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五皇子殿下的“宠婢”(1 / 1)月影寒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谁”。屏风内男子的声音竟然带有一丝警觉。

“殿下,可能觉得这些话出自奴婢之口不可思议,俗话说有志者不在于出身低,奴婢虽无什么宏才伟略,但是我爹是个私塾先生,精通文墨,我自幼熟读诗书,也是个有志向的,奈何一介女流,爹爹又死得早,前些年哥哥要娶亲,就把我卖到这王府为奴,但既然为奴,就要做一个出色的奴婢,一个为主人解忧的奴婢。”

“那么这本王的“心爱之人”自然是你咯”

“殿下若不嫌弃,奴婢愿为您效劳。毕竟奴婢是出主意的人,更懂得分寸,也不会对王爷生出非分之分,再过个一年两载,殿下大可对外声称奴婢暴病而亡,到时候王爷如果遇到心仪的女子大可娶之,如仍不愿婚娶,也有理由,就说为奴婢守节,痴情若此,何人不赞.......”

“你想得到什么”

“奴婢为殿下效劳,解殿下燃眉之急,想必殿下必不会亏待奴婢,奴婢只有小小心愿而已,不知殿下可否成全”

“说说看”

“待他日事成,一年半载,时过境迁,奴婢能抽身之时,望殿下能赏赐奴婢黄金千两,放奴婢出府,当然,奴婢会保证远走他乡,离这郢都越远越好,永远替殿下死守秘密。”

“千两黄金,你这胃口倒不小”五皇子冷笑了一下

“依殿下您的身份和这件事对殿下的轻重而言,奴婢认为,一千两黄金算不了什么”

“你不怕我事后杀你灭口吗,这死人的嘴巴才更严实。”

“怕,自然会怕,只不过放眼天下,以命相搏,逆天改命之人比比皆是。奴婢以为,既然出身改变不了,何不凭着自己的智慧去取自己要的?这个世道,没钱便为奴为婢,寸步难行,我既不愿做这人下人,自然就要好好搏一搏。死又何惧,只有穷困才是绝路。况且殿下是人中龙凤,谪仙一样的人物,自然不会这般狠毒,我自然是相信您的人品才敢赌一赌,即便输了,大不了人头落地,来世从头来过,也好过今生一世卑贱,着实无趣。”

“哈哈哈哈哈。。。。你倒是个有趣的人”

.......

(旁白)依笔者看来,这天下之事,无有定律,岂能一成不变;倘若循规蹈矩,静思奇变,何以脱颖而出;庸人之所以平庸,或因安于现状,或因怨天尤人。命运的年轮永不停歇,认命者天不相怜;不认命,或许还有逆风翻盘的机会。哪怕前路万丈深渊、粉身碎骨,仍当披荆斩棘,负重前行。人生无畏,方能所为。

.......

最近,郢王府里的下人们都在议论纷纷:自家王爷日常身边也就是让贴身侍从暮影跟着,现如今,却多了一个叫怜心的婢女。殿下他一向不近女色,这府中甚至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府中的婢女除了有外客与王爷一道时,方可进出王爷所在的地方端茶送水外,日常从不敢随意出现在王爷面前。可是现在,那个叫怜心的丫鬟却一天到晚待在王爷跟前,倒像王爷贴身的丫头,这也太奇怪了,莫非是王爷看上了这个丫头。可是这个丫头何德何能让王爷看上呢,姿色平庸,王府中的丫鬟们听闻此事,也纷纷暗自嘀咕:大家长相都是一般普通,凭甚王爷能看上怜心却看不上自己。也不知道这丫头给王爷灌了甚迷魂汤,竟然能让似乎很讨厌女人的王爷这般举动......

虽说下人们,尤其是那些个婢女们对怜心的这般待遇自是妒忌不已,但也仅仅是心里想想而已,平日里却是对她极尽讨好之能事,她们都是识时务的人,毕竟人家现在是王爷跟前的人,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众人皆知这怜心一步登天,成了王爷身边的贴身侍女,却不知这个中缘由。话说当日,怜心献计于郢王爷,郢王觉得此计虽说是简单粗暴,可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眼看着,这下月皇后设宴选妃的日子日渐临近,倘若自己仍无推脱之计,届时皇后可是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衲妃的,倘若自己执意拒绝,到时肯定会谣言四起,污蔑自己不喜女色,却有龙阳之癖,而自己的声誉也自然受损。

既然如此,倒不如采用这丫头的计谋,或许还能抵挡一时。于是,这段时间里,竟都让这个丫头跟在自己的身边伺候,一方面是给府中下人、还有外人,释放自己身边有这么个贴身婢女的讯号,为之后宠婢之事埋下伏笔,一方面也好观察一下,这丫头可不可信、靠不靠谱,是不是堪为可用之人。

平日里,郢王在室内看书之时,就传怜心在身边伺候着,并且也只让怜心一人在他身边站立,却总是不愿与之多说一句话,这一周以来,怜心望着眼前这个总是带着假面的冰冷王爷,也只能在一旁静静待着,等候差遣。

这日,冷面王爷在偏室抚琴,便又唤来怜心在身边伺候。只见王爷他轻抚一架名贵的白玉古琴,竟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来。那琴声时而悠扬旷远,动人心魄,如登仙山明川,时而深沉婉转,缠绵悱恻,如临幽谷深溪。王爷正在忘我的演奏,仿佛已经到了自己演奏的幻境中,沉溺于自己的音乐创造中,谁知这时,忽闻一女子的浅浅的泣声,并以为是自己的音乐中的幻听,定睛一看,却发现这声音竟然来自于自己身边的婢女怜心。

只见那双红红的眼睛里噙着如珍珠般的泪珠,一闪一闪又如钻石般璀璨,竟然让那张及其普通的脸上充满了生机,多了一丝娇媚,如此的楚楚可怜,让人为之动容。

启钰不觉地恍惚了一下,心里暗想:“这双眼睛倒是极美的,只是可惜长错了地方。”嘴里却轻声说道:

“为何啼哭,扰乱了本王奏琴”

怜心止住了泪水,深深地向王爷作揖,答道

“奴婢罪该万死,只是殿下的琴音太过感人,奴婢一时入迷,失礼了”

“噢,这首琴曲节奏上鲜明欢快,积极向上的曲风,并无半点哀伤之气,何以感动至此”

“启禀殿下,这首琴曲虽然并非什么哀乐,可是琴曲背后的典故却很哀伤,适才奴婢听王爷弹奏此乐,便由此及彼,想到这背后的故事,一时动情,并失声哭泣。”

“哦,本王只知此曲乃前朝名士湘江子所谱之曲,我也是偶尔得到了这个失传已久的曲谱,对此曲谱弹奏出的意境甚为欢喜,倒不知这背后的典故,你且与我说说”

“此曲唤做《涪陵散》,的确为湘江子所著,湘江子乃前朝负有盛名的名士,他不仅文采出众,在音乐造诣上更是无人能及。但此人年轻时生活困苦,可是他却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只要有琴可弹,哪怕食不果腹,也照样笑对人生。那时,他经常会去当时京城里的护国寺,这是因为护国寺里有一位得道高僧也是个爱乐之人,因缘巧合之下,两人竟引为知己,而高僧也经常邀请他去寺院切磋琴艺。

一日,湘江子在寺院一禅室内演奏此曲,奏完好,琴音刚落,忽然发现一位身穿华服的美貌女子立于他面前,惊为天人。而这女子原是循着琴音一路至此,因为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便在那一直地静静听着,直到乐声中断,方才回过神来,而那女子竟也未离去,并和湘江子交谈起这首乐曲的意境来。谁知,短暂的交谈之下,却产生了精神上共鸣,竟让素昧平生的二人一见钟情。

谁知这女子竟是个不在乎世俗眼光的,随即提议要跟眼前刚认识不到一个时辰的男子私奔”。而这湘江子恰恰也是个多情之人,竟顾不得仔细询问女子的身份,便带着这女子离开寺庙浪迹天涯。

可又谁知,没逃出多远的距离,就遭遇了一群官兵的拦截,此时的湘江子才发现这个认识不到几个时辰的女子竟然是当朝的公主殿下。这诱拐公主可是滔天大罪,湘江子随即被收监下狱,等候处斩。而后来没过多久,湘江子又被释放了。在那里,他又见到了那位公主,而这次,公主是来跟他道别的。

原来公主因两国邦交,要远嫁给当时邻国的一位王子,可偏偏这位公主并不是个屈服于命运的人,她向往自由,追求幸福,自然不愿嫁给素昧谋面的邻国王子,而那日出现在护国寺里也就是想伺机逃跑,谁知竟邂逅了湘江子。这公主自小便是个乐痴,那日在护国寺内听到湘江子弹奏的美妙琴音之后,便立刻爱上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天才,就决定跟湘江子一起逃跑,无奈又被抓了回去,而她最后为救湘江子的命,只能答应父皇的要求,服从命运的安排,远嫁......

再后来,湘江子竟撕毁了《涪陵散》的曲谱,后来竟一辈子也未弹奏过此曲。

而现在所流传下来的《涪陵散》曲谱也是他的高僧友人觉得此曲失传太过可惜,于是凭着记忆偷偷默写下来才得以流传的......

怜心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如此云淡风轻........

启煜望着眼前讲故事的女子,突然之间竟有了一种错觉,这位故事里的公主便是眼前的这位女子,而自己竟成了.......,突然一惊,中断了他的所有胡思乱想,“真该死”,他想着,

嘴里却平静地说道:

“本王乏了,你下去吧”

“奴婢告退”

怜心慢慢地退了出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