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畜生尔敢!
“何为续杯?”老儒生一怔。
“就是你喝完,可以再加满,不收钱。”孟海公解释道,然后把老儒生差点掉在地的馒头递给他“没掉地,还是干净的。”
老儒生看了眼孟海公和罗士信“要是再加满呢?”
罗士信咧嘴笑了“您要是能喝,可以一直喝。”
“老爷子,这馒头怎么样啊,值不值一文钱啊?”
“您刚才是噎的还是吐了?”
围观看热闹的人群起哄问道。
老儒生人群起哄的一瞪“你们自己尝尝不就得了,难道要老夫嚼碎了喂给你们?”
说完坐在了王诩的对面默默吃馒头。
看热闹的人群中有几个好奇的。
“给我来两个尝尝。”
“给我来碗汤,我要把你这摊位喝倒!”
馒头摊前顿时热闹起来。
王诩对着老儒生友善的笑了笑。
因为这个老头吃馒头竟然吃出了品鉴米其林的态度。
团团盯着老儒生,嘴角不自觉的流出晶莹的口水。
“给阿公加汤。”王诩敲了敲女儿的头。
团团抹了把嘴角的口水,垫着脚把桌子的碗拿下来,捧着去找罗士信。
老儒生看着团团捧着汤碗,小脸满是严肃认真的可爱模样,不禁露出慈爱的笑容。
“给,阿公,汤汤。”团团举着汤碗递给老儒生。
“多谢小姑娘。“老儒生接过汤碗笑道“今年多大了?”
“团团四岁了。”团团掰着小指头说道。
“哦?倒是个早慧的女娃。”老儒生看了眼王诩“令爱天资聪慧啊。”
“老先生谬赞了,小女顽劣的很。”王诩摸了摸团团的头。
“你家的馒头不错,色泽圆润,入口绵软,有嚼劲而不生硬,最可贵的,竟然没有丝毫酸苦之涩,反而有异样甘甜。”老儒生称赞道。
“老先生是个懂吃的。”王诩笑了笑“老先生喜欢就好。”
“可惜,就是太贵。”老儒生有些惋惜的说到。
“里面酒楼一盘烧饼就要五文钱,只有六个,算起来比我这馒头贵多了,老先生为何还要吃?”王诩笑道。
“酒楼是酒楼,街摊是街摊,岂能一概而论?”老儒生皱眉道。
“我这摊位也是真金白银租来的,又不是不税,比那酒楼差在哪里了?”王诩又问道。
“不是说差在哪里,而且酒楼的客人都是青衣,而街摊客人多是白衣黄衣,一文钱换成粮食,足够一个成人吃一天,而到你这儿,只能吃一顿,你说呢。”老儒生正色道。
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六年规定了,随驾巡游的官员穿衣服的阶级颜色,文武官员都穿戎服,五品以的官员,一律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穿绯绿色的袍子,胥吏穿青衣,庶民百姓穿白衣,屠户商人穿黑衣,士卒穿黄衣。
所以大多数官员也用衣服颜色比喻阶级。
毫无疑问,这个老儒生应该也是个官员。
“老先生这话说的就有些诛心了,能花一文钱买馒头的人,自然不会花一文钱去买粮食。”王诩笑着摆摆手,不准备跟对方纠缠下去。
老儒生愣了下,看了看王诩,也不再出声。
因为现蒸馒头很香,加美味,所以街摊的生意开始络绎不绝起来。
按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多久,今天的一千个馒头应该都能卖光。
不过还有一些人似乎对海带蛋花汤情有独钟。
估计今天的收益,能有一千五六百文钱。
算是开业大吉。
“恩公,来了。”一直不见人影的孟让突然出现,蹲在王诩脚下说道。
王诩微微挑眉“先不要轻举妄动。”
孟让点点头,再次消失在人群中。
人声鼎沸的街道突然传来一阵鸡飞狗跳的叫骂声,还有纵马跑街的声音。
十余骑纵马而来,身穿毛皮短褐,披发左衽腰挎弯刀,披头散发。
突厥人!
摊位前的人群也都鸟散而去。
“当街纵马,这群突厥人是要造反吗?”老儒生拍案而起,似乎要去当街拦人。
“老先生,你这身子骨,被冲撞了就不好了。”王诩笑着起身,拦住老儒生。
老儒生盯着王诩那张温煦儒雅的脸,皱起眉“你在等他们?”
“老先生误会了,我一个隋人,不敢与这些突厥人有交集。”王诩笑了笑。
百十米的距离,骑马转瞬就到。
为首一个帮着麻花辫的壮汉控马直挺挺的朝着摊位冲过来。
毫无疑问,战马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将摊位掀翻。
孟海公等人下意识的避开。
围观人群也都不忍心的闭眼。
似乎不愿意看到人间惨剧。
“畜生尔敢!”罗士信大喝一声,手中汤勺砸向战马。
汤勺砸在战马脖子,战马受惊人立而起。
罗士信再次大喝一声,竟然生生抓住战马两只前蹄。
战马发出一声哀鸣,被罗士信摔倒重重在地,马背的壮汉也翻身滚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