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眨眼间过去,徐枫带领着一众手下赶到了嵩山山脚下。
这几日倒也过得平稳,没有所谓的英雄好汉来刺杀,徐枫心里都是有些失望。
看来是都聪明了,傻子越来越少了啊!
看着眼前的少林寺,徐枫也忍不住暗叹他的宏伟!
这少林寺位于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徐枫骑马上前,只见庙门大开,一众僧人位列两面,方丈方正带着几位高僧。在门口接迎。
徐枫眼睛扫了扫,却是不见那空明祖师,没有在意。
看着徐枫骑马上前,方正眼里闪过一丝哀伤。走上前来,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贫僧方正见过大总管,大总管莅临寒寺,让我少林蓬荜生辉啊!”说完这话,又行了一礼!
徐枫摇摇头,手里拿着马鞭,说道,“本督可不敢说你少林是寒寺啊!我看你你这少林坐落千亩。青山绿水,倒是少有的人间仙境。”
方正不敢乱说,只好打着哈哈说道,“大总管了,我少林如此基业都是圣上所赐,不敢有丝毫杂念!”
徐枫没有接话,这天下最富有者,少林可以算一家了!
这不是他乱说,不说这少林少林传承千年,各朝各代赐下的赏赐不知有多少,就是占着少室山脚下,那万亩良田就是一大笔财产!
而寺庙赚钱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最为简单,也被世人所接受,就是香火钱以及何方乡绅信徒的捐赠,其二就是皇家了,这项收入都是属于名声,毕竟有名声才能有收入。
而第三种最为世人所不知,就是土地兼并了!
就那这少室山脚下来说,有着万亩良田,其中一部分是朝廷所赐。另一部分则是周围百姓乡绅所有。而明面上百姓的土地,其实都是寺庙的,毕竟明朝的寺庙不用缴税,没有杂七杂税。
还有一部分是历朝历代百姓破产后被少林夺取的。准确来说是少林放高利贷,这也是寺庙常有的金融手段。
就像是少林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这项收入,那根本无法养活寺庙里的几千僧侣。
而放高利贷他有行程和过程。
从最早的时候,善男信女把钱捐到寺庙,寺庙会设利一个金融机构,名为“长生库”。
而这钱越来越多,一旦周围百姓出现天灾人祸,这时寺庙就会出手,将所谓“长生库”里的银钱贷给活不下去的百姓。
开始的时候目的和做法是正确的,只是到后来慢慢的性质变了。形成了高利贷,其中以“九出十三归”最为出名!
在百姓活不下去时就会有僧人寺庙放贷,到最后一无所知,甚至签了卖身契。
所以说正因为有这样的现象发出,各朝各代都会有灭佛事件!
甚至说经过明朝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少林甚至已经将手伸进了太原等地,大量的家产土地被占,百姓只能身不由己的成为了寺庙的佣户。
这也是徐枫此次前来的目的,虽然江湖豪杰明面上都是正人君子,背地里都是吃人的!
大量的各人财产被夺,百姓没有收入,积少成多,迟早会掏空这个看似强大的大明帝国!
所以说也是徐枫为什么不喜江湖行事的原因。
好汉们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为了打响名头,到处免费杀人,美名其曰替天行道!
自己小时候看江湖故事觉得都是热血,后来再看只觉得满篇只有两个字,吃人!
再看着眼前的千年古刹,徐枫看到的不只是恢宏,更觉得他是由活生生的人命堆成的!
徐枫下令让众人在山门外等候,便带着曹少钦徐涛几人踏进了少林。
走近山门,只见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字如剑势,大气辉煌,名家所书。不只其朝代。
方正陪同徐枫等人走进山门,穿过古林。越过碑林,几人这才来到三大殿之一的天王殿。
这天王殿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一路方正介绍着各处景物,徐枫倒是涨了见识。
看过了大雄宝殿的雄伟壮观,气宇轩昂,钟楼鼓楼的高耸壮观。立雪亭千佛殿众人都游览了一遍。
最后被方正请进了香房。两个小沙弥在一旁给徐枫几人泡着茶,在外人看起来和其他香客信徒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方正知道,这几位主都不是善茬。
茶过三巡,徐枫与方正讨论着佛法,交流着各自的所得。
起初方正以为徐枫只是略懂一二,可是随着二人交谈,到最后方正也欣赏起徐枫的学识,虽然不如那些得道高僧学识渊博,但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如果不是二人身份的关系,方正甚至都有一种将徐枫收为关门弟子的打算。
徐枫不知道方正的想法,若是知道,肯定会把方正敲的满头疙瘩,让他也和如来一个模样。
自己了解佛法,只是集百家所长,增加自己的学识罢了。
这时候方正向徐枫问道,“大总管,贫僧心里有个问题,还请大总管解惑。”
徐枫把玩着扳指,心里冷笑了一下,难道是这方正还想改变自己的注意吗?
变不改色,徐枫点点头,道,“大师不妨说说看。”
方正停下了手里的佛珠,说道,“贫僧查阅佛经古籍,其中生死二字最为难解,请问,何为生?何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