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无心失礼(1 / 1)蓟门桥阿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蒙毅禀告东南三郡水患之担忧,扶苏心中也动了早做预备的心思,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李斯自刚才被杨端和暗中反驳了一下,知道自己提议中常侍一职惹了扶苏不高兴,心里也纳闷自己为什么今天竟然会犯如此的错误。

这会儿蒙毅说完之后,李斯便又紧接着说道:“公子这个莫要担心,长江沿岸郡县,历年来水灾频繁,于此之前早就勒令相关郡守县令发布号令,命这些人等迁徙至其他地域。”

扶苏听后,倒觉得也算是一个办法,转念一想,江水沿岸,土地肥沃,虽有水灾,如果只是迁徙乡民,毕竟不是根本办法。

“臣认为这并不妥当,这些万千乡民,长年居住在江水岸边,世代繁衍,如果责令迁徙,那便是背井离乡,人非草木,谁也不舍得离开居住多年的故居。”一直在殿内沉默寡言的邹彧走出列来,缓缓说道。

扶苏看了一眼,其实也早就发现这邹彧脸色不好,也没来得及问,这会儿主动站出来说的话听到耳中,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邹大人此言差矣,为臣民者,自然应该奉命行事,居住在江河岸边,只说故乡之情,不思保命要紧,堪为愚昧。”官员队列之中站出一个体态颇为丰腴的男子说道。

扶苏看到此人红光满面,自然也是不认识,便示意陈洪走到近处低声询问道:“这是何人?”

陈洪看到扶苏这般询问,便也躬身靠近扶苏耳边,轻声说道:“禀告公子,此人乃是御史中丞曲宫曲大人。”却说这曲宫身为御史中丞,此职乃是御史大夫属官,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

下面一众官员见扶苏召宦者到近身前低声耳语,不知其故,各自心疑。

曲宫说完之后,李斯心里暗暗一讶,这曲宫怎么今日倒是与自己意见相同,冯劫听到之后,也心生纳闷。

“曲大人身为御史中丞,此话恐怕过于轻视这些民众百姓了吧,这种留恋故土乃是人之常情,贸然便驱赶离开,且不说迁徙耗费钱财粮食巨大,就是让我等突然离开居住多年的宅邸,也会舍不得吧。”群臣中又走出一个身着盔甲的人朝着曲宫说道。

“假若没了性命,还谈何留恋,谈何人情,董大人只说这耗费巨大,难道要再行举国之力去修筑堤坝,把那千里长江都堵上不可?这要是算下来又该需要多少人力,又该征集多少人手?”曲宫接着反驳道。

却说这个被称为董大人的人乃是如今大秦帝国京畿之地的都尉董翳,与马兴同为京畿官员,马兴为内史郡守,主要负责统领京畿政事,而董翳则节制一郡兵马,虽未将官,也参政事,毕竟京畿乃帝都重地,无战事之忧,都尉一职更偏重于政事而非军务。

董翳被这一说,倒是无话可说,毕竟不熟悉这水利之事,心中相较之下,修缮堤坝应该耗费更多。

郑国听到曲宫言中之意,颇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倒是像在重翻旧账,中伤自己,心中有些不乐,自己自从来到秦国之后,一直负责秦国水利基建事宜,虽说主导的关中渠坝虽然建设时间长达十数年,花费极大,但关中也的确因此成为肥沃之地,一改之前贫瘠,为这大秦奠定了物质基础。眼下长江沿岸决堤洪水肆虐,真要自己操刀的话,怎么可能需要用众多人力物力,蛇打七寸,找到其中薄弱之地,先行整治便可。想到这些,郑国毕竟术业专攻,心里冷笑了一声。

冯去疾自从来到这章台殿,心中唯一惦记的事情便是尽快让扶苏登基,只有先让这大秦有了正主,其他事宜再行解决也不迟,却没想到拖拖拉拉一直到现在,本来昨日与邹彧,李斯等人商议完毕,次日上朝首要任务便是劝谏扶苏登基,议好日期,敲定流程。到了这会儿群臣又开始争论修建还是迁徙民众的事情,心中微微有些着急。

“当下要紧之事,便是商议扶苏公子登基之事,另外我认为此事应该先听下郑大人的意见也不迟。”冯去疾先是看着群臣,说完便转头看向扶苏。

看到右丞相冯去疾如此着急拥立扶苏,莫非是担心有什么变故?转瞬间像是知道缘故,赢耒原本暗淡的目光突然亮了一丝。

如今虽然扶苏毫发无伤,回到了咸阳宫内,隐约已经成为了皇帝的不二人选,但真的是这样吗?除了被胡亥杀掉的,眼下还有公子高活着!

赢耒的转变被顿弱看在眼里,顿弱随即陷入思考之中。无论是胡亥还是扶苏,抑或是谁成为皇帝,自己之前只是一心效忠于始皇帝,胡亥自登基为帝后,从未召见过自己,自己也没有主动面见这位二世皇帝。

一来赵高因为曾经是胡亥的老师,自小就受始皇帝之托教育胡亥,胡亥性格放荡,赵高不苟言笑,这两个情况综合在一起,胡亥在顿弱心中并不受待见,反而有些轻视。二来扶苏则是与蒙氏兄弟亲近,尤其蒙恬,身为将官,又身兼政略,始皇帝之时便数次建议立储。所以顿弱倒觉得之前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李斯听到冯去疾这般言语,也随后说道:“蒙毅上卿不仅有忠君之心,还有体恤生民之意,不愧是我大秦良臣,我也认同冯相之言,当下我等应早议扶苏公子登基之事,其余事项暂且搁置,也无不可。”

贞儿在高台侧边一直恪守朝礼,目不斜视,自己来到章台侍应这么长时间,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官员聚集在章台,相互议论进言。

虽然之事略通笔墨,到底还是心思聪颖,贞儿从这些人言语当中,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各自想法,即便那些没有说过话的官员,也能从表情上看出一些端倪。

扶苏听着下面人你来我往,滔滔不绝,倒是觉得坐的时间有些久了,腿有些发麻,便站了起来,双手掐腰,把一条腿放到前面案几上开始压腿抻筋,群臣原本还互相交头接耳,或低声私语,或高谈阔论,都被扶苏这奇怪的举动吸引了过去。

殿堂恢复了安静,扶苏看着群臣,群臣也睁大着眼睛看着扶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