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天才(修)(1 / 1)曲醉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早我们赶到了肖白同学这里。”

摄影师将镜头放在了阳光福利院这几个字上足足三秒钟的时间才移开,樊静作为采访的记者,适时开始解释。

“大家想的没错,肖白同学的家庭情况不怎么好。从我们了解的资料上来看,肖白同学是一个孤儿,被阳光福利院收养,因为年龄大的原因,很多前来阳光福利院的家庭并没有收养他,可以说是阳光福利院一直供应他读书到高中毕业的。”

樊静拿着话筒,边解说,边上前去敲门。

‘咚咚咚……’

“有人在吗?”

‘咚咚咚……’

“谁呀?”院长妈妈登场开门。

“你好,请问一下您是这阳光福利院的院长肖慧敏女士吗?”樊静问道。

已经跟院长妈妈沟通过了,所以这个场面非常顺利便过关了。

“是的,你哪位?你找我有什么事?”院长妈妈本色出演,一点也没新手的感觉。

“自我介绍一下,我们是晋省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一下我们晋省这一届高考状元肖白同学,不知道肖白同学在家吗?”

“这样啊?那你们进来吧,他在的。”

跟着院长妈妈进到阳光福利院中,画面中的肖白在跟孩子们洗脸。

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等着肖白给他们洗脸。这个镜头,没有太多的言语,但是却能感觉到一股温馨的感觉。似乎这些都不是孤儿,而是一家人,大哥哥带着弟弟妹妹生活的一家人。

“这些就是肖白同学的日常,我们现在来问肖白同学一些问题……”

画面一转,樊静坐在院子中的椅子上,肖白从房间里泡了两杯茶出来。

为了增加真实度,肖白一杯茶递给樊静,端着另一杯茶问摄影师:“摄影师傅,你要来一杯解解渴不?”

“不了……哎,你放在这边吧。”

做完这些,肖白再去倒了两杯茶水……

前奏做完,肖白与院长妈妈并排而坐,樊静坐在两人的对面。

“这里是晋省电视台,走进生活专访栏目,我是记者樊静,带你一起邂逅晋省22届状元——肖白……”

“肖白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非常高兴!”肖白脸带微笑。

“似乎肖白同学一点都不紧张?”

“紧张?为什么要紧张?”肖白反问。

“我们采访过历届的晋省状元,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镇定的。”

“哦,紧张是不自信的表现,我可以理解为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吗?”

“或许吧。”樊静的答案模棱两可的,毕竟这个问题很得罪人。

每当遇见这种冷场的话,不转移话题的话,后果难料。

只见樊静停顿了一小会,方才开口进入主题。

“话不多说,这里非常荣幸能够采访肖白同学,作为22届全国榜眼,晋省状元,不知肖白同学有什么想要跟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说的吗?”

“我也很荣幸能够上这个节目,如果再给我一段时间的话,估计我会以全国状元来到这个舞台,可惜时间不会倒流。”肖白打趣道。

可惜众人不知道的是,成为全国榜眼,不过仅仅用了肖白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高三以下年级所有的课本,靠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得到全国榜眼这个成绩。

要是再给肖白一段时间将这些知识给融会贯通的话,说不定就不是全国榜眼而是全国状元了。

不过没有人知道这点,听到肖白的玩笑话,众人也没有觉得肖白空口说大话,毕竟肖白的成绩与全国状元相比,也不过几分的差距而已。

“肖白同学,你认为你是天才吗?”

肖白反问一句:“那你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见到樊静没有回答,肖白自言自语道:“哪有谁生下来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那种人可能会有,但绝对不是我。所谓的天才不过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铸就而成的罢了……”

“肖白同学,你认为你的家庭条件会成为你的累赘吗?可以说,我采访过历届的晋省高考状元,你的家庭条件是最差的一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的成绩却是历届状元中最厉害的一届。作为距离全国状元也不过只是几分的距离的全国榜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肖白认真回答道:“家庭条件最差?我并不这么觉得,相反我认为我的家庭条件算是比较好的。”

这一句话并不是按照他们的稿子上的来回答的,樊静一听,顿时两眼放光。

作为记者,最喜欢的便是那些有自我想法的人,而不是那些照本宣科的人。

不按照稿子来,很好,凭借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够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如同造假一般做一期没什么特别的节目。

“怎么说?”

“虽然我是一名孤儿,但是我有院长妈妈,有晓晓、乐乐这些弟弟妹妹,因此我并不觉得我是一名孤儿。”

“除了没有医学上的血缘关系的父母之外,其他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差了什么。”

“我的身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相反,我觉得院长妈妈对于我来说非常信任、宽松,就像朋友一样。”

“是院长妈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在院长妈妈这里,没有‘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只是‘这次考差了没关系,下次考好点就行了’的鼓励。”

“而且记得小时候,每次去上学,听到的都是同学抱怨自己玩耍的时间又没了,父母又安排了一大堆的学习任务,我就不由得庆幸院长妈妈不会这样。院长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小人书,叫我作业做完了就看书,看故事书,叫我晚上睡觉前给她讲故事……”

肖白说道这里,喝了一口茶继续道:

“所以,我觉得我的家庭条件不仅不差,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

至少我的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而不是无数犹如山一样多的书籍……”

“所谓的好成绩,不过是从小到大良好生活环境所养成的一种思维模式的外在体现,而这种体现也不是全方位的,还有许多方面是高考所体现不出来的。”

见到院长妈妈和樊静以及摄影师都看向自己,肖白毫不露怯,一脸从容道:

“就比如动手能力,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给你举个例子:

小明小的时候,想要玩玩具。有的父母会直接买一个玩具,直接丢给他,而有的父母会买拼图、积木等等益智类的玩具并与孩子一起玩。

读小学的时候,小明看到大家都在玩,也想一起。问父母,有的父母会拒绝,并且安排一堆的作业给小明。而有的父母会说,做完了家庭作业,检查没问题了再玩。

读初中,每次放假,回到家。有的父母就会问考试了没啊?考了多少分?而有的父母则会问住校没被欺负吧?

读高中,将面临人生第一个选择,有的父母给孩子报了一堆的补习班,而有的父母则是安慰孩子,考砸了不要紧,下次再努力就行,要自己过得开心。

……

事实证明,第一类孩子,要么被父母给逼得自闭,要么成了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而第二类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思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会为自己日后的人生考虑,想要成为高知识分子,还是成为艺术大师,是成为金融巨头,还是平民百姓都在他们的思考中。确定了方向,就会想方设法客服各种困难,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那你认为自己是第二类孩子了?”樊静问道。

“是的,我的第一目标就是挣钱,挣非常多的钱,让院长妈妈过上好日子,让阳光福利院的弟弟妹妹们就算没人领养也能够顺利读完大学。当然了,这个目标我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实现了,高考只是我的第一个小目标,至于第二个目标估计会在大学进行。而且目前我通过自学,把大学计算机已经看完了,自己也做了个最强作家助手.exe放在软件平台网站。有一定的收入……”

肖白将自己的软件在这采访中推广了一下,当然了,这点小心思还是被樊静看穿了。不过肖白并没有不好意思,大家互利互惠罢了。

“方便问一下吗?如果你去考计算机资格证的话能过几级?当然了,如果不方便说的话,那就算了。”

对于肖白的计算机技术樊静突然有些好奇,毕竟肖白都已经能够制作软件了。

“四级吧,像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这些应该都没问题……”

“……”

随后樊静又问了一些问题,有简单的,也有刁钻的,肖白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或许有些答案不是很完美,但是对于肖白来说,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采访结束,期间没有停顿,整个采访一次性完成。

“我以为你会和其他的高考状元一样,按照给你看的问题列表来照本宣科?”

采访过后,樊静抓了个空挡问肖白。

“我可是天才。”肖白骄傲道。

“……”

“樊姐,那个,我打广告的那段能不能别给我删了啊。”

肖白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你不是天才么?天才需要打广告?到时候再说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