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玉瓷轩(1 / 1)海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季央在上班前,给堂哥季骏通了电话,简短地把昨晚的经过说给他听,询问他是否听过这种情况,季骏则认为这是附灵的一种。

附灵指的是诸多怨念深重的亡魂共同附在一个物体上,引起物体的磁场变化从而导致异象,这常见于经常闹鬼的那些鬼宅古屋,但是,通常情况下,物体中的怨念会对活人有很强的攻击性,可是,瓷瓶里的这些烟鬼却对活人视而不见,这又与之相悖,一时之间,季骏不敢下定论。

挂了电话之后,季央开始着手查瓷瓶的来源,在校史馆的捐赠记录上,季央看到瓷瓶是校庆的时候,历史学院的毕业校友赠给学校,几番周折后他打听到校友的电话,但这位校友也不太清楚瓶子的具体来历和信息,只说他是从一个古玩店里买来的,当时见它价格不贵,不过瓶身彩绘主题具有代表性,所以就买了回来,后来恰逢校庆,就捐给了学校。季央向校友要来古玩店的地址,下了班之后立刻驱车前往。

古玩店位于西市街的文化市场,这里是汉中有名的文玩一条街,各类古玩店铺鳞次栉比,他来回转了两三遍才看见一个一人宽的窄门上头挂着块木头招牌,刻着“玉瓷轩”三个大字和一串联系电话,进门之后是一道狭窄的楼梯直通二楼。

季央上了楼,只见屋里立着破旧的木头架子,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瓷器,屋里有个充当柜台的五斗橱,季央走过去,只见后面有张折叠床,床上躺着一位胖得像弥勒佛一样的中年男子,留着寸头,穿着花衬衫,脖子上挂着手指头粗的金链子,正张着嘴打呼噜,季央不免有些好笑,这掌柜睡得这么沉,也不担心被偷了东西,看可见这一屋子瓷器不见得有多值钱。

季央轻咳了一声,用手指关节叩叩柜子,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只听柜子后面一阵翻腾,一张睡意朦胧的大圆脸露了出来,看见有客人,男人立马眉开眼笑,“买瓷器啊,兄弟,看看吧,这边是现代的,那边是民国的,再那边是清末的,你要是想要点早期的宝贝,我这儿也有……”男人的声音浑厚带着些刚睡醒的沙哑,说到最后故意压低了声音。

“老哥,这个象腿瓶你还有印象吗?”季央打开手机,找出瓷瓶的图片给男人看。

男人探头看了看季央的手机,“是是是,我这儿的,民国制,这瓶子真是买得值,你别看年份近,但是这瓶身的彩绘非常独特,很少见,反正我干这么多年,头一次见这种吸大烟的主题。”

“那这瓶子从哪儿来的,你还记得吗?”季央问出这句话就后悔了,做这一行的除了收散品,基本都有固定的主货源,有时候走得还是擦边球,你跟他要货源,要么是货有问题,要么是想截货,自然不会随便说出来。

果然,季央话音刚落,男人的眼神就紧张起来,季央只得信口开河,给自己解释道,“老哥,你别多想,我就是个历史老师,搞研究的。瓶子上的画有些研究价值,我就想来问问这瓶子是哪儿出土的,如果可以,我是想到当地收集下一手资料。”

季央极力表现出自己是个老学究的样子,最后狠心地买下他三个清朝瓷罐子,才撬开了男人的嘴。

“留坝的肖家咀,你知道嘛?”男人凑在季央耳边轻声说道,“就是以前关中种鸦片规模最大的地方,别看现在那一片是穷乡僻壤,在过去,有的是有钱人去那里享乐子,我就是瞅准了这个,所以得空了就去那附近转转,谁家有好东西就收一收。年前的功夫,赶巧在村头碰上个裹脚老太太卖这个瓷瓶,我就给收了。”

“你还记得那老太太长什么样吗?”

“那老太太脾气挺大,穿了一身黑,还带了个黑头巾,就露出双眼睛,她除了谈价,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说,也不说从这瓶子哪儿来,还有更奇怪的呢,她不要钱!她要我给她换成等价的大米和面粉,你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换粮食,要不我说那片穷呢。我看那老太太孤身寡人,怪可怜的,但凡有个儿女孝敬也不至于自个儿卖东西换吃的,你说是吧。我就把瓷瓶买过来了,要不然,这来历不明的东西,咱可从来不收。我还费半天功夫帮她把米扛到山脚呢,累得我腰酸背疼,好几天没下来床。”

季央千方百计引着男人多说些,而男人则拐弯抹角暗示季央多买瓷器,两人你来我往聊到天黑,直到男人再也没说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季央才抱着几个瓷罐子回了汉大,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他本想去食堂吃点东西,没想到却接到周木阳的电话。

话说,昨天从校史馆里出来,周木阳四个人都是又惊又累,为了防止林锦和孟露东再次陷入梦魇,决定让孟露东到周木阳宿舍睡,林锦到初丁妍宿舍睡觉,果然,靠着两个阳气爆棚的人,林锦和孟露东两人昨晚睡得舒服极了,只不过前者是在床上,后者是在地上。等到四个人醒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四个人碰头去食堂吃今天的第一顿饭。

闲聊之余,又绕回到了林锦和孟露东的梦,也许是精神俱佳,竟让周木阳听出了个细节。

“你是说,台后的幕布上写着‘三竹巷馆’?”周木阳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想了又想,终于记起来是历史选修课老师在介绍汉中曲艺史的时候,提到秦腔泰斗魏长生曾带戏班子在留坝县一带演出,对当地戏曲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留坝的许多村子里还保留着旧时的戏台,其中负有盛名的剧场就有三竹巷馆。

但此三竹巷馆是否彼三竹巷馆,周木阳也不能确定,四人便决定分头行动,从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入手,搜集历史上三竹巷馆的相关信息,果真让四人发现一条线索。

三竹巷馆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它位于汉中北边的留坝县肖家咀,原名三竹巷,是肖家咀三大家族之一任家的戏楼。任家祖祖辈辈当官,清朝年间曾出过三品京官。任家的老太太喜欢看戏,尤爱秦腔,为了哄老太太开心,她的几个儿子就在自家宅子旁修了一栋两层高的三角戏楼,戏楼与任家大宅隔了一条小巷,戏楼屋顶是翠绿色的珐琅瓦,因此取名为三竹巷,戏楼建好了以后,又重金招了几个唱戏的角儿,慢慢建起了一个任家班。到了清乾隆年间,任家长子在京做官犯了大不敬,一家老少被流放,女眷仆人被遣散,任家大院一夜荒废,戏楼的人为了营生,将三竹巷改为三竹巷馆,开始卖票唱戏对外营业,当时秦腔泰斗魏长生创立的魏派在全国盛行,三竹巷馆的角儿又最善秦腔,数十年间的功夫,竟然发展成为肖家咀数一数二的剧场,经常遇到一票难求的场面,不过,到了清朝后期,赋税苛刻,天灾不断,平民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闲钱消遣娱乐,听戏的人就越来越少,一时间,三竹巷馆门可罗雀,濒临倒闭,为了继续营业,这一代戏班子做起了鸦片生意,硬是让三竹巷馆的生意起死回生,在乱世中反而挣了个盆满钵满,就这样持续了三十多年,最终在民国禁毒禁烟的活动中被封了馆,戏班子百余口人,一夜之间没了踪迹,就这样,在夹缝中生存了二百多年的三竹巷馆再也无人问津。

四人急忙将这线索告诉季央,没想到,与他今天下午得到的信息同时指向了肖家咀这个地方,于是,季央决定这个周末带初丁妍前往肖家咀一探究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