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在二月的春闱后,榜上有名的东梁的新晋贡士们齐聚于皇宫外,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殿试。这些人各形各色,有老有少。俱是一副噤声不语的安静等待着。
早朝议事已毕,武德帝凤驭招呼着留下了一干朝臣,“众位爱卿,今日殿外贤才毕至,爱卿们与朕一同为天下人普选良才如何?”众人皆是称是。
随后三百多人被传召至大殿上,立于正中。文武百官位列两侧,原本空旷的大殿,立时显得挤挤挨挨。
这些千挑万选来的各地才子们毕恭毕敬的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后,低眉顺目的站立在大殿中间。
武德帝凤驭看着下面的贤才们,郁闷的心情稍微好转些,自太子死去后,他心痛万分,但逝者已矣,好在后宫里再次有不少嫔妃怀上龙种,以后子嗣还是会有的。
吉霖王退兵后,三边的战事也得到了缓和。此次历时半年多的打仗消耗的太过,好不容易有些积蓄,都被消耗殆尽。现今国库内空虚,什么都缺。而举荐制导致的地方上官吏制度散漫至极,税务、城防、商务、屯田等事项急需要补充有才的人来治理。
眼下这三百多人虽是不足以一下就补充齐全人手,好歹也是有了不少的希望了。如果战事能够就此缓下来,相信官吏制度会渐渐好起来。还有五月份的武举比试,一定也会带来不少可以使用的人才。就在武德帝思绪万千之际,接手殿试事宜的顾太傅站了出来。
“殿试分三场,第一场,请各位准备好。”顾太傅没有多余的言语,他目光扫视一圈,给出了第一道题目,是即兴做论。
一群宦官端上了一张张桌案,摆上纸笔。三百多人凝神蘸墨听题。
“题目是:论战争与民生,如果有数据表明论点更好。用时为一炷香时间,开始计时。”董太傅说完后,那边就有人点燃了三只香插在香炉里。
做论文,本身就需要思考论点和论据,再佐以数据说明的话,就更得消耗不少时间。一炷香的时间,是很紧张的。
三百人顾不上东张西望,稍稍理清楚思绪就开始书写起来。大殿上刷刷的书写声音如春蚕啃食,窸窸窣窣的连成一片。
顾太傅和董相等老臣们步入这些考生中间看着他们书写,有的字书写的极为出色,有的论点新颖。行走其间,左右观望,了解考生情况,又可监考,避免作弊。
就连武德帝高居上位,心里也是好奇。这些选上来的人不用说,也都是有才学的,尤其其间一位胡子白花花的老丈,居然也在中间,有条不紊的答题。想来科考封考一途给其耽搁久了,武德帝不由得有些愧疚。
还有一位宽眉大眼,皮肤黧黑,骨节极为粗大,身着布衣长衫,虽然浆洗的干净,但衣角一块补丁还是极为扎眼。想来是家境不好,他也做粗活,时日已久,就练的一副农人模样。
再一一看下去,或多或少的这三百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艰难痕迹,只有极少数细皮嫩肉,一副文人模样。不用说,等待复考,这些人坚持到至今,来到这大殿面君是极为不易。武德帝内心自是唏嘘不已。
“时间到!考生退后一步。”眼看一炷香燃尽,顾太傅宣布时间到了。内侍领着三百多人至偏殿休息,上了茶水和点心侍候着。他们等待殿试,不到卯时就齐聚宫外,早餐怕是都没有吃的上,作文也是极为耗费脑力和体力的,还有后半场,不要倒了才好。
三百多份试卷,除去十多份没有完成的,还有用墨过多字迹花了的,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的,或是做文结构不符合要求的,前后刷去了五十多份。其他就由礼部和翰林院、还有顾太傅、董相等人带队筛选出出色的文章了来。
几组前后呈上了五十份出色的考卷,一溜摆开,由着大殿上的文武群臣一起品评。
其中有一份考卷,写的极为特别,考生不仅就战争和民生角度论二者关系,还有一份计算五十万大军起战争开始,所用需要半年的消耗的计算。得出结论是上战伐谋,攻心为上。
这份计算,惹得在场的众人极为关注。因为不仅是单纯的五十万人马,关键他还配齐了步兵、骑兵、和水兵的兵种和武器,以及需要的杂役人数,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专业人员去统计还得不少时日才能搞的清楚。
而这位考生单凭人数和兵种结构就测算出一个庞大的数据组来,还是这样短的时间。简直是神乎其技!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有人质疑这组数据是否其临时编就的,就是为了招揽人的注意。否则怎么可能?军需供应本身就是需要一个复杂的组织来测算,如果这样简单的话,派他一人就足矣!但董相爷和大司农则是坚持他的数据有意思,不是空撰那样简单。结果居然形成两派人互不相让起来。
武德帝指出户部尚书韩槿曦和大司农韦钰闻当场核算,按五十万军队配置,其结论居然没有丝毫出入。仿佛是多年从事大宗数据计算的老手才能在这样短时间做得到。尤其其最后论点上战伐谋,攻心为上,庞大的数据更是有利的佐证。
武德帝脸黑了,自然不是因为考生做的不好,而是户部上报的数据和这个结论背离的厉害。顿时有些人冷汗涔涔,两股战战兢兢起来。
还有一份考卷,是从民生角度看战争,抽丁、加税、已及战争祸害了百姓生活,导致百业凋零等论点,得出一个结论,“十年生聚为一战”
还有一篇文章以富国强兵论为主题,强调先富国,及富国可以实施的策略,后强兵,及强兵所用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最后佐证论点富国以养强兵。
围观者频频点头。一番议论下来,众人选出出色的几分再次讨论,选取了五份论点鲜明,字迹优美,排布清爽的考卷,开始了当场答辩。
再次齐聚大殿上,未入围的五十份考生自是没有话说,退后一步。选出的五份考生则是向前一步,开始的当殿辩论。
尤其做答为上战伐谋,攻心为上的考生张居常,虽然一副困窘的模样,但其立于大殿之上,举止端方,言语有理有据,不急不躁,论点论据皆可考究,端的是大师风范。
还有一个十五六岁虽然身着布衣儒巾,却落落大方,举止不凡,好似世家弟子的李玉岷,就是他提出了富国以养强兵论。
而提出“十年生聚为一战”的观点明显浸透了沧桑和血泪的文章,带有厚重悲情的是那位年级最大的老者朱怀冰,更是唤起老臣们的共鸣,也入了围。
排名时,众人一致选取了张居常为首,而小生李玉岷清秀儒雅,毫无异议的当选为探花,老者朱怀冰就排名为第二榜眼。
三人位列一甲,赐进士及第其他合格的就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落后的五十名与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院为官。状元张居常却直接入了户部,授官户部郎中,入了营缮司。
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殿试结束后,武德帝凤驭赐新科进士们琼林御苑赴宴,皇家御苑,美玉雕阑,奇花异草,琉璃碧瓦,锦绣宫墙,美人如玉,歌舞升平,凭这无边富贵,欢庆心情,众人皆是喜不自胜。
其后三日,新贵们簪花跨马,游十里长街,沉穆已久的燕京好似睡醒了过来,无数的闺中少女携友契朋,围观着,看到有眉清目秀的才俊们如痴似狂的丢手帕,扔鲜花,尖叫声频频。
另外一侧,却是涉及军需调度的上下几十位官员进了大理寺交代问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