“哈哈哈哈哈,好!唐茹,下月我要出征!”林洎面朝夕阳,一片暖黄的光晕打在脸上,没想到在这个世界她真的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不再是只为一个空间纽扣,而是真正的天下。
“好!”唐茹和她一起看向夕阳,“太平盛世。”
一月后。
混迹在各国战乱中,沉寂半年的光武国终于出征。
蒙桂毅活了大半辈子,这是他第一次在城门外送别骑在马背上的将军,以往他才是被送的那一个。
“好孩子,平安归来。”
“一定。”
这一日,光武国都城城门外,摔碎了两个酒碗,碗里的酒不是上次寡淡的兑水酒,而是城里百姓精心酿制的烈酒。
五万大军披甲提枪,跟随最前方背影挺直的女将军开启了征战之路。
浩浩荡荡的离开,这一次,杀他个帝国回来!
——
“报——”风尘仆仆的士兵到达驿站,将手里的战报交给驿站小吏。
“大人,探兵来了!战报!”接到战报的小吏连忙丢下手里的事情,将其交给了驿丞。
“好!愣着做甚,派人送去啊!”驿丞当即派了个手脚利索的,给他换了匹好马,快马加鞭往下一站送。
就这样一层层交递,最后一匹马在不眠不休两天一夜后累趴在都城门口,被守卫兵带下去好生照料。
“报——战报!战报!”
唐茹碰巧从城外回来,碰到战报抵达,二话不说抢了战报,卸下马车,独自一人骑上马就飞奔王宫,城门的守卫摸摸鼻子回到岗位站好,唐大人,不敢惹不敢惹。
像唐茹他们这个层次的官员,进入王宫都是看情况查身份牌的,像这会儿这种,王宫守卫兵只能吃一嘴马蹄灰睁只眼闭只眼,看来又是新弄出什么好东西了?
“王上!”别说宫门的守卫兵了,这次就是蒙桂毅御书房门外的公公和侍卫都没能拦住唐茹。
唐茹闯入御书房就跑过来递上手里的东西,咧嘴一笑:“战报!”
纵是蒙桂毅这种武将出身不拘小节的人都被唐茹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吓到了,啧,这小丫头平时看着一本正经,原来也是躁动的起来的人。
“一入晋中,攻下鹿城,五日拿旗丙城,月余,晋文国降。又过半月,降启田郡,封郡。现入大庆国。”
“好!好好好!两月不到攻降两郡一国!”蒙桂毅连说几个好,担忧多日的脸上复见笑容。
“真的!好!哈哈哈哈哈哈!“唐茹大笑起来,连告退都忘了说,背手就往外走。
殿外润公公和闻讯赶来的大臣们听到殿内传来的笑声,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好事,好事!
见唐茹出来,一众大臣蜂拥而上询问情况。
“唐大人,怎么样啊,太女有没有说什么?”
“是啊是啊,急死我们了,您就别卖关子了。”
“太女带兵,两月不到攻降启田郡,封郡,晋文国!”唐茹清清嗓子,告诉众人。
“哈哈哈哈哈,好!”
“天佑我光武!”
“哈哈哈哈哈哈哈……”
光武上下又一次热闹起来,粮食的丰收加上战事捷报,消息传到一片忙碌的田地间,大家收割稻谷的动作都更加麻利了。
佝偻着背收割稻谷的老伯也笑起来,他身边跟着帮忙的小童是他捡到的孤儿,亲人都已饿死累死在逃亡路上,举目无亲的小童流亡到光武国,被同样孤身一人的老伯捡回家,从此老伯有了一个小孙女。
小女童也在学堂读书,这段时间农忙,学堂给夫子和学生们都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帮忙,参与农事。
“妮儿,爷爷把粮食捐了好不好?”老伯累了,就地坐在一片土里歇息,摸着女童扎了两个小辫儿的圆脑袋说。
“是夫子说的捐赠吗?捐给谁啊?”女童也坐在老伯身边,仰起还有点蜡黄的小脸问。流亡几年,短短几十天还不足以补齐小孩子缺失的营养,况且现在老伯家里也只够吃饱。
“捐给国家,军队,在外面打仗的太女殿下和士兵们。”老伯浑浊的眼望向田野,金黄的一片啊,多少年没有见过的美景如画,这副景象就是他们老百姓最喜爱的模样。
“好呀!夫子说了,太女带着士兵们在外面拼命,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他们挣来的。”小女童摇晃着两个小辫儿,认真极了。
“伯伯,你们家要把粮食捐了吗?”过来找小女童玩耍的孩童听到了一老一小的对话,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声音还挺大,一瞬间就吸引了附近不少在忙碌着的身影。
“捐?什么意思?”不少人都还不知道捐赠的意义,家里有人在学堂的就给他们解释。
“是啊,爷爷准备留下我们够吃的一些,其他的都捐给太女殿下,爷爷说他们在外面打仗,要吃的饱饱的才有力气。”女童看到有小伙伴来找她玩,站起来走到田埂上,声音洪亮。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农忙后,不少老百姓都自发留足自家够吃的,多余的粮全部带到官府门前说要捐给国家,老百姓也不懂,他们只知道有事就找官老爷,所以就全来了这里。
现在粮食量产不高,种类也少,只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光武国又因为地势和天气原因,多数地区都只种稻谷为主粮。
所以他们留下自家粮之后多余的也不会很多,但是积少成多,堆积在官府门前的百姓带来的粮食也足足有半个仓库那么多了。
官府值班人员一脸茫然,专业素养告诉他先不要慌,告诉百姓先等等他进去禀报,脚底抹油就跑了进去。
“老爷,门外好多百姓带着粮食说要捐给我们,不对,是捐给国家。”
“什么?”当官的读书人自然明白捐赠的意思,官场混迹多年的他虽只是个小官,但为官之道,从来没想过民以食为天会把自家的粮食捐了,这个时候无论在哪里,粮食就是一家人的命!
“没错,那个老人家就是这么说的,说是要捐给太女殿下,让他们吃饱了才好打仗。”
“走走走,出去看看。”
一个村传到下一个村,又传到另一座城,短短时间,各地百姓捐赠的粮食就一层层传递到都城。
不少官员看到这种情况,一拍脑袋也捐了自家余粮和余钱;商户们一看事情不对,他们经商的不能比不过脚下黄土头顶黄天的农民啊!捐!不仅捐粮食,还要捐钱,捐物!
又是不到两月时间,光武国王宫,蒙桂毅和一众大臣看着从下面递上来的报告,沉默了片刻又不约而同笑了。
全国齐心,他们也有努力干的心,人都是相互的体现出来。
空荡荡的国库日渐充盈起来,蒙桂毅大手一挥,粮食全部运往军营,一定让军人吃得饱饱的。所得银钱全部投入研究,建设,学堂,所得物品,能用的上的全部赶制为军用衣甲,武器。
其他的也自有用处。
“真是双喜临门,铁牢军骑浴血沙场,以一百九十四人战败乔国五千援军!绞敌两千人,我方重伤一百六十人,亡十人!”
蒙桂毅放下刚到的战报:“乔国降了!”
乔国是离光武国最近的一个大国,不说多强,但领土面积有光武国三倍,人多,地广,而且地势更加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